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患、治水与城址变迁

2017-05-30古帅

地方文化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城址水患变迁

古帅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史料,对明代以来山东鱼台县城变迁的过程进行了复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明清时期黄河水患是影响县城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在1964年重新恢复鱼台建制时,县城之所以选址于谷亭镇,主要是与当时的治水形势有关。文章认为,城址,尤其是治所城址,影响其变迁的因素很多,不应过分强调自然或人的作用,而应充分结合史料具体分析。

[关键词]水患;鱼台县;城址;变迁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54(2017)03-0061-09

引 言

城址变迁?譹?訛问题是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近年来,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具体研究上都取得可喜的进展。综合来看,表现有二:其一,突破了传统的“以果论因”的城址变迁分析路径,更加注重以人为主体的“人地关系”思维构架;?譺?訛其二,更加注重城址迁移的长时段过程性研究,注重对迁城事件的社会因素分析。?譻?訛笔者认同上述理念的合理性成分,但同时也不可否认,城址变迁在不同的区域内表现各异,加强个案研究仍为当前研究的重要任务。本文尝试对明代以来鱼台县城?譹?訛的变迁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明代鱼台县城的水患

在鱼台县城迁至黄台市(即今鱼台旧城)?譹?訛之前,由于黄河主河道位置相距较远,再加之经过东汉王景治河之后,黄河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相对安流时期,?譺?訛鱼台及其周边地区受黄河水患的影响很小。但至宋代以来,黄河频繁在滑州、曹、单等地决口,鱼台由于地势洼下,经常受到决溢黄水的威胁。宋天禧三年(1019)六月,“河决滑州,历郓、济、单,至徐州与清河合浸,城壁不没者四版。”?譻?訛又元至大元年(1308)七月,“济宁大水,暴决入城,漂民庐舍。”?譼?訛这是明代之前城池受到水灾破坏的直接记载。在此时期,鱼台县城就曾因水灾进行过转移,据记载:“后城圮于水,元泰定间,县尹孙荣祖划筑西北一隅,弃余城为外护,今谓之郭堤。”?譽?訛由于此次县城的迁移距离太短,我们或可将其看作是一次近距离的转移,转移至县城西北角地势较高之处。?譾?訛至此,鱼台县城仍未达到远迁他处的地步。但情势至明代发生变化,黄河决溢对鱼台县城的威胁日趋加重,迁城的呼声也变得越来越高。

在明代,黄河频繁决口于曹、单、丰、沛、巨野等地,鱼台县境屡次受灾,县城多次几乎被淹没。嘉靖八年(1529),“河决,水及境,城几没,议迁中止。”?譿?訛对于此次议迁县城的具体情况,据康熙《鱼台县志》记载:“嘉靖八年,因河决,议迁城,堂宇拆毁,已而不果。其后知县邹旸复因故址构大堂五楹。”?讀?訛又记载:“新城,在治东北五十里凤凰山麓。明嘉靖九年,因黄水没城,议迁县治于此城,已垒筑及肩,县堂、儒学俱已拆毁,将并移建。至十三年(1534)水退,民重故土,不果徙。”?讁?訛鱼台县治已拆毁堂宇准备迁城,其所受水灾的情形可见一斑。但面对如此严重的水灾,议迁县城无果而终。在此次议迁县城的过程中,武翰的建议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他在《止迁城议》一文中论述到:

河决曹、单,洪涛直趋鱼台,城几没。会直指上疏,请迁城市,翰建议曰:本县遗址数里,先因河决,已移高阜一隅。成化暨弘治、正德间,数遭大患而城无虞。今洪水自城东西已分,大患已撤,乃奏议迁徙,且本县历年既久,庐舍经营,孰无故土之思?兼之十室九空,乌能折运旧产以就新创,况本县与漕巨水口相距百五十余里,泛滥来此,不过四漫,必不为城患,而老城环绕,屹然可蔽,修其一二残缺,尚可撑持。藉令必弃久宅之城市,依新刈之蓬蒿,哀鸣嗷嗷,其不堪甚矣。昔盘庚迁都,利害甚明,众犹胥怨。蕞尔小邑,欲隔运漕,远徙山麓,又将何所资藉,而得缓须臾之死?故城不改迁,则黄河之灾仅及一邑,令城必迁,则穷疲士子,尽伤元气。某等皆系敝民,祈蠲免粮差,厚筑护堤。安受天灾,以俟河变;暂止大费,以广矜恤;托处高原,以就去来;视水缓急,以图进止,庶官民称便矣。?輥?輮?訛

