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承方式的新探索

2017-05-30王永健

中国艺术时空 2017年4期
关键词:羌族田野服饰

王永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和共同的精神家园,2003年,国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这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级政府、学者甚或普通民众都在关注。“促成这一运动的时代背景可以说是在长达30多年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出现了全面性的‘文化自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意味着中国从曾经实行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文化革命政策,转向了文化保护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人类对文化多样性的反思结果,也是人类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反思和寻根的结果。非遗保护十余年来,我们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也开始谈非遗保护的理论与经验。就非遗的保护方式而言,从最初抢救式保护,到后来整体性保护,再到当下的生产性保护,可以看出,我国对非遗保护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的。非遗保护的核心在于传承,如何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在当下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非遗传承方式的探索成为该领域一个备受热议的话题。詹颖团队所著的这本《守望与新生——羌族服饰及羌绣的高校传承与创新实践》,便是对非遗传承方式及路径进行深入研究的一部探索性著作。

该著结构严整,共分为五个章节,即第一章存在之维:羌族服饰及羌绣当下境遇的田野调查;第二章文化之质:羌族服饰及羌绣审美形式与内涵研究;第三章传承之思:羌族服饰及羌绣传承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第四章创新之道:羌族服饰及羌绣创意产品的设计理念与方法;第五章绵延之路:从“在地”到“异域”的活化传承与文化传播。各个章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问题意识突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链条。就笔者的理解,该著题目主标题中的关键词“守望”指的是羌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新生”是如何讓羌族服饰及羌绣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样的概括是非常到位的,既有对于传统的坚守,又有开放性的一面,即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新的文化。副标题紧扣高校传承与创新,探索一种非遗传承的新路径,即非遗的高校传承。为了这项研究,詹颖带领学术团队前后花费了6年的时间,多次奔赴羌族聚居区开展田野调查,对羌族服饰及羌绣的存在现状、形态特征、分布情况、传承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结合文献资料,对羌族服饰及羌绣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在田野考察和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为主体的非遗传承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教师和学生为主,聘请专家和非遗传承人为指导,探索一条传承人才培养的可行f=生路径。而且结合高校的科研优势,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在传承的过程中追求创新,将羌族服饰及羌绣的传统制作技艺与现代创意设计进行有效对接,创造出富有现代设计感和时尚感的文化创意产品,使非遗资源实现了高层次的转化。作者所在的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作为一所职业技术类大专院校,敢于尝试新的发展思路与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高校保护民族文化,活态传承文化遗产的发展道路,这部著作全面呈现出该校对羌族服饰及羌绣保护与研究的建设过程及成果。通览该著,我认为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扎实的田野研究。田野调查是艺术人类学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区别于其他艺术学科研究的根本特点所在。田野调查要求研究者亲自深入到艺术事象所在区域,对当地人的生产与生活进行参与观察,以此获取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这其中的关键词是“亲自深入”和“参与观察”,主要强调研究者的主体性体验的获得,以及力图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事实上,研究者或许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融入而成为局内人),捕捉当地人对艺术事象的理解。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虽然说这次田野工作有点歪打正着的意味,但是两年零十个月在特罗布里恩德小岛及周边岛屿的参与观察,却是实实在在的时间上的付出,充足的时间不但让马林诺夫斯基学会了当地的土著语言,而且与当地土著相处甚好,因此他详细调查了土著人的各种习俗,完成了这部在人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弗雷泽在为这部著作所作的序言中写道:“马林诺夫斯基成年累月地待在土著人中间,像土著人一样生活,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用他们的语言交谈,并且从最稳妥的渠道搜集资料——亲自观察并且在没有翻译介入的情况下由土著人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对他讲述。就这样,他积累了大量具有高度科学价值的材料,内容包括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社会、宗教及经济或产业生活。”从弗雷泽的这段评述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田野调查的方式与方法,要将田野调查做到一定的深度,也并非易事。该著在田野研究上做的较为扎实,詹颖带领的学术团队先后花费了6年的时间在羌族聚居区开展田野调查,他们做到了亲身自深入和参与观察,走遍了阿坝州保留有羌族服饰与羌绣制作技艺的每个村寨,遍访传承人,对传承人和从业者进行了大量的访谈,并做了较为细致的数据收集与统计。通过田野调查,团队摸清了阿坝州羌族服饰的传承和保护现状,这些访谈和数据为该著的写作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支撑。

