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思想

2017-05-25刘丽

领导之友·综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强国网络安全

刘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网络强国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变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明确了我国关于网络主权、网络安全、网络治理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习总书记这些新思想、新论断,顺应了世界发展形势,体现了他宽阔的视野和独特的思维方法,通过梳理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更好地推动网络强国实践。

一、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思想的提出背景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正在推动世界新一轮工业革命,给我国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和挑战。

(一)网络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问题

首先,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网络安全也被提到了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比如,美国在法律层面已开始将网络空间领土化,将其与领海、领空等同样作为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美国加强对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网络信息监听力度,而我国网络技术应变能力相对较弱,信息泄露问题愈加严重,网络安全保障措施存在很大漏洞,网络安全方面的隐患将危及国家安全和利益;其次,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场所。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各种思潮纷纷登场,成为国家间博弈的主战场。西方国家利用网络空间植入他们的价值观念,并试图削弱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歪曲、抹黑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直接影响了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第三,网络舆论也影响着我国社会稳定。截至2016年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7.31亿,手机网民已达6.95亿,网络成为民众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网络的匿名性与便捷性大大提升了网民的政治参与意愿,而在参与过程中,他们的利益诉求多元、非理性情绪高涨和网络暴力事件多发,这些网络舆论容易产生“蝴蝶效应”,对国家和政府带来负面影响,威胁社会的稳定。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二)我国亟须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

截至2016年底,中国网络普及率达53.2%,超过亚洲乃至全球平均水平,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并不代表“强”,体重大而不壮,有时是“虚胖”。我国人均宽带速度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网络发展的瓶颈仍较为突出。首先,我国网络技术创新能力欠缺。重要领域和关键领域的硬件设备严重依赖国外进口,能源、交通、金融、电信等领域的主机设备几乎都是国外制造的,尤其是在核心技术、尖端科技、知识产权方面;其次,我國网络治理能力不足。各类信息被泄露或遭到黑客攻击,给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而相关部门在网络治理方面存在滞后性,治理能力亟待提高。

二、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思想的重要内容

基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思想,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一)建设网络强国的方针政策:一体两翼,双轮驱动

“一体两翼、双轮驱动”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作出的新论断。“一体”是指建设网络强国这一目标,“两翼”是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关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它们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共同驱动网络强国这一目标的实现。网络安全与中国的主权和利益直接相关,对我国诸多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应对网络发展,我们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一方面,要提高安全意识和主权意识,坚决抵制网络监听、网络霸权等行为,坚决反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上的优势侵犯他国利益;另一方面,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科学技术创新,提高抵制网络侵袭的技术和能力,注重把握信息资源,吸引网络信息方面的人才资源。总之,在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统筹协调,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双轮,实现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信息化以网络安全作保障,同时信息化又推动网络安全的升级,实现网络强国的总体目标。

(二)建设网络强国的任务和目标:五大任务,四大目标

推动建设网络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大具体任务:一是要有过硬的技术。当今世界,国家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掌握信息安全的主动权。无论是“棱镜门”事件,还是12306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都说明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以核心技术实现网络发展上的突破;二是要有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面对网络文化多元化的特点,我国要具备文化引导能力。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充分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消除错误文化思潮的影响,提高网络文化的可控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防范和打击新型的网络犯罪”,加强网络媒体的管理,加强法治建设,形成互联网管理的合力;三是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是我国网络发展的保障,当前我国是网络大国,网民数量众多,但是在基础设施方面还比较落后,顶级域名解析能力不足,IP地址数量不足,数字鸿沟依然存在,这要求我国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提高信息化水平,高素质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体现了对高水平专家人才的重视;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2016年11月16日召开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视频讲话指出,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坚持网络主权理念,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多边的互联网治理体系,携手共建和平之网、安全之网,指出了国际合作的重要作用。为推动网络强国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四大目标,即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这四大目标孕育于五大具体任务之中,与之一起成为实现网络强国的目标和动力。

(三)建设网络强国的实践理念:五大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而网络信息化正是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的发展要顺应五大发展理念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这一大趋势。创新发展是实现网络强国的动力,创新就是技术的创新,摆脱西方国家技术上的垄断与控制。采取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互联网+”产业创新网络,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推动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协调发展是网信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安全,只有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才能降低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同时,要协调区域发展,加大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地域之间网络信息的差距;绿色发展是实现网络强国的目标要求。这就要构建清朗的网络环境,弘扬主旋律,实现网络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网络环境的治理力度,加强法律的制定及完善,实现经济结构全面转型升级;开放发展是互联网发展的本质特征,要实现国内信息網络的开放性,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是建设网络强国的目的。

三、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思想的思维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思想不仅体现了对互联网发展基本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统的思维方法。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维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发展战略的论断始终以“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指出,我们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当前,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地区之间的网络发展还不平衡,因此,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首先应该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凝聚社会的共识。互联网要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各领域的共同发展。要打破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在科学技术上实现创新,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使人民真切感受到创新所带来的利益;其次,网络强国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聆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期待。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体现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第三,网络强国建设要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检验标准。网络强国建设就是要人民感受到网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网络促进创业带来的富足感,个人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安全感,网络空间清朗有序的尊严感,网络使我国综合实力提高的自豪感。

(二)尊重主权、开放合作的思维方法

互联网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推动社会及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但同时也给国家主权和安全带来了挑战,捍卫“信息边疆”安全变得刻不容缓。信息化使得我们所有的电脑、手机、浏览器、社交软件等都成为信息边疆的节点。如果一个国家掌握足够多的信息资源,那么它就掌握更大的主动权;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所有信息暴露在其他国家的监控之下,这个国家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技术再发展也不能侵犯他国的信息主权”,坚决反对互联网领域的霸权,坚持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我们主张各国要坚持互信互利、开放合作的理念。各国坚持开放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互联网治理上实现透明化合理化。增强合作意识,打造合作增长点,搭建社会网络空间,让互联网的社会效益得到更大提升。

(三)融合发展的思维方法

“互联网+”一词本身就带有融合发展之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建设网络强国,就必须发挥网络带动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实现多领域的融合发展。首先,要实现网络的虚拟特点与现实特点相融合。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是其主体是现实的,要实现两者的融合和良性互动,消除法律监管的盲区,破除网络虚拟空间是法外之地的错误思想观念,推动经济秩序的良性发展;其次是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当前,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经济对国家GDP贡献率逐年增加,只有坚持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才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第三,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当前我国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发展遇到了困难,只有选择融合发展,才能增强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这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维方法。

(责编 / 吴耀明)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强国网络安全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秦晋争霸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