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中市的驴产业发展

2017-05-25郭小辰山西省晋中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晋中市存栏贫困户

文│郭小辰(山西省晋中市畜牧兽医局)

晋中市的驴产业发展

文│郭小辰(山西省晋中市畜牧兽医局)

养驴业是传统畜牧业的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市场对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养驴业已经成为山西省晋中市农牧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之一。

一、全国养驴业现状

从1998年开始,全国毛驴存栏量呈下降趋势,年增长率为-2.91%,目前驴存栏降至350万头以下。按照年出栏量25%计算,理论可以提供87.5万张驴皮。根据产能以2∶1的原料出胶率计算,整个阿胶行业驴皮需求量为12450吨,折合355.7万张驴皮,远远供不应求。

总体来说,养驴业随着存栏量的下降,阿胶产能和价值的不断提升,目前已具备投资价值,正是商品化转型的拐点。

二、晋中市养驴业的基本情况

晋中市驴的养殖除灵石县外,其余各县均有养殖,目前共存栏3950头,其中榆社存栏近2000头,占全市驴养殖量的50.6%。全市规模化驴养殖企业24家,其中存栏100头以上养殖企业14家。

由于过去养驴主要用于役用,而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驴的市场行情低迷,多数规模养殖企业均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经营状态,因此全市驴存栏量一直在减少。但今年以来,驴的市场行情有所回升,目前毛重价格在36元/千克左右,经济效益有所提升。

晋中市驴场品种主要有广灵驴、德州驴等,散养户品种主要以本地杂交驴为主。多数企业养殖方式是圈舍饲养,好的养殖场配备饲料粉碎机、切草机等机械设备,多数企业生产水平低下,饲养管理粗放,仅靠自然交配繁殖,没有统一规范的养殖技术,驴的人工授精还是空白。由于市场上没有成熟的驴饲料,多数养殖户仅饲喂牧草、作物秸秆,适当补充玉米、高粱等精料。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是依托榆社阿胶厂和产业龙头企业,推动种畜厂建设;二是创新机制体制,加快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分户饲养,努力把养驴业培育成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重点发展以榆社、左权为中心,辐射昔阳、寿阳等东山地区的生态养驴生产基地,培育壮大驴产品加工品牌企业,走产业化道路。到“十三五”末,全市驴存栏力争达到5万头,建立种驴企业和标准化规模养驴场10个以上。

四、产业发展重点

养驴业的发展,必须完善产业体系,基地建设是基础,龙头带动是关键,社会化服务是保障,科技创新是支撑。

1.基地建设。依托龙头企业,以榆社、左权为中心,每个县建设1~2个良种繁育基地,开展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试验示范,为农户养殖提供良种服务。推行“龙头带基地”的运作机制和“公司+合作社+农户(家庭农牧场)”的发展模式,通过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展订单养殖。由繁育基地提供种驴和基础母驴,以家庭养殖、小区养殖为模式,标准化发展为方向,扩大商品驴的养殖规模。

一是建设中等规模养殖场。以村为单位,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对象,每户10头基础母驴、50平方米圈舍为标准,坚持“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统一管理、分户饲养”的原则,发展一批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小区。二是发展家庭养殖户。扶持发展以家庭养殖为主的养驴重点村,户均养驴达到2头以上,形成区域规模优势,提高产业集聚度。三是鼓励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户。依托龙头企业,选择有生产经验、掌握先进养殖技术的农户,进行重点指导和扶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养驴,特别是驴的快速繁殖和集中育肥技术,缩短饲养周期,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培育一批养殖规模在100头以上的养驴骨干大户。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和有识之士创办规模养殖场和家庭牧场,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繁殖与育肥相结合、种草养畜与秸秆养畜相结合,加速基地扩张。

2.龙头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肉驴屠宰场,开展驴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鼓励开发驴系列产品,创品牌、树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以产品优势和品牌效应,上接市场,下联基地,拉动养驴业的发展。同时培育壮大榆社广生制药、平遥牛肉集团、太谷小常驴肉等目前已成熟的驴产品加工企业。

3.模式创新。在理念上,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将短期育肥模式转变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母驴繁育模式,通过循环发展,真正壮大晋中市养驴群体,提升驴产业价值链的整体效益,切实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在养殖模式上,不能拘泥于必须搞标准化大规模养殖的常规思维,一方面鼓励发展5头左右的家庭养殖模式,形成单户养殖规模小但区域群体大的态势;另一方面发展小区、大户集中饲养的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模式。在资金运用模式上,要将招商引资和小额贷款相结合,充分利用精准扶贫的政策,运用金融扶贫贷款资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由企业牵头,农户贷款购买驴驹饲养,通过生产发展增收脱贫;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贷款入股企业,按期分红,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4.资金保障。发展驴业效益回报快,但基础投入较大,因此保障各渠道资金用于发展驴业扶贫是关键基础。一是项目资金的倾斜。从2016年开始,中央、省级项目资金除普惠性直补资金、应急救灾等具有特殊用途的资金外,所有上级下达的畜牧专项资金都要向贫困县倾斜。市级专项资金按不低于总量的40%向贫困县倾斜。县级安排的畜牧项目资金要最大限度地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二是创新驴业扶贫金融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贫困户发展驴业“融资难”问题。充分利用到户贷款贴息、金融扶贫、产业扶贫、互助资金等用于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解决贫困户发展创业的资金问题。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养驴补贴机制,市、县两级应考虑列出专项资金用于养驴业的补贴,一方面是圈舍、机械的补贴,另一方面是母驴的饲养补贴。

5.技术支撑。一是健全和完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良种繁育体系,增强社会化服务功能。二是充分利用市畜牧局“236”科技支撑计划,整合国内知名畜牧兽医专家资源,开展驴产业创新科研。进一步促进驴品种的改良,提升现代肉驴繁育技术,开发低成本高效能的营养日粮。三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和安全监管,确保养驴业健康、稳定发展和产品安全,全面提升养驴业的发展水平和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晋中市存栏贫困户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挑好“金扁担” 阔步奔小康——晋中市第二届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