武翰所提到的“先因河决,已移高阜一隅”应为前述元泰定间事。而面对此次大水灾,武翰提出的上述止迁城的建议无疑是很有道理的。迁城也就意味着另建新城,可是建城所需的资金从哪里来,这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更何况还要将旧城拆除后的余产转运至新城,再加之官员、民众等的转移,都需要耗费不少资金。另外,凤凰山麓新城所在地虽地势较高,但与鱼台县城之间距离较远,且有运河的阻隔,这更会加重迁城的负担。再者,鱼台县距离黄河决口之处较远,即使河决之水漫溢至鱼台,尚有老城的庇助,漫水退去后县城稍加修治仍能使用,节省的银钱又可安民筑堤。虽然短短三百余言,但武翰所述思虑周全,有理有据,这或许也是其建议被采纳的主要原因之一。?譹?訛至嘉靖后期,黄河频繁決口于丰、沛之间,鱼台受灾亦较重。嘉靖四十三年(1564),“河决飞云桥,境内漂没,运河北徙。”?譺?訛嘉靖四十四年,“河决华山,出飞云桥,分六大股横贯漕渠,至湖陵城口,漫入昭阳。运道告阻,城几没。”?譻?訛到万历年间,黄河决口,鱼台县城受灾更重,迁城问题又提上议程。据记载:“(万历)三十二年(1604),河决太行堤十七铺口,冲邑城,没庐舍。县署水深数尺。知县吕大护报灾,蠲租。复议迁治新城,不果。”?譼?訛李戴在《修筑护城堤记》一文中对此次水灾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岁壬寅,河决来旺,由沛、丰漫衍及鱼境。公闻即发赈施粥,嗷嗷众赖不毙。次岁,水益至,人情讻讻,邑令吕大户进台谒,具陈河状,公为恻然。遂躬临鱼,见横流弥漫,莫睹涯涘,洪涛巨浪,箕荡湍悍,曰:嗟哉,民其鱼矣!是不在余,尔其条上便宜,毋忌毋隐。于是令具计上,公一俞,拟奏行。乃代邑完税额一万三千金,复裁冗费,罢冗员,所节省又不下三四千金。既集潘、臬使,计曰:鱼卑沉矣,不为防援,民将焉赖?其议所以生存之。于是乎河使朱君,承命经理,再出公帑三千金,募土役三千人,计日给值,寓赈意焉。工公具历,四旬而堤成。土取废城,势因旧址,高坦完坚,屹然可依。已而水大至,狂飙倏起,巨浪若山,惊涛若雷,挟伏霖暴注,涨拍几与堤平,城卒藉以无虞。?譽?訛

从接连两年大水灾的灾情来看,其严重程度并不次于前述嘉靖年间的那次水灾。但无论是上级部门领导,还是地方官员,通力合作,积极赈灾,并修筑护城堤堰,最终抵抗住“挟伏霖暴注”的洪水,使得鱼台县城“卒藉以无虞”,这也很可能成为“复议迁治新城”无果而终的原因。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时任鱼台县令吕大护与山东巡抚黄克缵,如果没有吕大护“为民赴告上宪,继以号泣”,?譾?訛没有黄克缵“为之动容”,?譿?訛并“代邑完税额一万三千金”,很难想象如何去建护城堤。

