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的政府政策机制研究①

2017-05-30司凯王文然

中国商论 2017年22期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

司凯 王文然

摘 要:技术创新是当前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政策机制能够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在中国,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降低企业创新成本领域,政府政策机制更为重要。因而,政府如何有效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企业又该如何有效运用政府的政策机制,从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至关重要。

关键词: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成本 政策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a)-087-02

加强自主创新是我们面对新产业技术革命的重要任务。技术革命会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升级换代,会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强化技术创新,让新技术、新产业成为制造业增长的新动能。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活力的体现,也是新产业形成的开端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企业技术创新成本通常有技术获取、技术产品化和市场推广等成本,政府的政策机制应从这些方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1 政府政策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具有内在属性,企业往往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不太关注政府的作用,企业往往更多关注自身条件,而不够重视外部环境。而当前企业间的创新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创新就更加依托外部资源,这样就更加突出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和创新驱动发展方向上的宏观调控作用。因此,基于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视角的政府政策机制研究,符合一般规律。实践上看,政府政策机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如果同政府的目标一致,企业将更容易获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并且会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快速得到推广。相反,如果对政府的政策支持利用不当,则有可能会削弱和侵蚀企业的创新动力。

2 政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机制

2.1 政府可实行多种形式的政府补贴政策

政府补贴是政府通过补贴的形式干预企业经营进程的一种方式,它也是干预企业创新的一种方式,世界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这种方式。由于我国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比较薄弱,政府以研发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信息不对称,往往会造成不少企业研发项目融资困难,会导致一些好项目因为资金不足而中途夭折。此时如果政府能够给予及时的政策支持,则可以向银行传递创新项目具有发展潜力的信号,可以引导资金的流入。另外,政府也可以提供财政补贴直接解决企业研发资金不足的问题。

我国常见的政府补贴形式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四种。政府补贴多为基础研究提供扶持资金,以培育良好的科技环境,是以局部促进整体。

2.2 政府制定行之有效的推动自主创新的运行机制

有效的自主创新政策机制能够调动和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资金、物质等条件要素的潜力,达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目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补充,技术创新领域中的“市场缺陷”需要有效的政策激励才能够弥补。

2.2.1 完善多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

首先要建立政企学研合作机制。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都是技术创新的参与者,但分工不同。企业是主体,但其技术主要来源于高校和科研机构,而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必须负责协调好。政府应该通过制定各种计划和政策把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发挥企业技术开发的核心地位和高校及研究院所的技术研发支持作用,建立政企研的技术联盟。

其次还应建立和完善国内外技术合作机制。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政府應该积极探索国际技术合作的战略,通过制定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国际贸易政策,来带动企业的技术创新,获得国际技术创新参与者的身份,得到国外技术创新的支持。另外还要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2.2.2 建立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自主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加强对各个行为主体的约束。要制定政策、法规,对各环节主体的责权进行规范,通过约束各参与主体的行为,保持技术创新的良性运作;还要制定符合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发展目标的技术标准,比如市场准入门槛、安全卫生法规、环保法律法规等,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健康发展。

2.2.3 建立健全监督反馈机制

一项政策执行的效果与该政策的执行情况密切相关。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政策的执行者需要逐步摸索,不断完善。为了确保政策的适用性及可行性,需要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政策过程和效果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及时的反馈,需要建立健全良好的监控机制。首先应建立自主创新重大事件的反馈机制,加强企业与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然后建立对政府行政部门的执法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的量化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并充分发挥群众和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3 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的政府政策机制

3.1 降低企业技术获取成本的政策机制

企业的技术获取成本是技术创新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降低技术获取的成本,政府可以依据规模经济原理,采取组建独立行政法人研究机构的方式,组织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开发,为企业提供多种有效的技术信息或者创新方案,对企业研发的新技术进行试验和验证,从而帮助降低企业技术获取成本。

3.2 降低企业技术转化成本的政策机制

政府可以向企业提供研发的资金支持、设备购买的各种补贴、优惠性的贷款、减免企业税金等方式,降低企业技术转化成本,促成企业技术转化。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活力,市场需求和技术开发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资金、人才和制度是技术转化成本的直接影响。因此只有当资金的筹集、人才的招聘和制度的执行都能够低成本运行的时候,新技术才可能成功的进行转化。

3.3 降低企业市场推广成本的政策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在进行市场推广时具有一定风险性。技术创新成果与实现产业化之间存在的沟壑被称为“死亡之谷”,需要政府的推动才能跨越这个沟壑。技术成果的转化分为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政府所发挥的推动力是不同的。在商品开发的成熟期,政府的推动比较重要。政府应通过培育国内市场需求、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方式帮助企业打开国内市场,然后再通过完善贸易保险制度、降低出口风险、加强对外合作的方式促进出口,以此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4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中小企业基本法,没有适合中小企业的法律规范,难以明确各经济体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权利、责任,不能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也不可能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

4.2 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激励机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策寻租”空间较大的现象,企业寻求发展机会往往没有把技术创新作为第一选择。甚至还存在着部分企业依靠某些政策或垄断某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取得超越市场规律的巨大收益。因此,必须减少政策寻租的可能性,积极营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平环境。

4.3 相关政府政策高度不够、管理不统一

政府政策机制中,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比较大的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如美、日等发达国家制定了诸如教育、劳动力市场、公共投资以及反垄断等政策,这些都是为了保障企业技术创新的权益,使得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生产过程能够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

5 企业合理利用政府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的策略

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机制逐渐完善,企业应细致分析、综合权衡投入与风险。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上探索政策的影响。大企业一般具有技术创新的研发资金和科技人才的优势,而中小企业则可以从大企业和科研院所获得创新支持。不同企业对政府政策的需求不同,如大企业更关注基地与平台建设、股权投资等政策,中小企业比较关心的是直接性补贴、专项支持基金等。因而,企业应正确审视自身,摆正位置,找准需求点,科学合理地利用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的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

5.1 企业应提升研发能力、利用政府财政支持政策

政府不断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企业应提升研发能力,在弄清楚政府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政府引导资金。比如政府的提高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其中就有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专项资金,企业就按照政府的要求调整自身的条件,创造适应政府资金支持的条件,以获取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

5.2 开展技术改造、建立研发机构

利用政府鼓励和引导企业技术改造与升级的政策支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例如,申请、争取政府对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的贷款贴息等优惠支持政策。利用政府的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或申报国家的相关科技研发基金项目或平台,建立企业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提升技术创新的支撑与服务能力。

5.3 拓展外部创新网络

借助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或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政策和政府科技投入项目的支持,不断增强和优化同行业上下游企业、公共研发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邀请科技人员进入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或派科技人员到科研机构培训学习,探索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增强企业对外部创新网络的利用能力。

5.4 企业要优化利用科技人才

企业技术创新根本上仍然在于人,在于人才,本质上是人对知识的创造和进一步应用。在发达国家,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占比较大的比重,利用人才和智力资源是企业创新管理和决策能力最根本的体现。因此,企业应当借助政府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引进和利用人才,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 郑凌霄.科技创新投入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联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4(12).

[2] 钱水土,金娇.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年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4).

[3] 司凯.小微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3(36).

[4] 朱欢.我国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作用效果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政策机制研究-基于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视角”(KC16RH 126);徐州市社科項目“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科技创新政策研究”(17XSM-13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司凯(1973-),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王文然(1987-),女,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技术创新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