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玉米品种产量潜力的比较研究

2017-05-30崔丽娜董树亭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36期
关键词:玉米品种产量

崔丽娜 董树亭

摘要[目的]比较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共3个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方法]以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玉米品种产量潜力,并同时研究3个玉米品种的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的变化。[结果]3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日照时数及积温表现一致,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3个玉米品种的叶面积系数、光合生产率及灌浆速率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3个玉米品种的产量、穗数及穗粒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3个玉米品种的千粒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浚单20、郑单958、登海605。[结论]在黄淮海现有的生态条件下,比较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是登海605及郑单958。

关键词品种;玉米;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6-0022-02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yield potential among different maize varieties of Jundan 20, Zhengdan 958 and Denghai 605. [Method] With Jundan 20, Zhengdan 958 and Denghai 605 as test materials, the yield potential were discussed. And the changes of 1000grain weight, ear number and seeds per ear of three maize variety were discussed. [Result] The growth period, sunshine duration and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f three maize varieties from big to small were in the order of Denghai 605, Zhengdan 958, Jundan 20. The?leaf area index, photosythetic production rate and grain filling rate firstly enhanced and then reduced as the growth satge prolonged. The values of three maize varieties from big to small were in the order of Denghai 605, Zhengdan 958 and Jundan 20. The yield, ear number and seeds per ear of three maize varieties from big to small were in the order of Denghai 605, Zhengdan 958 and Jundan 20. The 1000grain weight of three varieties from big to small were in the order of Jundan 20, Zhengdan 958 and Denghai 605. [Conclusion] Under the current ecological condition of HuangHuaiHai, the proper maize varieties were Denghai 605 and Zhengdan 958.

Key wordsVariety;Maize;Yield

20世紀80年代以来,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及单位面积产量,我国广泛开展了小麦/玉米吨粮田的套作栽培技术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1-4]。高产及超高产玉米的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也应运而生,而栽培措施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品种的选择。鉴于此,笔者于2014、2015及2016年在德州市采用黄淮海地区普遍种植的3个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登海605)为材料进行了玉米品种试验,旨在获得高肥水条件下的高产品种,以期为玉米的高产及超高产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块地势平坦,水浇条件好,土地肥沃,前茬小麦600 kg。有机质1.57%,全氮0.88%,碱解氮854 mg/kg,有机磷23 mg/kg,速效钾240 mg/kg。

1.2供试材料

以郑单958、浚单20、登海605为试验材料。其中,郑单958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郑58/昌7-2(选)杂交选育的一代杂玉米新品种。浚单20系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母本为9058,来源为在国外材料6JK导入8085泰(含热带种质);父本为浚92-8,来源为昌7-2×5237。登海605是山东登海中冶股份有限公司以DH351为母本,DH38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玉米品种。

1.3试验设计

按产量指标施肥,根据玉米的需水进行浇水,采用高产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登海605留苗90 000株/hm2,麦田夏直播,于2014、2015及2016年的6月13日播种,面积0.21 hm2。

人工开沟按每行播量人工点播,播后镇压。按种植计划书的区划插上区号牌,按每区行号分发种子袋。播种时力求均匀。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必要时进行移栽。在肥料运筹上,有机肥、磷肥、微肥及大部钾肥作为基肥、种肥、苗肥施用。氮肥要分3期入土施用,避免撒施,轻施苗肥(30%)、重施穗肥(50%)、补追花粒肥(20%)。在灌水方面做到遇旱及时浇水,并在玉米拔节期及花粒期各浇水1次。其他田间管理措施按照玉米产籽量13 500 kg/hm2标准进行。

1.4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 进行数据处理,采用DPS数据分析程序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及光温的比较

由图1可知,浚单20、郑单958及登海605的生育期依次增加,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由图2、3可知,浚单20、郑单958及登海605的日照时数及积温呈相同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

2.2叶面积系数的比较

由图4可知,3个玉米品种的叶面积系数随生育期的推进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出现在开花期。3个品种叶面积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

2.4灌浆速率的比较

由图6可知,3个玉米品种的灌浆速率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峰值出现日期为9月2日左右,即玉米的开花期左右。3个品种玉米灌浆速率在前

期差异不显著;到生育后期,浚单20显著小于另外2個品种;登海605略大于郑单958,差异不显著(P>0.05)。

2.5穗数的比较

由图7可知,3个玉米品种中,登海605的穗数最大,郑单958次之。3个玉米品种的穗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

2.6穗粒数的比较

由图8可知,3个玉米品种中登海605穗粒数最大。3个玉米品种的穗粒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

605、郑单958、浚单20。

2.7千粒重的比较

由图9可知,3个玉米品种中浚单20千粒重最大,郑单958次之,登海605最小。因此,3个玉米品种的千粒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浚单20、郑单958、登海605。

2.8产量比较由图10可知,3个玉米品种中,登海605产

量最大,郑单958次之,浚单20最小。因此,3个玉米品种的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

3结论与讨论

适宜的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保证。不同品种玉米生产潜力不同,不同粒位种子潜力也不同[5-6]。随着栽培措施的进一步优化,新品种不断涌现,而对有增产潜力的品种进行试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在该试验中,3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日照时数及积温表现一致,从大

到小均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3个玉米品种的叶面积系数、光合生产率及灌浆速率随生育期的推进先升高后降低,叶面积系数及光合生产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而3个品种

玉米灌浆速率在前期差异不显著,到生育后期浚单20显著小于另外2个品种,登海605略大于郑单958,差异不显著(P>0.05)。登海958产量最高,达到了14 010 kg/hm2,3个玉米品种均超过了预设水平的13 500 kg/hm2。3个玉米品种产量及穗数、穗粒数关系一致,由大到小均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而千粒重则刚好相反,由大到小依次为浚单20、郑单958、登海605。由此可见,在高产及超高产水平条件下,保证成穗率是关键。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可知,在黄淮海地区现有的生态条件下,比较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是登海605和郑单958。

参考文献

[1]

赵玉庭,刘述斌.丘陵旱区玉米高产播期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0,13(5):14-15.

[2] 逢焕成, 宋吉作,刘光亮.小麦玉米套种共生期的气候生态效应与小麦边际效应分析[J].耕作与栽培,1994(4):15-16.

[3] 白春华,闫吉治.河西地区套种大豆播期与主要经济性状关系[J]. 耕作与栽培,1997(3):9-10.

[4] 东先旺,位东斌,石岩,等.小麦、玉米667m2产吨粮节水配套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1999(1):16-18.

[5] 任转滩,刘义宝,马毅,等.不同粒位玉米种子潜力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9,17(6):143-145.

[6] 吴凤兰,齐红志,赵霞.不同粒位玉米种子的质量差异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5(3):45-47.

猜你喜欢

玉米品种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收玉米啦!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品种选育彩版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种什么品种好?
种什么品种好?
新陆早52号(硕丰165)品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