APP下载

分析新时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动力与路径

2017-05-30汤泽军

现代信息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新时期动力

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新时期面临着新工业革命和新技术革命,整个产业组织和国际分工体系必然会发生改变,本文对新时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新时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动力和路径,从而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提供保障。

关键词:新时期;电子信息产业;动力;路径

中图分类号:TN-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7)03-0032-02

Analysis of the power and path of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TANG Zejun

(Chongqing Zhongran Information Industry Co.,Ltd.,Chongqing 40112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has made some progress, but in the new era, facing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new technology revolution, 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system must be changed,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new period of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and the causes these problems are discusse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the new period, so as to promote the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for the full realization of "China made 2025" strategic objectives to provide protection.

Keywords: new er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power; path

随着工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因此,人们要根据当前的形势和自身的问题,从全球竞争的产业格局以及市场环境和技术突破等方面着手,探索新时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动力与路径。

1 新时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积累不足

我国大多数电子信息产业都普遍存在着技术基础较差的情况,而且进步速度相比于国外也较慢,因此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差距如此大的原因概括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技术积累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体现在关键的核心技术都是依赖国外的技术,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越是在产业的高端领域,自给率越低,在处理器、操作系统和数据等等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基本被欧美日韩的企业所垄断,不但损失了经济利益,还给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了威胁;技术积累不足体现在专利数量少,尽管近年来我国专利的数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质量上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技术积累不足就导致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可持续的竞争力,再加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研发的投入强度不足,技术进步速度也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主流产品的质量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国产的电子发射管的使用寿命通常是300小时,而国际先进水平能够达到1000小时,差距十分明显[1]。

1.2 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有待完善

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上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政策、市场和资本等方面。首先,政策资源分散,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资源出自于不同的部门,给资源的统筹和协调带来了困难;其次,由于重复建设,导致中低端产品结构性过剩,且各个省、市、区在进行信息产业的发展时,发展模式雷同,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地方政府以来行政干预进行招商引资,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发挥,进而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以平板显示产业为例,我国液晶面板的产量井喷式爆发,极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

1.3 市场开拓压力大

尽管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收入在逐年增长,但是在市场开拓上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方面在国内市场,国内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支撑作用表现不明显,受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影响,近年来消费率在逐年下降,储蓄率逐年上升,一些电子信息领域的刺激政策,由于电子产品保有量和淘汰周期短的特点,难以持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在国外市场,对国外市场的依赖过高,国外市场的变化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过度依赖国外市场体现出了产业的脆弱性,例如我国最大的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就在2013年由于外國抵制我国电子产品而宣布破产[2]。

1.4 国际竞争力不足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一是企业规模较小,二是知名品牌较少,三是缺少盈利能力。例如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只有三家企业上榜,分别是华为、联想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这三家企业的营业收入都不足400亿美元,而三星的收入则达到2100亿美元,苹果公司也超过1700亿美元,差距十分明显;另外在电子信息领域,能够称得上是知名品牌的少之又少,在品牌500强榜单中,中国仅有4个电子信息领域的品牌上榜,而美国在前40名中就占了7个,而且盈利能力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成本压力很大[3]。

1.5 产业链不完善

我国在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薄弱,高端设备、元器件和材料等都不能实现自给,都要依靠进口,一些上游产品都被国外垄断,另外我国产业链缺少整合资源的能力,上下游资源难以协同发挥作用,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下,我国的集成电路、电子材料和元器件等企业的规模小、技术差,缺少话语权。除此之外,在资金和人才方面也亟待完善,企业融资渠道的开拓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都要加大力度。

2 新时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动力

2.1 生产要素配置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出现新的突破,生产高度数字化和网络化,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正在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变革,“互联网+”也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从国家层面来看,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都给市场发展秩序和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不断提高,例如联想集团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PC供应商,在手机市场上,华为和中兴的占有率已经进入全球前十。

2.2 市场需求

随着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将有效拉动国内市场,除此之外,我国高度重视宽带发展工作,再加上4G时代的到来,带动了新一轮的投资和消费,引发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终端不断的升级换代,促进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2.3 市场网络组织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如今已经形成集群发展的态势,例如昆山国家平板显示高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和无锡滨湖区国家软件园等,产业集群发展能够促进众多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从而促进互相的发展,与此同时企业间产业联盟和技术联盟等提升自身整合力的发展模式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

2.4 发展环境

由于电子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基础性的带动作用,尽管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多外界因素的挑战,但是由于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性,仍然备受关注,国内外的竞争非常激烈,除此之外,随着新技术和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将会成为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例如“祥云工程”就带动了相关产业2000亿的增加值。

2.5 政府作用

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在加速电子信息产业内融合的同时,还加速了电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信息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拓宽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另外国家的宏观政策加快了兼并和重组,整合了优质的资源,例如无锡尚德在破产之后,就被顺丰光电以30亿的价格收购,这些政策都成为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动力。

3 新时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路径

3.1 加强制度和技术创新

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快,例如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速度惊人,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也在高速发展,因此只有加强技术创新,才能跟上产业的发展,另外还要加强制度创新,必须要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权责明确、政企分开,才能更好的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化发展。

3.2 抓住市场需求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智能终端等新兴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其他应用电子产品的发展,给电子信息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面对多方的市场需求,要抓住市场机遇,推动信息技术的产用合作,提高生产和生活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的跨越发展。

3.3 加强政策引导

由于电子信息产业的进入、退出和竞争门槛较高,例如一条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的建设需要的投资就达到百亿元,对企业的实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防止重复建设,鼓励兼并重组,才能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打破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

4 结 论

電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呈现出了产业融合发展态势,集成创新和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动力,例如苹果公司通过终端、软件、服务相融合的理念,为手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互联网服务,我国电子信息企业要加大对新兴业态的关注,加强跨产业的合作,推动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亚光,罗仲伟,任国良等.新时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动力与路径[J].工业经济论坛,2015(02):50-59.

[2] 袁振华.新时期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与规制问题研究 [J].商,2016(22):294.

[3] 刘枫.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路径探究 [J].内燃机与配件,2016(09):118-119.

作者简介:汤泽军(1982.10—),男,汉,重庆人,本科,项目经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产业新时期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动力船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探究
浅析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