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预防措施研究

2017-05-30翟茁均马源敏

体育风尚 2017年9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翟茁均?马源敏

摘要:本文以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预防措施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预防措施进行调查研究,全面分析運动损伤产生的部位、程度以及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为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训练活动开展过程中,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防护,提供给一定的参考依据,对促进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防护效果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技巧啦啦操动作的完成和训练,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对运动员综合身体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技巧啦啦操专业技术动作的完成技巧的掌握,也对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完成效果以及对运动损伤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技巧啦啦操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由于技术动作难度过大或者训练量较大等原因,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是无法完全避免的,特别对于技巧啦啦操的底座运动员来说,托举动作的完成,更容易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损伤。运动损伤的产生,不仅是对运动员身体的直接性伤害,同时对技巧啦啦操运动的训练和比赛,也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产生和预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一、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基本现状

(一)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损伤程度

根据运动对运动员身体造成的主要危害程度,可以将运动损伤划分为重度损伤、中度损伤、轻度损伤以及无损伤等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损伤,是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程度的直观体现。通过对吉林体育学院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程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得出的数据如表1

通过对上表中数据进行观察分析可以看出,在接受调查的底座运动员中,6.7%的运动员无运动损伤历史,80%的底座运动员都曾受过轻度的运动损伤,还有13.3%的底座运动员受过中度运动损伤,目前还没有底座运动员在参与技巧啦啦操运动的过程中,受过重度损伤。通过运动损伤程度的差异性P值进行计算得出P值为0.023,小于0.05,说明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损伤程度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以轻度的运动损伤为主,重度损伤和中度损伤的人数相对较少。

(二)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

对于技巧啦啦底座运动员来说,除了完成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所设计的动作以外,还要完成对队友的托举动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的难度,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动损伤产生的可能性,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出的数据如表2

通过表2证明运动损伤部位的差异性P值进行计算得出P值为0.039,小于0.05,说明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损伤部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通过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部位进行的调查分析得知,肩部、腕部、前臂以及腰部和踝关节,都是发运动损伤产生频率较高的部位,需要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进行有目的的锻炼和预防。

(三)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基本类型

通过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在参与技巧啦啦操运动的过程中,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得出的如表3数据

通过对上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20%的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类型为擦伤,26.7%的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类型为扭伤,46.7%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类型为韧带拉伤,13.3%的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类型为关节脱位,73.3%的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类型为肌肉拉伤,90%的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类型为软组织受伤,6.7%的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类型为骨折,还有20%的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在参与技巧啦啦操的过程中,曾有过骨折的经历。通过运动损伤类型的差异性P值进行计算得出P值为0.018,小于0.05,说明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损伤类型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通过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类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主要的损伤类型为软组织受伤和肌肉拉伤,属于比较轻度的运动损伤。

二、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调查过程中对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原因有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时间太长运动负荷过大等。

(一)注意力不集中

技巧啦啦操是一项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训练方法和训练内容的选择,都需要进行科学严谨的进行选择,但是仍然存在部分运动员,过于在意训练效果的达成,忽视了科学的训练计划,甚至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最终在运动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

(二)没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技巧啦啦操具有丰富多样的技术动作,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不仅是高质量完成技术动作的要求,也是避免运动损伤产生的有效手段,特别对于底座运动员来说,托举动作的衔接完成,需要严格的按照正确的动作要领,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三)准备活动不充分

良好的准备活动是参与任何运动项目的基础和关键,准备活动的关键就是适当的放松性活动,对运动员基本的身体素质进行放松性锻炼,为正式的训练或者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对于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来说,对队员的托举,是对身体素质的巨大考验,如果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极易对身体造成运动损伤。

(四)运动时间太长运动负荷过大

技巧啦啦操是一项具有较高难度的运动项目,底座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的同时,还要完成对队友的托举动作,长时间的运动,会消耗较多的体力,当运动量超过运动员自身的运动负荷量,就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运动损伤。

三、技巧啦啦操运动损伤的预防

(一)思想上提高认识避免伤害的发生

从思想上、心理上重视避免运动损伤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可能性。做为底座运动员自身来说,首先要提升对合理性训练的重视程度,强化合理性训练和科学性训练的意识,按照教练员的训练要求,进行科学化训练,其次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可能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和现象,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和内容

不同的运动员在身体素质上,都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特别是对于底座运动员的训练,和其他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训练,教练员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符负荷和训练内容的安排,科学、合理的安排合适的训练负荷和内容,并注意坚持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的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运动损伤。

(三)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进行剧烈活动的基础,同样也是降低运动损伤发生可能性的有效手段,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准备活动的充足与否不仅影响训练的进行,还对其身体素质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 在训练活动开展之前,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锻炼,使运动员各方面的身体机能,能够快速的适应训练活动的,在教练员指导进行准备活动的同时,运动员也要充分的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从而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

四、结语

(一)结论

1.目前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以轻度的运动损伤为主,重度损伤和中度损伤的人数相对较少,运动损伤产生频率较高的部位有肩部、腕部、前臂以及腰部和踝关节;主要的损伤类型为软组织受伤和肌肉拉伤,属于比较轻度的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主要是在教学训练阶段产生;目前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认知程度普遍不足;教师和网络是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主要了解途径,通过其他途径的了解人数相对较少;运动员对运动损伤及时治疗方面不够重视,需要进一步提升。

2.肩部、腕部、前臂以及腰部和踝关节,都是发运动损伤产生频率较高的部位,需要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进行有目的的锻炼和预防。

3.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主要的损伤类型为软组织受伤和肌肉拉伤,属于比较轻度的运动损伤。

(二)建议

1.做为底座运动员自身来说,首先要提升对合理性训练的重视程度,按照教练员的训练要求,进行科学化训练,其次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對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2.教练员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符负荷和训练内容的安排,并注意坚持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的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运动损伤。

3.在训练活动开展之前,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锻炼,使运动员各方面的身体机能,能够快速的适应训练活动,从而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刘辉.技巧啦啦操运动教学学[J].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52-54.

[2]李景阳.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3:56-58.

[3]李阳.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255-256.

[4]王继涛.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74-75.

[5]黄鸿,文质君.运动损伤的特征及现场应对能力的调查[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9:115-117.

(作者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果树“倒春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策略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