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农业专业化增收效应研究

2017-05-30董天琪刘宗志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8期
关键词:区位商实证分析

董天琪 刘宗志

摘要 运用区位商、集中系数等指标对山西省农业专业化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农业专业化的增收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农业专业化可以有效促进农民的收入增加。根据上述分析,对山西省农业专业化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专业化 ;区位商 ;增收效应 ;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8-0217-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with the index of location quotient and concentration factor.Afterwards,this article had a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come effect of the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 with the model of econometric.The result illustrated that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promoted income growth of peasants.Based on what have been discussed above,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a proposal for the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Location quotient;Income effect;Empirical analysis

山西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但并非我国的农业强省。多年来,山西省的农林牧渔业产值和农民的可支配收入都有着大幅的增长,但多项研究表明,山西省的农业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仍不强,处于劣势[1-3]。影响山西省农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笔者从农业专业化的视角出发,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别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对山西省农业专业化程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1 山西省农业专业化的现状分析

农业区域专业化属于农业专业化中的一种类型,该文中的农业专业化是指农业区域专业化。目前测度农业专业化水平主要是借鉴产业集聚指标,选取区位商和集中系数测度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区位商的测算使用各地区各农产品产量占山西省各农产品产量的比重除以各地区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占山西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所得。计算集中系数时用各地区各农产品的人均产量比山西省各地区各农产品人均产量。根据《2015年的山西农村发展报告》,选取小麦、玉米、豆类3种粮食作物及苹果和棉花2种经济作物进行测算,以下为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地区的测算结果(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小麦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产区主要集中在运城、临汾,区位商大于1,集中系数也比较高,说明生产具有规模和集聚效应,专业化水平高,是小麦进行专业化生产较为合理的地区。玉米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为晋中和忻州,具有集聚和规模效应。豆类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产区主要集中在吕梁和晋城一带。运城和临汾的苹果在山西乃至全国都十分出名,苹果生产的专业化地区主要集中在运城和临汾一带,专业化区域布局较为合理。运城棉花生产的专业化优势十分明显,区位商值高达8.91,专业化程度高。

2 农业专业化的动因分析和理论假设

2.1 相关理论

2.1.1 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在分工中,不同的生产地区或国家应当集中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比较优势的运用原则是选择相对成本较低或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进行生产。

2.1.2 报酬递增理论。

舒尔茨认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实现农业生产率提高(即报酬递增)的条件。舒尔茨认为,单从资源禀赋角度无法解释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率的差异,更应该考慮进行专业化分工后带来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人力资本的积累包括技术的创新和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等等。

2.2 农业专业化动因分析和基本假设

影响农业区域专业化形成的动因有很多,归结起来有3方面:区域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和农民增收效应。自然环境、科学技术水平、农业政策、劳动力素质等先天及后天的要素禀赋影响特定地区的比较优势。大规模种植形成产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企业的水平联合及垂直一体化经营形成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内外部规模经济共同形成该产业的规模经济。农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及优化农产品市场结构使农民增收。

基于上述对山西省农业专业化动因的分析,针对影响农业专业化形成的第3个动因即农民增收效应提出如下假设:农业专业化的发展对农民的人均收入有正向的影响。假设的理论先验是舒尔茨的通过专业化分工可以使人力资本积累与提升,进而可以带来报酬递增。

3 模型与变量的选择

为了验证山西省农业专业化的发展对农民收入有正向的影响,将农民的收入设为左边变量,农业专业化发展水平设为右边变量;考虑到农民的当期收入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上一期的影响,因此,在模型的右边变量中加入农民收入的滞后项;考虑到农民除了有农业收入以外,还会有第二、三产业的收入,因此将第二、三产业的增长情况考虑在内。出于以上考虑,设定模型如下:

模型可能会出现如下的问题:时间序列数据带来的不平稳问题。农民收入的一期滞后项很可能与随机干扰项相关,从而带来内生解释变量问题。为解决这2个问題,拟对右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后,进行对数和差分处理,再采用广义矩方法进行GMM回归分析。