二、清代鱼台县城的水患与迁移

时至康熙年间,鱼台县城发生了一次较为严重的水灾。据记载:“康熙元年(1662)八月十七日,河决牛市屯口,水漫入境。至二十三日,霪雨三昼夜,水大涨。二十六日亥时,溃北堤,灌城中,深三尺余。市操舟行,官民署宅多圮,学宫内巨松柏百余株,浸皆死。邑令徐公之鹤寓治谷亭书院,民向城堤高处巢栖。”?譹?訛河决漫溢之水,再加之连绵阴雨,加重了此次灾情的严重程度。七年后,“河水溢境,至城堤下,田禾遭没。”?譺?訛至乾隆年间,伴随着黄河的频繁的决口,鱼台县城所受水灾也一次次加重,县城也就不得不进行迁移了。据记载:“乾隆七年(1742)八月,黄河决石林口,水暴至,城几倾。”?譻?訛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前后连续三年的水灾,鱼台县城再也抵挡不住洪流的入侵,最终不得不进行搬迁。史志对此记载到:“(乾隆)二十一年七月,黄河决铜山县,水侵城堤,至九月十三日堤溃入城,官署民舍俱圮,迁县治于董家店集。”?譼?訛对于此次迁建新城的经过,时任鱼台知县的冯振鸿在《新建城垣记》?譽?訛中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新城初名董家店,踞县境西南隅,去旧治十八里。乾隆二十一年黄决孙家集,灌入旧治,城几倾。前巡抚杨锡绂建议迁城,遂于此立县治焉。其脉自金乡县之金莎岭迤里,而东莱河左环,菏河右抱,而为县境最高之所。独基地稍洼,堪舆家所谓突中窝者是也。二十二年,鸿来莅兹土,委修东城及东南面,其西南与西面委金令麦子渟修,北面则滕令陈?所承办也。城之制,外为砖垒,内筑土附之,周长六百四十八丈,高二丈三尺五寸,底宽二丈四尺,顶宽一丈。门四,各置瓮城,建城楼其上,北曰通济,南曰镇黄,东曰控凫,西曰映莎,各指其所向也。基地壕堑买用民地七十九亩四分零,共费帑金三万九千一百有奇。工始于二十二年三月至二十三年六月告竣,规模视旧城稍隘,而地处高原,甎垒完固,纵有水患可资捍卫矣。?譾?訛

董家店位于今天的鱼城镇,虽然偏处鱼台县西南部,但由于其地势较高,确为躲避水患之佳处。同时,与之前的新城相比,董家店不但人口较为集中,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譿?訛,而且距鱼台旧县城不远,这就大大减轻了迁城的难度和成本。当然,此次迁城与上引冯文中所提前巡抚杨锡绂的建议有关,在朝廷批复杨锡跋的奏折中我们或许能加深对此次迁城的认识:

据杨锡绂奏称,东省之鱼台县土城,今秋被水淹浸,地势低洼,现在城内尚有停水。该县逼近微山湖,将来夏秋稍有漫涨,即难保其不再被淹,请于高阜处所,另建土城,以资保障等语。鱼台屡被水患,迁城高阜,系因时权益之计,且兴建城工,亦可以工代赈,于灾黎自属有益。?讀?訛

总体来说,鱼台县城所受水患来源主要有二:其一为曹、单、丰、沛河决漫溢之水,其二为东临微湖漫涨之水。经过康熙以来多次水灾的侵袭,鱼台县城至此已达到堤溃城圮、不得不迁的境地。由于此次迁移的距离较近,“故土之思”可能就略显淡薄,可是在如此的灭顶之灾面前,谁又能不首先考虑保全性命呢?迁城也就成了当时鱼台难以阻挡的大趋势。

