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中以生为本教学策略的应用

2017-05-24梁艳

魅力中国 2016年33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评价

梁艳

【摘 要】小学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学校德育应该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现在和未来。新时期要求德育应树立“以生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改变以前那种在教育工作中“只见物不见人”的异化现象。本文主要就当前小学德育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小学德育工作“以生为本”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以生为本策略应用

小学德育工作要相机寓教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融会贯通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学科教学离开了德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学科教学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脱离了各科教学这一土壤,德育工作就丧失了根基,成了空中建楼阁。

一、小学德育教育“以生为本”的内涵

我们的学生是有尊严有人格有感情有人权的人,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这一简单的道理。小学德育是学生调动自身经验,接触语言材料,参与学校德育活动,从中获得发展和提高的学习过程,学生道德素养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因此,学生独特的言语经验和生活体验相当重要。一个人的德育素养不是一次考试能准确反映出来的,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在德育活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

1、关注每一个学生

学生从考试分数看,的确有高低差异,即所谓优生和差生;从学习过程看,也会有差异,即能力的强弱;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认定某些学生没有前途,甚至无可救药,因而冷眼以对。学生的差异除了水平的差异,还有爱好的不同、个性的不同。即使学生对学校德育不感兴趣,也不见得是学生的不对,学校的德育形式、德育活动、教师的教学教育方式和手段等都有可能有问题,这恰是德育老师应该反思的地方。正是由于学生的差异,才让学校德育更加丰富多彩!我们老师眼中不要只有“优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机会,更多耐心,更多关爱。“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应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2、关注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生存、发展与幸福

教育不能只看到学生在校阶段的学习状况,必须关心学生的心理,考虑到他们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学校德育教育而言,不要只看考什么,从书本到书本,老师要用激情点燃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学会生活、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把学校德育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育不仅是“为未来做准备”,为可持续发展打基础,不能使学生学生成为机械记忆知识的机器。学校德育教育要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力量,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的生活。

三、小学德育工作“以生为本”教学策略

1、以生为本,重视个性

以生为本,就是要看到眼前的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我们要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和民族文化素质的全面培养,使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修养和踏实的科学态度,在学校德育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以生为本,就是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个体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措施。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及阅历经验,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训练。要重视个性差异,发掘个性潜能,重视学生独立性的培养。

2、以生为本,培植创新

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这论述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以此为原则,改变过去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牵着学生鼻子走,机械地灌输知识的做法,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运用新的教育方法,以教会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探索创新潜能为主,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促进创新教育发展。

3、以生为本,完善评价

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校德育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不刻意追求评价的客观和精确。反映在评价标准的确定上,则在于不求全、不求细,而关键在于评价的有效性。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校德育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学校德育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法之一。

4、以学生为本,打造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

(1)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要保证学生管理制度和纪律的全面性,从时间上看,对学生的制度约束包括学生的日常规范,从开学时到学期结束,从入学到毕业,从学校的学习生活到平时的寒、暑假,应该说制度和纪律是无时不在的。从空间上看,我们制定的制度和纪律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在课堂上有课堂纪律,下课有课间纪律,在图书、阅览室、实验室有规则等等。俗话说,家有家规,校有校纪。因此,制度和纪律的制订对学生说应是全方位的,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2)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实践证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朋友式的而不是服从式的,每个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来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构建自己的师道尊严,放弃那种长期以来形成的高高在上的自我意识,和学生形成一个统一体,帮助他们进步,引导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觀的形成,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要以尊重为前提。每个人生下来就有被尊重的权利,我们教师队伍当中一个致命的顽疾就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甚至是人格上的侮辱。教师要尊重学生,更要尊重那些学习成绩差,没有信心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只有“以生为本”,才不会迷失方向,才可能走出怪圈,步入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评价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