4 实证检验与回归结果分析

首先,将对增收效应模型的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ADF检验,并遵循滞后阶数P的确定原则来确定滞后阶数,再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4.1 农业综合区位商测算及时间趋势

根据测算结果,1999、2002、2005、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年农业综合区位商分别为0.54、0.62、0.65、0.69、0.71、0.70、0.73、0.76、0.79、0.76、0.78。山西省农业综合区位商从1999年起都小于1。表明,山西省的农业专业化水平综合来看并不高,但是综合区位商保持逐年稳定增长,说明山西省的農业专业化水平有所提升。

对山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综合区位商画出时间趋势图。观察图1、2发现,二者存在时间趋势,明显不具备平稳性,如果直接进行回归,会出现谬误回归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

4.2 对增收效应模型的平稳性检验

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综合区位商和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进行ADF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ADF检验的原假设是存在单位根,即时间序列不平稳,表中ADF检验临界值是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ADF检验是左边单侧检验,即如果ADF参数值小于临界值,即拒绝原假设,表明不存在单位根过程,时间序列是平稳。否则,接受原假设。麦卡金农p值代表显著性的水平。ADF检验表明山西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i和山西省综合区位商Zt均不平稳,G1、G2、G3均是平稳的。

4.3 对不平稳的变量进行处理后的平稳性检验

根据序贯t规则对不平稳的2个变量i和Zt进行了对数和差分处理,结果见表3。

4.4 对增收效应模型的回归分析

如表4所示,通过对增收效应模型的差分GMM估计,可以看出农民的前期收入对现期收入具有正向的影响,系数值是0.33,P值为0.003。表明山西省农民的收入是比较稳定的。同时,农业专业化水平也对农民收入有正向的影响,系数值是0.46,P值为0.010,表明农业专业化水平对农民的收入有促进作用。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的系数值很小,P值为0.310,说明影响不显著。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的系数值很小,P值分别为0.090和0.003,影响是显著的,但影响的程度却比较小。

通过对增收效应模型的计量分析后,笔者发现,尽管山西省农业专业化水平和全国相比整体上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其在逐年稳步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区域专业化可以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实现农业产业价值链的延长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5 结论与建议

5.1 强化农业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山西省致力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专业化发展。农业专业化可以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应当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市场条件等具体因素综合考量,进行专业化分工,发挥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如干鲜果、杂粮等的优势。

5.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应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一是政府应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拨款力度上升;二是要完善的农机等的补贴制度和政策;三要鼓励社会资本尤其是农业龙头公司的投入[4-6]。同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根据不同的专业化生产区域进行农机的普及和创新,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对农田水利条件地区,应当另辟蹊径,适当发展特色设施农业。

5.3 加大对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农业专业化发展需要一批懂市场、懂农机操作、有一定职业技能的职业农民[7]。加大对农业人力资源的培养,农业人力资源不局限于农业生产者,还应该包括科研工作者、农业专业化经营的管理者和营销人才等。

参考文献

[1]张艺萍.专业化生产与社会化服务: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J].农业技术经济,2001(6):46-49.

[2] 何学松,陆迁.区域专业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机制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5):362-365

[3] 王继权,姚寿福.专业化、市场结构与农民收入[J].农业技术经济,2005(5):13-21.

[4] 王晓,李二玲.河南省农村区域专业化发展研究:基于对河南省17个专业村的调查田[J].河南科学,2011,29(3):368-373.

[5] 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张兆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3.

[6] 单德朋.产业结构、劳动密集度与西部地区贫困减缓:基于动态面板系统广义距方法的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6):106-112.

[7] 張瑞德,蔡承智.论农民收入增长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基于贵州省10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调查[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4):115-119.

猜你喜欢

区位商实证分析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安徽省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区位商视角下丽水市优势产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