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的多元文化

2017-05-26白盛

当代工人 2017年9期
关键词:叶先生附加值叶嘉莹

白盛

喜欢古典诗歌的人,大多会知道叶嘉莹。不瞒各位,鄙人委实孤陋寡闻,一直以为叶先生中国生中国长,是地地道道、彻彻底底的中国人。及至前不久才知道,叶先生虽贵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博导,但她的国籍是加拿大,她是华裔加拿大人。

我是从《各在天一涯》中发现这个公开的秘密的。这本书收录了20位港台及海外知识人的谈话,李怀宇采写,第一篇即叶嘉莹的《诗词使我在患难中坦然自安》。老实说,这20位知识人在大陆未必广为人知;坦白讲,他们的文化观对中国在市场经济中建立文化自信是大有益处的。

这20篇谈话录,本人都非常喜欢。如果非要挑出第一名不可,那郑永年的《新加坡是多元文化的实验室》一篇,则是本人的最爱。这也许与自己喜欢时政和历史有关。虽然在新加坡10余年了,但郑先生还是中国公民,至今不能参加新加坡选举投票。不过,他却盛赞新加坡的制度开放。他告诉采写者李怀宇,“新加坡在国际上找人才,不管身份如何,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就会吸收。像我这个外国人可以当一个智库类型的研究所的所长,在中国不可想象,在美国也不可想象,美国政府不会给一个非公民的华人很重要的职位。新加坡4所大学中,有3所大学的校长是外国人。”

郑永年很关注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很多报刊发表自己的思想、见解、建议。在这篇谈话录中,他仍然保持了这一风格。过去乃至现在仍有人认为高薪可以养廉。郑永年不这么看,“北欧国家的公务员很低薪,怎么也清廉?”他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高薪养廉、民主、多党制跟腐败和清廉没什么關系。从新加坡经验看,有关系的是制度细节。一是公务员的工资货币化,这个人住什么房子、上班开什么车、戴什么表,拿工资单一看,一抓一个准。一个是透明财政和预算,是最有效的控制腐败的方式……”

类似这样实实在在又鞭辟入里的想法,在他的谈话录中俯拾皆是。比如他说:“同样的一个技术放在中国生产和放在新加坡生产,附加值可能相差好几倍。”有一次他去广东,跟广东的人讲,“你们30多年前用农民工,30多年以后仍然用农民工,怎么能提高附加值?附加值肯定很低。”

他在谈话中大篇幅地谈到了教育,“中国的知识是规范型的,大家就是抽象地想。中国学者往往知行不一。中国文化也没法知行合一。中国学者一谈什么问题,就一味强调应当怎样,搞不清这个事物实际是什么样。”

他说,新加坡没有意识形态,什么事都讲实事求是。这或许是新加坡繁荣昌盛的关键。但新加坡是城邦式国家,这一点也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叶先生附加值叶嘉莹
重金“买专利”暗藏陷阱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里的叶嘉莹
附加值
叶秀山的哲学追求
附加值
附加值
附加值
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
“他年若遂还乡愿,骥老犹存万里心”
叶嘉莹:诗词可使人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