在批准鱼台县城迁至高阜之“因时权宜之计”的同时,兴建新县城可以工代赈,确是利于地方百姓的好事,但这都是朝廷的考虑。于地方而言,迁城能否完成,新县城能否顺利建成才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从冯振鸿《新建城垣记》中对建城过程的记录来看,董家店新县城的建设还是较为迅速的,前后建城历时仅一年零三个月。笔者认为这不仅与上下级政府间的通力合作有关,还有鱼台县地势低洼、水灾频发的地理特征有关,若再连发水灾,地方官员和百姓就再无可栖避之处。对此,从兴建新县城过程中也能看出:其一,新县城的兴筑是由鱼台、金乡、滕县三县令同时组织人员施工,这就大大加快了建城的速度;其二,不同于土筑的旧城,新县城外用砖砌筑,大大增强了城墙本省抵御水灾的能力。不仅如此,从新县城南门之名“镇黄”来看,也能反映出当时鱼台地方官员急于防御黄水的心情。

四、弃城为堤:明清鱼台县城的堤防建设

在水灾到来之时,堤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池的安危。如果堤防强固,则能使城池免于倾圮之灾,也就没有必要举城搬迁。缘于此,我们有必要对鱼台县城的堤防作一梳理。

城墙本身虽有防御洪水的作用,但为了增强城市的防洪能力,古人往往在城外筑建护城堤。对于古代城市的防洪技术,前贤已经进行过总结梳理,?譹?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每个城市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各异,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对鱼台县城来说,因城圮于水,元泰定间县尹孙荣祖“划筑西北一隅,弃余城为外护,今谓之郭堤。”?譺?訛这是元代鱼台县城的堤防状况,我们或可称之为“弃城为堤”。这样一来,鱼台县城就退守至原城的西北部,即今天的旧城里村及其附近。可即便如此,在強大的洪水面前,土筑的“郭堤”也难以抵挡,于是在万历三十二(1604)年不得不重修护城堤。据记载,万历年间重筑护城堤时,“土取废城,势因旧址”,?譻?訛这样在多次的水患过后,城外地形渐次抬高,城内地面则相应变低。对此,史志记载说是“堤内民田五十余顷,今冲决为潴”,?譼?訛在此基础上,也就逐渐形成东海子、南海子、西海子及城后大片水域。?譽?訛

从今天的卫星地图上,我们依然能够看出,鱼台旧城护城堤内的地势明显低于四周,唯有护城堤内偏西北处的旧城村地势较高。经测量,?譾?訛旧城护城堤的周长大约7千米,而以旧城村为中心的方形高地周长大约3.5千米,这样一来,我们就更加清楚:元代孙荣祖所弃之鱼台县城的周长约为7千米,之后变成护城堤(郭堤),而其于原城西北隅另筑之城周应约为3.5千米。至此,我们也就明白,旧城当地居民世代相传的“旧城六里六长”之说应为孙荣祖于今旧城村附近所筑城池之规模,后虽经多次修葺,但周长“六里六”的规模基本保持未变。据记载:“土城,周七里,高二丈二尺。……地卤易溃,修葺无宁岁。门外跨壕,各以浮桥出入。壕深二丈,广三丈。壕环以小堤,外复环以大堤,接连割弃旧城,同为保障焉。”?譿?訛其中所记土城“周七里”的规模也基本印证了笔者的前述推论,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强县城对水灾的防御功能,鱼台县城形成了“壕外环以小堤,外复环以大堤,接连割弃旧城”的城防格局,水灾的严重形势可见一斑。

自鱼台县城从旧城迁至董家店后,县城所遭水患应大为减轻。据记载:“咸丰二年(1852)知县陶洪昭建有碑《教谕邢鉐陶公碑记》:鱼邑自菑城迁徙于兹,迄今九十余载,虽屡经黄水而地势微高,从未浸堤。”?讀?訛笔者认为,鱼台县城迁至董家店后,历九十余载而黄水从未浸堤应属事实。据记载:“乾隆二十七年(1762)夏,伏雨暴发,新城四面皆水,(冯)振鸿捐俸募夫,筑堤防范,周围五里许,高七尺余,厚五尺。”?譹?訛很显然,这应是迁城后的首次筑堤,至咸丰元年(1851)黄水决丰北,其间恰为九十年。?譺?訛岁久堤损,再加之“居者亦不复深为之备”,?譻?訛遂使得在黄水肆虐之时,官民仓皇失措。对此,该碑文中进行了详细记载:“河决丰北,贯运溢湖,水突至城下,比户仓皇,无可措手。……忽于工未报竣之顷,朔风陡起,狂澜倒捲而来,擁岸冲堤,危在呼吸,公亲视指挥,以船护岸。”?譼?訛可見,县城虽迁至高处,但并非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了,加强城池堤防以应突发之灾仍很有必要。

