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有效合作学习“五步”法

2017-05-26吴世新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五步成员评价

吴世新

无论什么层次的学校,都在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师训部门也一直对老师进行这方面的培训,教研部门对公开课、观摩课等等的评价标准中,小组合作所占分值很大。但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常常发现,很多小组的活动都仅仅流于形式,小组活动停留在你说我说的层面上,没有实现学习伙伴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互动、碰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我有如下体会:

一、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师要通过适时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群体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发展,需要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帮助、提携、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意味着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努力,也意味着大家共同的荣誉。

实践中发现,当教师经常关注群体的活动时,学生就会慢慢产生合作意识;当教育评价经常关注的小组发展时,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如:“第三小组的成员讨论时都在积极地发言,认真地倾听,他们合作得多好啊!”

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学生在小组的成长中逐渐感受到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愉悦,这样他们才会客观地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产生集体的荣誉感。

二、要对合作学习的方法予以必要的指导

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安排了很多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学生除了在小组中很无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外,并没有产生较深入合作的成效。教师在对学生合作方法的指导中,要转变角色,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可以把自己当作小组长或小组成员,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给学生示范,给学生切实的感悟和体验。实践中我还发现,小组的合作学习需要得力的组织,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很快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选择合作学习的策略,会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组织大家有序活动,鼓励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能对合作学习的成果作简要的总结和评价。教师还要通过示范、引导,使小组成员逐步体会到在参与小组活动时,除了主动发言、积极协作之外,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也是参与的重要形式。使学生意识到,在别人的启发下,自己思维的灵感得以爆发,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得更好,想得更深入,这样的合作意义才大。

三、合作学习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我们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只有综合地运用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教学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在提出探究问题后,一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体会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二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就急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要么是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参与,要么是乱哄哄一片,不着边际,不抓要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安排与没有安排一个样,活动后的效果不理想,教师还得回到原来提出问题时的环节重新引导,白白浪费了教学时间。

四、抓住契机,恰当安排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看到了比较频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但学生的交往共处、合作探究能力并没有得到很有效的培养,究其原因,我发现,很多教师没有认真思考什么内容、哪个环节适合合作学习,以什么形式(二人小组、四人小组、六人小组、师生合作等)合作学习,怎样指导和调控学生的合作学习。我认为,抓住以下契机,适时组织合作学习,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当学生人人都想参与的时候,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有时候,教师安排一项学习活动,如给汉字组词、练读美文等,学生都有能力参与,都有表现的欲望,但教学中又不可能给每个学生在全班表现的机会,这时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既给了大多数学生实践的机会,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表现欲得到满足,还有利于教师得到全面的教学反馈,适时调整课堂教学。

当学生急需要与沟通的时候,安排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如果真正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如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的心灵互动,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与人交流沟通的强烈愿望,他既想让同学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也想了解同学的所感所悟。

当课程需要学生协作完成的时候,要及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蕴涵着很强的合作学习的要求,如语文学科的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自然学科的实验、操作等,这时,抓住契机,适当安排小组活动,必然能取得好的效果。

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帮助时,安排小组活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必然会造成不同的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一个教学班中,肯定会有一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慢,产生的困难多,如果这些困难都要老师帮助解决的话,课堂上不可能有如此多的时间,其效果也不如学习伙伴的提醒和帮助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在解决问题时,小组同学之间的启发、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挖掘其学习潜力。

五、要通过适时的评价促进小组发展

對小组的成长来说,及时恰当的评价非常必要。在小组的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给各个小组相对均等的参与机会,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即建立“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评价机制。对小组合作成效的反馈,要立足于发展的原则,使学生明白,自己小组的活动,好在哪儿,应继续发扬,还有那些不足,要努力克服和改进,要使评价成为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的动力。要通过运用一些活泼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展示评价的结果。

“激励板”是及时评价小组发展的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工具。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个显示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栏目,如登山比赛、夺红旗比赛等,哪个小组活动得好,就可以夺得一面红旗,或攀登一座山峰,这种非常形象的手段,既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小组在班级中的位置有了清晰的了解,又激励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小组的发展来说,除了建立评价小组发展的机制,在教室内设置评价小组长远发展的栏目也很必要。在对小组的评价中我发现,“激励板”只能显示小组活动短时间的情况,不能展示小组在一段时间内长期的发展情况,学生由评价而产生的热情和动力会慢慢减弱,老师们在教室内建立评价小组长远发展的栏目,把每次对“激励板”评价的总结显示在长远评价的栏目中,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合作、交往、共享、共处,是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学会合作交流是新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不仅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县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五步成员评价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现代散文“五步”快速阅读法
挪穷窝 斩穷根“五步”搬迁保脱贫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