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7-05-30仲妮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质量评价美丽乡村城镇化

仲妮

摘要 基于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调查评价了莒县店子集镇美丽乡村建设状况,分析其不足,并提出指导性建议,为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 美丽乡村;质量评价;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6-0245-02

Status Quo,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Shandong Province—Take Dianziji Town of Juxian County as an Example

ZHONG Ni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construc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status of Dianziji Town in Juxian County was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the shortcomings were analyzed, and the guidance suggestions were presented, which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to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side;Quality evaluation;Urbanization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指出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城镇化质量较差、大量生产要素和资本向城市集中等问题。美丽乡村建设要表里如一、齐头并进,不仅要注重外在美,更要美在发展,努力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真正成为惠民利民之举[1]。

国外对美丽乡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设实践方面。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2],如以日、韩为代表的东亚模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3-5],而以德、荷为代表的西欧模式则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的方式实现乡村经济发展[6]。

国内对美丽乡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对策、质量评价等方面。温铁军等[7-8]认为我国城镇化应借鉴国际经验,同时改革乡村治理结构,理顺建制镇与村自治的关系。贺雪峰[9]认为乡村建设的中心应该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同时应保留其农业生产活动以为其提供生存之道。黄磊等[10]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应协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环境和谐发展,并从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主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5个方面构建了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云振宇等[11]从工作内容、建设环节和标准类型3个维度确立标准体系结构要素,构建了我国美丽乡村标准体系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实践标准化与综合标准化2种标准体系形成路径。张飞等[2]认为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存在仅强调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这是由于缺乏标准化理念和执行力,应该从美丽乡村建设的质与量出发,提出建设质量的要求和事项的量化,使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自2013年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至今,实践和研究时间较短,尽管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也随之暴露就显得。笔者以莒县店子集镇为例,对该镇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探讨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支持。

1 研究区概况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美丽乡村建设是提升山东整体发展水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2]。2015年以来,山东省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把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与中央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紧密结合,努力从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落实好这项利民惠民工程,积极推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山东省启动“山东标准”建设第一批行动计划,制修订“山东标准”654项,其中《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系列地方标准有效地推动了全省美丽乡村建设。

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势北高南低,四面环山,中间丘陵、平原、洼地交接,沭河北入南出,纵贯全境,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良好的地理人文环境为莒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店子集镇位于莒县沭东新区,与莒县县城隔河相望,近年来,该镇牢牢抓住沭东新区开发战略,以城镇化为主线,以重点项目、新型社区、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和美丽文明乡村为突破,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壮大旅游文化产业、丰富百姓文化生活,全力打造“休闲宜居地、美丽店子集”,经济社会呈现出向更高层次提速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

2 美丽乡村建设质量评价依据及方法

2.1 评价依据

美丽乡村建设质量评价不是为了笼统的村庄整治和单线的环境改善,其核心是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及人居环境功能化提升。在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形势下,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进一步开展,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质量评价能够使当地政府更为具体地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扬长补短,因地制宜,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该研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价依据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2015年5月27日发布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和山东省政府新闻办2015年12月发布的《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方向和基本要求,对村庄规划、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9 个部分提炼了共计21项量化指标[13]。《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主要包括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与村容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村务管理与长效管理和评价等7个部分内容,指标有关内容体现了“五个突出”,分别是:突出规划引领、突出个性营造、突出重点把握、突出文化传承和突出环保生态,是符合山东省目前美丽乡村发展状况、契合山东省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指标。该规范体现了山东省当前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先进水平,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供了实践性技术指导,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有标可依,乡村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有章可循,建设成果有据可考[14]。

2.2 评价方法

根据上述标准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现场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莒县店子集镇的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以此为基础分析其不足,并提出改进策略。

笔者于2016年7月26日—8月10日对店子集镇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问卷内容包括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长效管理7个方面。问卷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战略目标,从村干部和农户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他们对所居住乡村建设的认知,以及相关政策的评价和满意度。

3 评价结果与分析

3.1 店子集镇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根据现场考察及调查问卷数据,总结得出店子集镇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3.1.1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在村庄道路方面,全镇美丽乡村示范点主干道路面硬化率达到85%,87%的村主干道设立道路交通标志,道路设施齐全;在给排水方面,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污水处理设施健全;在通信安全方面,村内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通信设施齐全,防火、防自然灾害等安全设施齐全。