五、从鱼城到谷亭:1964年鱼台县城的转移

1956年,鱼台县并入金乡县,取消鱼台县建制。为根治水患,改变鱼台多灾的贫困面貌,中共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于1964年11月作出决定:将50年代合并到金乡县东部八处公社、近1000个村庄、22万多人口单划,恢复鱼台建制。?譽?訛至此,董家店(今鱼城镇)结束了200多年作为鱼台县治的历史。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恢复后的鱼台县选择谷亭镇作为驻地,而未承继撤县之前的鱼台县治鱼城镇?这需要我们对谷亭镇的历史地理作一回顾。

谷亭,又名榖庭。据《水经注》记载:“(泗水)又南过方与县东,菏水从西来注之。……而(菏水)东与泗水合于湖陵县西六十里榖庭城下,俗谓之黄水口。”?譾?訛谷亭因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交通较为便捷。至明代重新开通大运河,谷亭地位日趋增强,一跃而成为漕运重镇。据记载:“自会通河开,历为漕渠要镇,明工部管河主事员驻之,河桥水驿在焉。南至湖陵,北至南阳,相距五十里。”?譿?訛便捷的水运交通促进了谷亭聚落的繁荣,据《谷亭镇重修关圣庙记》记载:“谷亭乃鱼台重镇,阛阓逶迤而列者万家。”?讀?訛“万家”之说恐为夸辞,繁盛景象则属不争之事实。又有记载说:“谷亭,居河上一大聚落,贾人陈椽其中以千百计。”?讁?訛凭借着水运要冲之位置,明代的谷亭镇不愧为运河重镇,商贸繁聚之情境可见一斑。

然而,明清时期的会通河常常受到黄河决水的冲击,谷亭附近的运河更是黄河频繁冲袭的河段。据记载:“明嘉靖九年(1530),河决塌场口,冲谷亭,历经三年,淹没庐舍,水患不止。先是黄陵岗决,既塞,河由曹州双河口东下,经嘉祥、巨野至鱼台,由塌场口入漕。至是河决,上流分为三支:一单县曹马集来,经城南入泥河达漕;一自金乡来,过丞相里,经塌场口入漕。俱冲谷亭,大为民害。”?譹?訛谷亭由于地势低下,常成为众多决溢之水汇集之地,其所受水灾之巨可见一斑。黄河泛溢之水对运河的破坏亦极为严重,在黄水频繁的冲袭下,附近的运河亦不得不重新疏通。对此,史志记载到:“嘉靖四十三年(1564),河决飞云桥,运道告阻,乃开夏镇新河,以达南阳,此渠不复行舟。”?譺?訛随着漕运水道的北徙,谷亭亦随之走向衰落。据记载:“自运河北徙,市里为墟矣。”?譻?訛“自运河北徙,市里之业,亦稍替矣。”?譼?訛失去了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谷亭走向衰落已是必然之势,至1949年,此地已沦落为仅有几家杂货店、小饭铺,面积0.4平方公里,居民不足5000人的小集镇。?譽?訛