第二,聚焦非遗前沿理论问题。理论源自实践,是实践的抽象化总结,而理论一旦形成又要返回到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已陆续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分别公布了各地的省级和县市级保护名录,非遗保护观念也经历了抢救性保护到整体性保护,再到生产性保护的转变。学界对于涉及非遗的生存、保护和传承现状等问题投入了较多的关注度。其中,应该如何传承非遗?有哪些可行性的方式和路径?这些涉及非遗传承方式问题的探讨一直是备受学界热议的前沿理论问题。高校传承是否可以成为非遗传承的一种可行性传承方式呢?就目前学界的研究而言,有一些学者撰文讨论了高校非遗传承与学科建设、高校博物馆、非遗传习馆建设与非遗进校园传承的可行性。

詹颖带领的学术团队对非遗的高校传承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与实践,他们认为:“作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不仅仅是某一民族或某一传承人的使命,也是社会各层面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院校传承和社会传承作为非遗传承的补充方式,已越来越多地得到民众的支持和认同,这是当前社会对非遗认知增加的结果,更是非遗传承逐步走向社会、走向大众的体现。”秉承着这样的理念,“非遗专家与教师、学生共同进行田野调查,培养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认知和研究能力,构建“非遗项目一研究能力一课程目标一体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资源库。教师与行业专家(设计师)、传承人合作教学与产品研发并举。”他们不但将羌族服饰与羌绣非遗项目引入校园,而且将非遗传承人请入校园,并将这一非遗项目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具体制作技艺,与特色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结合起来,通过设置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制作技艺与创意设计课程,即通识课程教授羌族服饰与羌绣的历史文化知识;专业课程将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与非遗文化中的民族传统元素结合,在非遗制作技艺与现代服装设计之间寻找契合点,培养具有非遗特色的专业人才;制作技艺与创意设计课程实际上是第二课堂,即邀请传承人培训学生羌绣技艺,高校教师进行羌族文化元素创意设计教育,三种课程三位一体地培养非遗特色专业人才,让这一非遗项目在高校校园落地生根,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承。他们认为:“高等院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地方文化发展,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与优势。高校应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将非遗技艺培训和文化普及及传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教育中去,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积淀文化底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思维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在时代流变的过程中以新的形势活态传承下去。”

在当前,非遗保护备受热议和关注,非遗项目如何更好地得以活态传承是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的非遗项目面临传承的困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经济的因素、个人的因素等等,这里我不做展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在非遗传承普遍遭遇困境的背景下,探寻到一条或多条让非遗传承下去的路径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认为,詹颖带领的学术团队所做的尝试便是在新形势下的“应势之举”,他们敢于站在理论的前沿予以亲身实践,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研以致用。学术研究要关注和促进社会发展,费孝通先生便是一位很好的践行者,他一生志在富民,以学术推动社会进步,从实求知,用纸和笔来参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大变局,忠实记录中国农民生活,发现中国农民创造,寻找中国农民未来发展的出路。我们当下的学术研究也应有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为社会发展服务。我认为,这部著作的所研所做,为羌族服饰及羌绣的传承找到了一条可行性路径,与高校的学术资源优势之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盘活了非遗资源,实现了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源的转化。通过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实现了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化,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对于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播而言,也是颇有意义的。

