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变化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2017-05-29王静徐哲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1期
关键词:相关性

王静+徐哲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疾病组, 另选同期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多普勒超声对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进行检测。对比疾病组与正常组血清Hcy水平。结果 疾病组和正常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8.3±5.2)mol/L和(10.1±2.4)mol/L,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9, P<0.05)。疾病组患者斑块性质分别有软斑块24例、混合斑块19例和硬斑块17例, 其血清Hcy水平分别为(23.7±2.1)、(17.6±3.3)、(14.9±2.9)mol/L, 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软斑块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混合斑块者和硬斑块者(t=12.08、19.04, P<0.05), 且混合斑块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硬斑块者(t=4.76, P<0.05)。结论 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血清Hcy较正常健康人群显著升高, 且斑块性质越不稳定, 其水平越高, 二者存在紧密关联。

【关键词】 慢性脑供血不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硬化;相关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1.038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并且也使得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Hcy是机体中一种重要的代谢物质, 在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作用显著。近年来研究发现[1], 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血清Hcy水平异常升高, 且对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推测此类患者中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存在明显关联。为进一步分析二者的相关性, 本研究特将脑供血不足患者与正常健康志愿者血清Hcy、不同性质斑块患者间血清Hcy水平分别进行对比, 并分析该因子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门诊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疾病组)和60例同时期体检中心接收的健康志愿者(正常组)。疾病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4、26例, 年龄45~82岁, 平均年龄(68.2±7.8)岁,

病程3~15个月, 平均病程(7.2±2.6)个月。正常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32、28例, 年龄43~80岁, 平均年龄(67.9± 8.3)岁;病程3~14个月, 平均病程(7.2±2.5)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血清Hcy水平测定方法:嘱所有受试者均于纳入研究后次日晨8:00~10:00空腹抽取静脉血于真空抗凝管中, 摇晃均匀后于2 h内将其送至病理检验处。采用台式离心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进行离心处理15 min, 转速为3000 r/min, 离心半径为10 cm。离心后抽取上清液待检, 检测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和酶标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 利用配套试剂盒完成检验。所用方法为酶联免疫法, 核对无误后准确记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方法:疾病组所有患者均于纳入研究后次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通用公司)对颈动脉斑块情况进行诊断, 探头频率为7.5~10.0 MHz, 方法:首先采用超声多普勒超声探头从颈动脉开始分别做横向和纵向扫查, 对颈总动脉仔细观察后重点观察颈总动脉分叉处以及颈内、外动脉, 尽可能了解颈动脉最高位置处的情况。对管壁回声情况进行细致观察, 尤其应当注意斑块大小、部位、数量以及影像学特征。将整个管腔的血流充盈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观察, 将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利用脉冲多普勒进行测量后尤其应当注意观察血流频谱的形态。将图像冻结后对各项血流参数进行测量。斑块性质根据回声特征进行判断, 分为软斑块、混混合斑块和硬斑块共三种。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疾病组与正常组血清Hcy水平;对比疾病组不同斑块类型间血清Hcy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疾病组和正常组血清Hcy水平比较 疾病组和正常组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8.3±5.2)mol/L和(10.1±2.4)mol/L,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9, P<0.05)。

2. 2 疾病组斑块类型患者血清Hcy水平比较 疾病组患者斑块性质分别有软斑块24例、混合斑块19例和硬斑块17例, 其血清Hcy水平分别为(23.7±2.1)、(17.6±3.3)、(14.9±2.9)mol/L, 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软斑块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混合斑块者和硬斑块者(t=12.08、19.04, P<0.05), 且混合斑块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硬斑块者(t=4.76, P<0.05)。

3 讨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Hcy水平较同年龄段正常健康水平异常升高, 高Hcy水平已经成为包括慢性脑供血不足在内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2], Hcy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可指示脑供血障碍严重程度。当颈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 才能能引起脑动脉系统损伤和梗死。本研究中疾病组的血清Hcy水平为(18.3±5.2)mol/L, 明显高于正常组的(10.1±2.4)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9, P<0.05), 说明Hcy代谢异常是脑供血不足发生的重要原因。与上述研究相符, 证实血清Hcy水平升高与慢性脑供血不足发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猜你喜欢

相关性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浅析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的相关性
医学教育中基于蛋白质驱动的miRNA与疾病相关性研究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决策有用观下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