表1 明代谷亭的水患

资料来源:民国《沛县志》卷四《河渠志》。?譾?訛

从上面我们能看出,谷亭由于地处卑下,再加之频繁的黄水冲决,在水灾频繁、抗洪技能较低的传统社会,谷亭显然不适合作为县治所在。鱼城镇在鱼台全县各乡镇中地势最高,其作为鱼台县治所在地,也是乾隆二十一年大水淹没旧城后的被迫移徙之所。地势高固然是其优势所在,但其劣势也较为明显:偏处鱼台西南隅。值得注意的是,在清至民国时期,包括南四湖以东的不少土地都归属鱼台县管辖,县治偏处西南,定是不利于全县的统一管理与行政效率的提高。但至1964年恢复鱼台县时,南四湖以东已经没有鱼台的辖地,这样谷亭在县境的位置遂偏处东南,亦似不宜作为县政府驻地。

新恢复的鱼台县治之所以选址于谷亭镇,笔者认为应与当时治水的大形势有关。在此之前,谷亭镇虽然没有做过县治,但在康熙年间,当大水灌城之际,县令徐之鹤曾寓治谷亭书院。?譿?訛又时至1963年8月5日,中共金乡县谷亭工作委员会成立,以加强对境内谷亭、老砦、王鲁、相里、李阁、王庙6处人民公社的领导,?讀?訛谷亭显然已成为当时金乡县东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枢。

在鱼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鱼台县,靠湖边,十年倒有九年淹;碰上一年不上水,飞贼(蝗虫)飞满天,秋禾全吃干。”?譹?訛这的确反映了鱼台县的实际情况,当然其中也暗含着涝灾之重。因此,治水也就成为鱼台历任官员所面临的重任。正如前文所述,恢复鱼台县制的目的就在于根治水患,改变鱼台多灾贫困的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水患严重的滨湖地区更应是治理的关键所在,谷亭作为鱼台县治所在,不仅有其一定的历史渊源,更是当时治水改稻的大形势使然。?譺?訛

六、从建国后的治水形势看谷亭

正如前文所述,在明清以来的长期过程中,由于鱼台“地处汶、泗流域的沿运滨湖地带,承接苏、鲁、豫、皖四省30多县的客水,每逢雨季,洪水汇集,湖水荡漾,河水不能及时入湖,坡水不能及时入河,加之土壤粘重,透水不良,湖河浸渍,形成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十年九灾的局面。”?譻?訛而在鱼台的东部地带,谷亭则是众水所汇集之焦点,是受涝灾最重的区域之一。可以说,这样的水灾形势直到1960年仍未得到根本的转变,排涝治水依然是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

建国后,在经过多次河道整治后,鱼台的水利局面开始发生转变。1950年,国务院通过了“蓄泄兼筹”、“四省共保”的治淮方针,鱼台县首先从挖河筑堤治理洪涝开始,变水害为水利。1950、1952两年先后对老万福河进行了整治,1959年至1974年间又新开挖了鱼清河、小俞河、东鱼河、幸福河,调整了水系,挖深了河道,加固了堤防,提高了防洪、排涝、灌溉能力,初步止住了大型水灾,稳定了城乡正常生产秩序。?譼?訛

可以说,在这些排水渠道之中,东鱼河的挖成,从根本上减轻了谷亭的水患。东鱼河系南四湖流域治理工程局设计开挖的大型排水骨干河道,1967年春动工,1970年竣工,西起东明,经菏泽、曹县、成武、单县、金乡,于谷亭镇西姚村入昭阳湖。?譽?訛这样,谷亭的客水之患就基本得到了解决。对谷亭来说,除了西来的客水之患外,南来之客水亦常浸袭谷亭,从谷亭西南而来的西支河最初就是鱼台南邻之丰县“以邻为壑”的产物。西支河,清同治三年(1864)江苏丰县人掘太行堤为泄水入湖,平地开挖成河,源起丰县徐堤口,北经十字河于周堂乡?譾?訛前张庄东南入境。1968年,西支河被东鱼河截于唐马乡郭楼村西,?譿?訛至此,谷亭的南来客水之患也随着东鱼河的开挖而基本终结。?讀?訛

