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单车现存风险及对策分析

2017-05-30张馨月蔡沁雨

中国商论 2017年34期
关键词:风险研究共享单车

张馨月 蔡沁雨

摘 要:目前,以ofo、摩拜等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开启了行业投资热潮。预计到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规模将达102.8亿元,增长率为735.8%。共享单车行业用户规模也会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将达2.09亿人。本文首先根据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和共享单车管理所涉风险问题,对共享单车国内外市场进行了分析。其次使用PEST模型、波特五力模型对共享单车面临的风险以及潜在风险进行判断,后加以总结与归类。最后使用了鱼骨模型,根据风险给出了适当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共享单车 风险研究 模型探究 风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0298(2017)12(a)-152-03

1 国内外共享单车市场及研究现状

1.1 国内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人共享单车的使用状况,我们借鉴了公共自行车的现有研究。同济大学博士朱玮[1]等人2014年发表论文,以上海闵行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为例,调查获得人们在公共自行车系统实施之后出行方式的转换,采用离散选择模型解释这种转换下的决策机制,发现公共自行车特征、出行时耗以及服务点可达性是出行方式转换的重要影响要素;2017年初杨绚然[2]以摩拜单车为例,探讨了共享的关键性作用;薛强[3]则是展开了调查,用数据和图表说明了共享单车使用率逐年上升的现状;以上学者虽然就共享单车现状进行过调查并提出了自己对于现状的看法,但并没有根据现状系统的进行现存风险的分析和相关对策建议的提出。除此以外,浙江工业大学的教授吴伟强和研究生高雪峰[4];最后吴左琼[5]针对日益突出的管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其管理意见并没有应用模型针对风险进行一一对应的列举,故仍存在一定的遗漏。

1.2 国外现状

国内共享单车大发展的阶段同样也是国外共享单车走向成熟阶段,其管理问题在国外同样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这里主要选取了创新型单车的日本作为主要对象。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丁诺舟[6]认为,日本私人自行车停车场的收费化促使共享单车走向成功,共享单车的经营理念也从“顺利用”与“逆利用”均衡革新为追求高单向使用率,日本政府的引导、鼓励和推动对共享单车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于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本电信运营商及时向共享单车装配3G网络与GPS系统,帮助共享单车运营商快捷准确地收集故障设备的位置信息,用多样化的单车配备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用通用的公交、地铁IC卡将共享单车的会员体系全方位地融入城市交通网;目前日本的共享单车体系有“都市型”和“游乐型”两类,“都市型”共享单车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均高于“游乐型”,日本物业公司主导推动了“都市型”共享单车的发展。

2 本文探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共享单车的研究进行探讨,从实际出发进行研究,并结合理论依据进行研究。通过各大论文的对比与研究,我们补充作出鱼骨模型、波特五力模型、PEST模型进行探究,结合经济学研究方式,更有效的从理论中总结出风险分析的方法与结论,从而更好地进行共享单车问题的研究,更好地指导实践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方向探究,研究其中经济学问题。在2017年3月份就共享单车存在的几大风险发表的研究与见解,其中包含了社会、法律、市场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其存在的风险。虽然同类型研究文献中 对现存风险有了较为详细地研究,但并没有利用相关的风险研究模型,故风险研究结果有一定的不全面性。

3 风险识别

识别风险,对共享单车面临的风险以及潜在风险进行判断,后加以总结与归类,如图1所示。

3.1 存在自然风险

3.1.1 自然原因造成的损耗

由于单车是消耗品,所以存在自然损耗方面的风险。2016年是共享单车的元年,也是在下半年天气转凉后开始火爆起来,而那时的天气对露天摆放的单车来说也比较温和,所以自然损耗问题显得不那么明显。但是到了夏季,尤其是7、8月份,部分地区甚至气温持续突破40度,在这种环境下车辆的自然损耗当然会急剧上升。除此以外,酸雨等自然灾害对车辆零部件的损害也会加剧单车损耗。

3.1.2 自然原因造成的顾客减少

雨季、雪季、天气转冷的时节都必定会造成使用者的大幅度减少。

3.2 存在社会方面的潜在风险

3.2.1 单车用户

共享单车是共享商品而非私有财产,租赁关系没有给予消费者所有权,所以可能有一些单车用户没有怜惜之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有意无意地折腾伤害,这无疑加快了共享单车损耗速度。

共享单车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私有化”以及人为偷窃的风险,比如ofo、摩拜共享单车被私用的新闻报道。除此外更严重的是单车被偷窃到二手市场进行交易,虽然在线的二手交易平台都已经采取措施限制贩卖共享单车,但是线下的黑市却难以管制。

3.2.2 恶意竞争

(1)随着共享单车市场逐渐打开,该行业已经先后出现了至少25个竞争者,今后竞争者必然会越来越多。行业竞争压力将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严重过剩的供给也给管理的方面带来困难。

(2)共享单车的出现让黑市司机和摩的司机以及如“共享电瓶车”等其他共享产品生产商的利益受损,因而可能会招致恶意报复。除此之外,共享单车投资者越来越多,恶意竞争造成的损坏也在所难免。比如将共享单车拖到隐蔽的角落进行人为的破坏,导致单车无法使用。因此,单车用户们在使用单车前需要仔细检查一下单车情况,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2.3 规模与城市空间容量不匹配

目前城市空间可能无法消化如此大规模的共享单车投放,自行车路网不够支撑骑行。许多城市以机动车道和停车位为主导,缺少自行车专门车道以及停放点,这也就促使共享单车管理难的问题产生。

