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初中数学“魅力课堂”

2017-05-26陶利荣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魅力课堂扇面圆锥

陶利荣

摘 要:初中数学的“魅力课堂”需要我们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让数学学习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初中数学;魅力课堂

“找到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能够多学;使学校可以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夸美纽斯描述的教育愿景道出了很多老师的心声,我们也称这样的课堂为“魅力课堂”。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又是中小学课程中的核心学科,那么,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如何打造初中数学的“魅力课堂”呢?

一、關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首创的一个经典教育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强调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理解可以更宽泛,“因材施教”的含义可以拓展为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从个人的教学专长出发,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我们在教学时,要以学生的数学发展为本,在关注中间水平学生的同时兼顾两头,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有人曾经在发达地区做过一次关于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的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有两个,一是同学之间讨论学习(即合作学习),二是教师提问题自己找答案(即自主学习)。而选择上课时完全听老师教授的学生比例平均不到15%,这说明85%以上的中小学生都不喜欢老师“一言堂”、满堂灌。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喜好,城乡几乎没有差异,都不喜欢满堂灌。这就提醒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用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三、让数学学习立足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大都是来源于生活实际,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纯地向学生讲授数学概念或数学规律,而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和生活中的实际背景,和学生一起通过探究活动,从实际问题中总结出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这样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或数学规律是由实际问题需要而产生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对话就会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如如在讲《圆锥的侧面积》一节时,先利用学生手中的扇子,问学生如果将打开的扇子的两边粘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形状?学生马上就回答说是圆锥。然后我接着问学生说扇面变成了圆锥的什么面?扇面的半径和弧长分别与圆锥的什么有关?学生马上回答说扇面变成了圆锥的侧面,扇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扇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周长。最后我又问学生,你们知道如何求圆锥的侧面积吗?学生们马上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知道,圆锥的侧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扇形面积=圆周率×圆锥底面半径×母线长。

在教材中的很多概念、定理、公式或结论都是有一定生活实际问题、通过观察、猜想、实验、论证得到,教师如果精心设计、引导得法,这些概念、定理、公式或结论均可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尝试发现数学中的概念、定理、公式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进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由此可见,教育教学评价应当建立目标多元化、评价形式和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应该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健康心理的形成、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师生角色的转换。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是,在课堂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我们在做初中数学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注意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统一。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评价理论和经验。正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所说“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在课堂上,要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其目的是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赶超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激活课堂。

3.重视学生的“我的感受”。这实际上相当于每个人的“课堂小结”,其中有收获,也可能有疑惑。对于学生课堂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要请教本组的学习组长(教师给各小组长开会时要强调“帮助本组同学”是他们的责任)。而解决这些学困生的“课堂疑惑”正是我们真正实现“堂堂清”的瓶颈。

4.校内外评价结合。校外评价不容忽视,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只听老师的话,在家里任性、无理,不听家长劝导。只有把校内外评价结合起来,才能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新的三好学生标准“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也体现了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结合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吴颖康,鲍建生.从上海经验看中国式数学课堂的典型特征.人民教育,2017,2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石龙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魅力课堂扇面圆锥
清 程邃 行书双进酒词扇面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雷家民作品
舒强扇面作品选登
扇面等式
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打造魅力小学数学课堂
巧用教育软件,增添课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