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场MRI在肩袖损伤中诊断的应用价值

2017-05-30秦波张兴云严金明张辉王澍

影像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肩袖损伤

秦波 张兴云 严金明 张辉 王澍

摘要:目的:探究低场MRI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8例肩袖急性损伤患者与18例肩袖慢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给予患者低场MRI进行检查诊断,将其诊断结果同常规手术或关节镜等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低场MRI诊断的肩袖急性损伤检出率以及肩袖慢性损伤阳性率与病理诊断比较,P>0 05。结论:低场MRI在诊断肩袖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低场MRI;肩袖损伤;肩部外伤;诊断结果

中图分类号:R445;R739 91 文献标识码:B DOI:10 3969/j.issn.1001-0270.2017.04.26

Low Fiel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Rotator Cuff Injury Application Value

QIN Bo, ZHANG Xing-yun, YAN Jin-ming, ZHANG Hui, WANG Shu

(Xu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uzhou 22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low fiel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rotator cuff injury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We treated 28 cases of rotator cuff and 18 patients with acute injury of rotator cuff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ju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s admission time al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inspection dia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low field MRI, the diagnosis results with conventional surgery or arthroscopy and pathologic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Detection rate of low fiel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rotator cuff acute injury and chronic injury rate of rotator cuff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diagnosis, P>0 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low fiel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rotator cuff injury value is higher, is worth in the future ar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Key Words: Low Field MRI; Rotator Cuff Injury; Shoulder Injury; Diagnosis

肩袖是肩关节的主要辅助结构,由于肩关节的活动度大,使得其受损的概率较高,临床根据肩袖受损的机制将其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1]。肩袖急性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通常伴随脱位、关节骨折等情况存在;肩袖慢性损伤在中医伤筋科中属于极为常见的疾病,目前临床对其进行诊断的主要依据即为其主要表现,对疾病诊断的客观依据及必要的诊断学依据缺乏。通过CT或者X线对疾病进行检查,存在一定的漏诊情况,对临床治疗存在负面影响。低场MRI可以对患者的软组织清楚的显示,有利于初步分析肩袖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情况。我院为探究低场MRI用于肩袖损伤中的效果,特抽选部分患者进行研究,详细内容如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 1 基线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低场MRI诊断的肩袖损伤患者46例(2015 1-2017 1)进行研究,其中包括28例肩袖急性损伤患者与18例肩袖慢性损伤患者;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龄为(55 87±8 53)岁;平均病程为(95 85±10 74)天。

1 2 方法

给予患者磁共振日立0 3T成像系统进行诊断,使用肩部专用线圈,对检查部位开展斜冠状位与轴位扫描,将T1WI:TR/TE设置为400-440ms/20ms,2次为其采集均数;将T2WI:TR/TE设置为4000-4200ms/20ms,2次为采集均数;T2WI-IR:TR/TE设置为5700-6000ms/120ms,其采集均数与上述一致;将扫描序列的层厚调节为2 5-3 5毫米,矩阵调节为220×240,视野调节为20×20厘米。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低场MRI诊断对疾病的检出情况,并将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1 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相关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18 0版進行处理,各项检测方法的准确率均为计数资料(%表示,X2 检验)。用P<0 05,表示各项观察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具有科学意义。

2 结果

对肩袖急性损伤患者的阳性征象进行分析,发现其冈上肌与肌腱部分撕裂伤伴肱骨大节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为32 14%,冈上肌撕裂伤伴随肌腱完全断裂检出率为28 57%,复合型肩袖撕裂伤检出率为39 29%,与病理诊断比较,均未有明显差异,P>0 05,详细结果见表1所示:

肩袖慢性损伤患者中,肩部滑囊炎检出率为22 22%、撞击综合征检出率为44 44%、肩袖组成结构粘连性损伤检出率为27 78%,其阳性概率为94 44%。其阳性率同病理诊断比较,P>0 05,详细结果如表2所示:

3 讨论

肩袖损伤在骨科临床中属于多发疾病与常见疾病,临床中传统的CT诊断与X线诊断虽可以对患者的骨折情况及关节脱位情况进行直接显现,但是对盂唇、韧带、肩袖以及关节囊组织等损伤的情况显现效果欠佳[2]。对疾病损伤程度的评价以及临床治疗等均存在限制。

低场MRI可以对患者的肩袖结构与损伤以及韧带、关节囊情况等清晰的显现,可以将病理改变明了的显现于医生眼前,且可以将患者骨质受损的情况全面的显示[3]。此外该项诊断技术具有无创性的优势,更易于为患者所接受。肩袖急性损伤通常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形成,急性渗出诱发急性炎症,进而产生刺激使得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感是该疾病的病理变化[4]。低场MRI对其进行检查通常表现为患者的创伤部位信号发生改变,其T2WI出现不均匀的高信号,而T1WI则显现出低信号。肩袖慢性损伤具有较为复杂的病理,目前临床认为无菌性炎症是诱发患者出现肩周积液以及组织发生粘连的主要原因[5]。无菌性炎症可对患者的肌肉、肌鞘等组织产生牵连作用。低场MRI诊断中常表现为T1WI的信号低,T2WI信号较高且具有较为清晰的界限。

本次研究中,低场MRI诊断的肩袖急性损伤检出率以及肩袖慢性损伤阳性率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均未有明顯差异存在,P>0 05。该研究结果表明,低场MRI便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肩袖损伤情况进行评定,对合理诊疗方案的指定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成素琼,李远国,蔡福玲 低场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1]死诊断中的应用与比较[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1):[1]147-148

[2]王树正 肩关节磁共振(MRI)平扫与磁共振关节造影在肩[1]袖损伤及其分型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1]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1):142-144

[3]袁键冰,熊俭,马俊昌等 MRI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研究[1][J] 微创医学,2015,10(4):432-434

[4]于建秀,陈香卫,林明强 MRI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价值[1][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8):1511-1513

[5]石俊岭,崔建岭,孙英彩等 肩袖损伤患者MRI和MR肩关[1]节造影的诊断价值比较[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5):129-131

猜你喜欢

肩袖损伤
MR肩关节造影用于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手术后的早期临床康复护理研究
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围术期的护理方法研究
MRI不同序列对肩袖损伤诊断价值
快速康复理念用于肩袖损伤围术期护理和术后功能恢复中对患者的影响
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浅谈对肩袖损伤者修复后的康复护理
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及钙化性肌腱炎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