可以看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鱼台治水非常关键的时期,尽快治水也是当时所面临旱涝频发实情的需要。1957年7月1日至24日集中降雨788.6毫米,魚台境内积水深者达到3米之多。继而又发生1958年至1960年的旱涝灾害,全县22万人口外流者达7万之多。?讁?訛至1964年恢复鱼台建制,我们也能看出上级部门对淮河及鲁西地区治理水患的重视,而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当属时任县委书记张程震。

张程震等从济宁乘船到谷亭,一下了船就在步步泥泞的道路中走到县农具厂的几间破厂房内办公。面对汪洋大水,首先想到的问题就是鱼台人民怎样走出贫困境地。?輥?輮?訛经过多次的比较分析,最终选择了治水改稻的道路,并于1964年冬成立县稻改指挥部,领导全县人民掀起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潮。虽然稻改的路上历经艰难,但在张程震的带领下,至次年五月,就修干、支等四级渠道7296条,全长2753公里,建桥、涵、闸3500座,梳挖河道100余公里,?譹?訛鱼台县的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取得初步胜利。从这样的形势看来,选择以谷亭为鱼台县治所在,不仅反映了上级部门对治水的重视以及地方干部治水的决心,更是以谷亭为中心的鱼境东部多发水灾的地理现实的必然要求。

七、结 语

城市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对于历史时期城址变迁的研究,我们既不能过分地“以果推因”似的去强调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亦不能完全以人为主体,而应该全面、客观而具体地去分析和评价。只有在此前提之下,这一研究领域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

在鱼台县城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明代以来,水患始终是一重要因素。对鱼台之水患,邑人王谦志曾说:“鱼邑水患,历世堪悲,书史所传,十一而已。”?譺?訛这确为鱼台水灾的真实写照。对于鱼台水患之形成,政绩显著的知县马得祯曾概括到:“鱼邑事,势与他邑不同,地处洼下,众流所汇,非一浚河遂免患也。”?譻?訛很显然,这样的分析亦是极为准确的。对此,明人王士性亦有分析总结到:“鱼台之在兖西,犹釜底然,黄河身渐高,单、沛堤日益以高,而鱼台水不出,淹处至经四五年。”?譼?訛从鱼台所处的地理大背景来分析水灾之形成,这应是非常精准的概括了。而明清以来鱼台县城堤防建设与城址迁移,不仅是邑境水灾频发的鲜活写照,更是频繁水灾影响之下的无奈选择。

从明代以来鱼台县城城址变迁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出,城址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影响因素亦多种多样。无论是自然或人文因素中的哪一因素,都很有可能成为影响城址变迁的决定性因素。在明清时期,黄河水患无疑是影响鱼台县城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在1964年,鱼台县城重新选址于谷亭镇,则与当时的治水形势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水患背景下的社会人文因素对城址变迁的影响亦较为明显。明嘉靖年间,鱼台境内虽面临严重水灾,但综合考虑迁移距离、资金、民众舆情、水势变化等因素,终未进行迁城。至万历年间,同样面临极为严重的水灾,但由于省府与地方的通力合作,最终建成护城堤,抵挡住了洪水的侵袭,不然的话鱼台县城很可能就要另择他处,社会人文因素对城址变迁的重要影响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吴启琳)

Floods, Flood Control and Changes of the City Sites

——Centering on the Yutai City Since the Ming Dynasty

Gu Shuai

(Center for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Studies of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0433)

Abstract: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together with historical data of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aims to reveal and analyze the changing process the sites of Yutai County seat,Shandong Province . The outcome of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flood of the Yellow River has beca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relocation of the county seat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1964 when Yutai County was re-instituted, the county seat was re-set in Guting town, mainly due to the need for water control.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would b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hanges of urban location, especially the administrative seats,not just one single part, which should not be put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nature or human, but need detailed analysis which was based on adequate historical data.

Key words: Floods; Yutai county; City site; Changes

猜你喜欢

城址水患变迁
御水护城:明清时期寿州城市水患及其社会应对
两城镇的龙山文化城址和环壕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云南巍山龙于图山城址
由即墨古城想到的 古代城址应如何向公众展示?
河南黄河水患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