非遗的民间传承和高校傳承面临不同的文化空间和文化生态,高校传承必然要符合高校的特点,符合受众群体的特点。在高校传承中,既要明确非遗的资源价值,又能够与现代知识体系进行有机对接。著名学者方李莉在国家重大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研究中提出了“遗产资源论”的理论观点。她认为:“将遗产资源化的过程,一方面是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利用,为当地的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服务。”可以说,在将文化遗产资源化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文化遗产有效的活化利用,是复制传统还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元素?由此,笔者想到了在一次向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荻野昌宏教授请教日本无形文化财传承人评定标准时他的回答,他说在日本单纯的维持传统是无法成为非遗传承人的,必须能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如此来说,也似乎是回答了刚才的问题。

詹颖的学术团队充分考虑了非遗进校园之后如何活化利用的问题,在具体的研发工作中,他们对传统羌绣服饰及羌绣的纹饰设计进行研究,保留其文化基因,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消费者的市场需求,通过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对羌族服饰和羌绣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创意、设计、制作,通过对羌族服饰及羌绣中多种纹饰构图形式的分析与提炼,利用电脑设计软件对其进行了抽象转变,创设出了一系列既有羌族文化内涵,又兼具现代设计风格的纹样图案,并积极尝试进行相关产品的生产、推广。他们提出了“非遗创意化生存”的理念,即“非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展的一种新方式和新理念。通过创意将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借助各类物质和非物质载体,以独特的创意产品形式呈现非遗深刻的文化内涵,可以使消费者身心愉悦和精神满足。在这种方式下,非遗将通过部分进入市场和更广泛地区的民众生活,唤起整个社会对其了解、关注并能以更多的方式来传承和发展。”我想这种理念的得出源于团队大量的实践,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值得赞赏的。

在当代社会,对于可行性的非遗传承方式的探索一直颇受社会和学界关注,詹颖所带领的学术团队做了积极地探索与尝试,在充分肯定性评价的同时,我也有几点可供继续思考的想法与他们分享。其一,在非遗进校园的过程中,应对非遗传承人的文化主体性予以充分的关注。非遗传承人是非遗传承的主体,拥有解释本民族非遗文化的权力,他们所掌握的技艺与经验是非遗项目的内核。在非遗项目引入到高校这样一个高文化生态的空间后,在如何利用、如何与高校现有的学科体制相结合、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层面应考虑对传承人的文化主体性予以充分的关注和尊重。其二,关注来自社会与市场的反应。如该著中所述,在将非遗引进校园传承之后,将传统的羌族服饰及羌族刺绣文化资源与现代大学的学术资源相结合,融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了衍生品开发,并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出系列产品推向市场。来自市场的反应如何?民众对这些产品的态度如何?等等这些问题同样值得关注与研究。如能将这些研究补充进来,可以丰富该著的内容,对后续的产品研发也可以起到对策性之用。

当然,瑕不掩瑜,詹颖带领的团队所进行的这项研究是具有开拓性的,也是非常当前学界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5·12汶川大地震,使羌族文化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大量的村落建筑和珍贵档案资料被毁,部分传承人遇难,这也使对于羌族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变得日益紧迫。詹颖带领的学术团队从羌族服饰和羌绣的抢救保护与研究切入,历时6年,行程数千公里,多次深入到羌族聚居区开展田野调查,一方面获取了丰硕的研究资料,为羌族服饰和羌绣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他们利用高校的学术资源优势,整合专家、传承人、设计师等组成项目团队,将产、学、研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在羌族地区大量的实地调研,结合文献资料,深入挖掘羌族服饰及羌绣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技艺与风格形式、纹样与符号特质,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与加工,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出既有丰富羌族文化内涵,又洋溢着现代设计理念的文化创意产品,为羌族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来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对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担当,以及抢救遭受重创的羌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实让人感动。如詹颖在书中所言:“在一系列的社会服务活动中,我们不断创新非遗文化普及和交流推广的方式,以吸引更多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参与,从而唤起羌族地区民众和其他社会公众对于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感,使全社会都能更加自觉、自信和自豪地投身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大潮之中,不断推动非遗技艺的发展。”这样的一些实际行动,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从实求知”的踏实从研之风。

(责任编辑:赵倩)

猜你喜欢

羌族田野服饰
希望的田野
动物“闯”入服饰界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在希望的田野上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