3.1.2 村庄生态环境建设形式依然严峻。在村容维护方面,农膜回收率为40%(达标为49%),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为58%(达标为68%);在环境卫生方面,卫生公厕拥有率36%、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22%(达标为33%),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大于80%的村庄占到55%,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数占比为67%(达标为79%)。

3.1.3 村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在医疗卫生方面,村卫生室建筑面积约100 m2,村民普遍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在公共教育方面,学前3年毛入园率9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在社会保障方面,基本养老服务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100%,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在公共安全方面,治安制度健全、有村级综治管理人员,设有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

3.2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实地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店子集镇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还存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3.2.1 村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农村村级经费较为紧张,村庄建设投入资金不足,村庄基础设施建成后因后期管理维护资金不足,缺乏长效管护;另一方面思想上重建轻管,村民素质与美丽乡村建设质量不对等,村民的环保意识较差导致了农村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农药化肥等引发的污染问题。据调查,在道路、河道乱扔垃圾大多是村民所为。

3.2.2 村莊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有待完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但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交易成本高,严重影响了财政支农的政策效应,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布局不合理等问题[15]。

3.2.3 村干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村干部日常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疏漏,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村干部受教育时间短、自身素质不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店子集镇各村庄依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从事农业的人口较多,村干部大部分时间仍要务农,行政管理工作处于“兼职”的状态。

4 对策与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大战略,是农民群众期盼已久的美好梦想,同时也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16]。目前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正在稳步进行,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已经取得突出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生态环境污染、村干部管理机制缺失等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到统筹兼顾、和谐发展,加强统一领导、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合理有效地利用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鼓励吸引工商资本、银行信贷、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等多渠道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问题[16]。避免出现注重“外在美”而忽视“内在美”的现象,从根本上提高美丽乡村建设质量,杜绝“面子工程”。

4.2 建立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管理的创新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关注乡村生态环境环境的治理,同时也要注重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保障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地方政府应逐步建立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管理模式的创新机制,克服重建轻管现象,真正做到“工程建一处、服务一方群众”,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15]。

4.3 加强对农民的义务教育 近10多年来国家惠农政策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政策。尽管如此,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民权利意识得到强化,但义务意识却呈下降趋势。因此,有必要采取刚性政策,强化农民的义务教育[17]。

4.4 完善对村干部的管理机制 一方面可以定期组织村干部培训,及时学习国家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政策,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对村干部工作进行划分整合,避免出现“挂空职”现象,要做到各司其职。

参考文献

[1] 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1):1-6.

[2] 张飞,马静.论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质与量[J].经营管理者,2015(19):253.

[3] 曲文俏,陈磊.日本的造村运动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6(7):8-11.

[4] 朴振焕.韩国新村运动:20世纪70年代韩国农村现代化之路[M].潘伟光,等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10.

[5] 姜爱林,陈海秋.韩国新村运动基本理论体系研究论纲:一个初步的研究框架[J].高校社科动态,2007(1):32-41.

[6] 常江,朱冬冬,冯姗姗.德国村庄更新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J].建筑学报,2006(11):71-73.

[7] 温铁军,温厉.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J].中国软科学,2007(7):23-29.

[8] 温铁军,杨帅.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化背景下的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J].理论探讨,2012(6):76-80.

[9] 贺雪峰.乡村建设不是要将乡村建得比城市好[J].农村经营管理, 2016(5):27.

[10] 黄磊,邵超峰,孙宗晟,等.“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4(1):392-394.

[11] 云振宇,刘文,张瑶,等.浅析我国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构建[J].中国标准化,2015(9):66-72.

[12] 王玲.发展创意农业,助力山东美丽乡村建设[J].人文天下, 2015(23):29-33.

[13] 应珊婷,郑勤.《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解读[J].大众标准化, 2015(6):10-11.

[14] 李文娟.山东:发布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标准[J].工程建设标准化, 2016(5):30.

[15] 刘彦随,周扬.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32(2):97-105.

[16] 樊晓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西部财会, 2014(2):55-57.

[17] 于法稳,李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議[J].江西社会科学, 2014(9):222-227.

猜你喜欢

质量评价美丽乡村城镇化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