3.3 存在盈利方面的风险

共享单车投资大,投资回报周期长,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加,盈利能力受到威胁。以苏州为例,每天一辆车换5次,一天也就50万的收入。减去成本和折旧,每天的收入将大大减少,另外再由几家公司瓜分一下,一家公司的利润又能得到多少?相对比,如果去投资,肯定没有想象的巨额利润,如图2所示。

3.4 存在法律方面的风险

3.4.1 车辆财产安全的责任承担

共享单车的使用是需要交付押金的,而且从车锁开启时开始计费,直至单车被重新锁上才会停止计费。如果用户在使用单车的过程中车辆被丢失,那么单车会一直处于被计费的状态,用户承担着经济损失的风险。但是,车辆丢失的损失是由用户承担还是由平台来承担并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是由用户来承担,那么是以何种方式承担,押金还是另付赔偿费用也没有详细规定。

3.4.2 单车用户意外事故的责任承担

单车用户在使用单车时无法预知其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如果用户在使用单车的过程中发生意外,无论是用户自身的人身财产损失还是给其他人造成的人身伤害,这方面的责任由谁来承担尚不明确。同时,未成年人在私自使用单车的过程中造成的事故责任由谁来承担,平台是否需要承担相关责任也没有详细规定。

4 对策及建议

根据以上所提出的风险和国内外学者的现存研究结果,逐条给出了适当的对策及建议,如图3所示。

4.1 自然原因造成的损耗

(1)采用防水涂料隔绝外界雨水、潮气、有害气体等。采用防水涂层其施工技术容易掌握,不受到基层复杂形状限制可做成连续整体的涂料防水层。相对于直接购买防水仿佛零件降低成本并保证随时修补。

(2)在使用淡季采用更优惠的促销方式吸引顾客。同时可以在淡季回收一部分单车以减少更多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的单车损耗。

4.2 存在社会方面的潜在风险

(1)现在市面上单车采用的锁大多属于两种系统,一种是电子锁系统,另一种是单定位系统。不具备定位装置的共享单车被犯罪者盗窃后将无法识别单车的位置信息,这也就吸引了更多的犯罪分子将黑手伸向电子锁共享单车。故建议采用定位系统方便失窃单车找回并收集犯罪者线索。

(2)加强信用建设,模仿学习银行、支付宝等金融工具的信用体系,使用者报修则追究上一任租赁者责任,每一次被追责都扣除一定信用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可取消其租赁资格。

(3)政府尽快落实责任,加强相关法律力度,对恶意破坏和盗窃分子将依法处置。

(4)避免共享單车的资源浪费,在宣传中不断倡导“绿色出行”的重要性,同时也加强自身的品牌宣传。

(5)做好押金超时缴费规定,避免在进行处理时造成分歧,同时也能更有效地避免人为破坏。

4.3 恶意竞争

(1)政府加强引导,严格控制片区共享单车投放数量以及品牌种类,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同时有利于增加商家利润。

(2)加强自身宣传力度,可以采用合并、收购等措施将一些同类企业进行合并,简化用户APP数量,方便用户选择,也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单车资源过剩。

(3)对一些恶意报复措施采取法律保护方式,打击恶意行为。同时加强管理与保险措施,对每一辆车进行定位定点观察,并及时回收与维修。

4.4 规模与城市空间容量不匹配

(1)政府建设更多的共享单车指定停放点,部分地区扩大或增加自行车道,规范交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城市规划,与商家共同倡导绿色出行,进行城市交通的一些创新管理。

(2)商家根据定位系统监测共享单车停放位置,对于未在规定时间内和规定地点内摆放的用户扣除信用积分。加强共享单车的信用制度建设,并给予信用较好的用户更多的优惠措施。

4.5 车辆财产安全的责任承担

(1)商家切实出台丢失车辆计费以及意外事故问题责任承担的相关规定并及时昭告消费者。

(2)车辆丢失时,顾客应该立即向商家反映,收到反映后商家则立即停止计费并根据定位系统找回。若顾客在发现单车失窃的情况下并没有及时反映商家甚至造成找回困难,责任由顾客承担。

(3)随时监测,及时维修,将事故概率减小到最低。

(4)购买相关保险。发生意外且责任在于商家时,勇于承担责任,严肃处理。提高公关效率,维护企业形象,最大程度上减小损失,同时承担责任严肃处置,提高公关效率,维护企业形象。

(5)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利用政府公信力进行市场监管。加强征信体质的建设,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

5 结语

作为2017年全国两会所提出的重点问题,相信共享单车在未来还会面临更多的风险与阻力。但随着政府、商家以及消费者的重视与越来越多相关对策的提出,市场也将一步步走向规范化,风险应对能力也会逐渐提升。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共享单车在未来更规范的市场环境下,将会得到更好更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玮,王德,庞宇琦.公共自行车出行质量实证研究[J].中国同济大学学报,2014,42(7).

[2] 杨绚然.摩拜单车:车好是必须,共享才是关键[J].创业邦, 2016(11).

[3] 薛强.国人共享单车使用情况调查[J].金融博览,2017(2).

[4] 吴伟强,高雪峰.共享单车的几大风险[EB/OL].凤凰网,2017-3-10.

[5] 吴左琼.“共享单车”骑得再远也不能“脱缰”[J].江淮法治, 2017(4).

[6] 丁诺舟.日本共享单车的历史、现状与启示[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

猜你喜欢

风险研究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前面有两座大山
我国国际金融市场贸易的发展研究
“共享单车”是一门好生意吗
大学生P2P网络借贷风险研究及其管理对策
事业单位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与控制
互联网金融P2P网贷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