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相关问题研究

2017-05-30黄煌

中国商论 2017年22期
关键词:绩效审计企业战略国有企业

黄煌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提高绩效的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成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本文在介绍绩效审计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我国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优化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 绩效审计 企业战略

中图分类号:F7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a)-10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也在持续推进和深化改革。而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无法完全满足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与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需求。因此,国有企业加强对绩效审计的深入研究,建立一套完整且完善的绩效审计理论及方法体系已迫在眉睫。

1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内容与意义

1.1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绩效审计,往往认为是“3E”审计,指由审计机构对本企业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相应的评价。具体包括。

1.1.1 经济性审计

经济性审计指在保障品质的情况下,以最低的支出和耗费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尽可能更节约成本费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其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成本节约的程度及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国有企业经济性审计的内容包括企业成本费用使用是否合理,物资采购价格是否过高等方面的经济性评价。

1.1.2 效率性审计

效率性指投入资源与产出成果之间的关系,即是否能以一定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量,或者既定的产出量下令所需投入最少,该指标反映出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效率。国有企业效率性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效率、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进行审查和评价。

1.1.3 效果性审计

效果性是指在一定投入量的情况下,是否能令产出成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反映实际取得成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对比关系。效果性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实现设定目标的程度及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程度,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际与预算的比较,能够对比出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国有企业效果性审计的内容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是否适当、相关及可行,预算执行情况如何等。

因此,绩效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方面的要素是有机的整体,经济性是前提,效率性是过程,效果性是目的,经济性、效率性都应与效果性保持一致。

1.2 目前加强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意义

第一,国有企业加强绩效审计,有助于多角度、多层次揭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困难、风险和问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才可以依据所提出得审计建议进行整改、改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第二,国有加强企业绩效审计,有助于审计人员可以将企业信息反馈给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得到有效监管,促进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促使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第三,国有企业加强绩效审计,有助于将原有的审计范围进行延伸,丰富审计内容,拓宽审计领域,审计人员也不再仅局限于开展财务审计,从而保证了内部审计的完整性和延续性,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审计职能。

2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现状

2.1 开展绩效审计的内在需求不足

大多数国有企业往往认为绩效审计是国家机关才应开展的审计活动,主要是为了监督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而实施的,与国有企业自身无太大关联。因此,国有企业领导者和员工们并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绩效审计观念,很多人都认为没必要开展绩效审计,从而在行为上也得不到配合甚至比较抵触。

2.2 缺乏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方面的法律规定

虽然,2011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增加了有关绩效审计的一些内容,但是不成系统,具体内容也并不是很完善,也并未专门出台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或者审计准则、操作指南,供审计人员遵循和参考,从而无法形成规范的法律指导,对国有企业缺乏相应的约束力。

2.3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国有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效益,不仅涉及经济效益,还涉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国有企业所覆盖的行业千差万别,所承担的历史包袱、社会职能也有所不同。因此,绩效审计目标应该存在着多重性,其社会效益的产出形式也很多样化。正是因为价值目标取向不同、价值实现形式不同、承担政府特定的而经济社会和管理职责不同,使得国企绩效结构复杂,难以综合判断其绩效。而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更多考虑财务绩效,由于评价体系过于单一,还不能有效满足非财务指标,如社会责任和环境绩效、顾客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核的要求。

2.4 绩效审计模式单一

目前,国有企业大多采取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审计模式,即提取财务系统与会计报表中的数据,计算出一系列财务指标,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审计。这种基于对过去数据的审计,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只能反映以往的经营情况,不能对创造未来财务业绩而采取行动。因此,这种审计模式往往只能发现问题而不能提供解決问题的思路,难以评价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很难有针对性的及时、充分地披露各种市场风险,无法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

3 深化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对策

3.1 提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

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有效开展,应当从企业全方位培养绩效管理理念和意识。首先,树立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绩效意识和理念。通过明确职责,区分企业应发挥的社会职能和需承担的盈利性职能,促进国有企业积极开展企业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提供公共服务,完成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下达的盈利目标。其次,积极培养企业员工的绩效理念。要通过审计结果内部公告的形式将绩效审计的成果向企业员工公开,使全企业上下了解审计成果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为绩效审计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最后,提高内审人员对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认识。国有企业管理提升、深化改革等都要求审计人员在各方面提出较为专业的建议,审计人员都应该认识到在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实施过程中自己所发挥的职能与作用。

3.2 推动绩效审计规范化建设

建立完善国有企業绩效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营造有效的审计支撑环境,既能确保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质量,又能促进绩效审计在国企范围内有效开展。这便需要制定绩效审计准则、实务操作指南,加大对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宣传,定期在企业内部公开绩效审计结果、督促审计成果落实;更需要提高审计专业人员素质,培训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胜任能力,鼓励审计人员之间相互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必要时也可以聘请专家提供咨询服务。

3.3 制定合理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审计指标体系是衡量、考核、评价审计对象绩效高低、成果优劣的尺度标准,是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依据。指标体系是绩效审计开展成功与否的基础。因此,建立相对科学统一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解决国有企业绩效计量难、判断难的关键,也是审计人员完善国有企业绩效审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的性质、所处行业不同,绩效审计指标也应有所不同。从当前来看,制定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应能够涵盖企业整体、企业部门和企业项目三个层面。在评价内容上,要从企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效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构建。绩效评价的方法可分为财务功效系统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绩效评价方式需综合考虑总体评价与具体分析相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柜结合三个方面,作出更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3.4 创新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模式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目标是通过揭露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效率效益性问题,提出加强企业管理的建议,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绩效审计也应围绕这一根本目标确定审计重点,财务绩效有关的内容应关注:财务收支情况、资产管理情况、企业经营绩效情况等。财务收支情况核心是损益的真实性,资产管理情况重点揭露企业资产的损失浪费、潜在亏损等重大问题,企业经营绩效情况需弄清楚企业效益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原因。

审计模式方面,国有企业可以积极探索开展基于战略的绩效审计。基于战略的绩效审计模式由财务、客户、内部经营、学习与成长四部分构成,这明显区别于仅以财务为目的的传统绩效审计模式。财务方面的审计内容是国有企业战略绩效审计模式的焦点,客户方面的审计内容是关键,内部经营过程方面的审计是核心,企业的学习与成长是根本。这四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驱动,战略绩效审计模式正是通过这种财务与非财务审计手段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作用达到平衡。这种互动关系使绩效审计的地位上升到企业战略层次,保障各个评价之间的平衡,促进简单、快速、全面地考评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完成绩效审计与战略的实施过程。

参考文献

[1] 聂洪海.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3).

[2] 刘敏.探究深化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难点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5(1).

[3] 杨晓勇.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浅析[J].经济师,2011(4).

[4] 王锋.关于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2).

猜你喜欢

绩效审计企业战略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研究
基层外汇管理绩效审计探析
环保资金审计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管窥
财务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实现研究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