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2017-05-24李敏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补贴新能源

李敏

【摘 要】近年来,面对全球范围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商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新能源汽车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关键词】新能源;混合动力;政策补贴 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量37.9万辆,同比增长3.5倍,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市场。2016年2月,新能源销量接近3万辆,同比增长4倍,市场份额也接近2%,回归到2015年9月、10月的水平,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私人消费市场的逐步发展壮大,逐渐成为真正长期可持续地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的主力军。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为:1、混合动力车是先驱者。混合动力车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两个系列:传统式油电混合和插电式混合汽车两种。2、纯电动车是追逐者。纯电动车是全部依靠电能来驱动的,一般都是电机驱动。理论上讲是无污染的,但是蓄电池需要研制能力密度高和充放电次数较多,最重要的是价格要低廉的。这些问题都间接地限制了它的发展和普及。3、氢燃料电池车是观望者。一般情况下是用常态下的氢气与高压下的空气进行反应,但由于它的成本较高和其他诸多的问题都直接制约了它的发展。基于环保性、能源安全性等原因,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自2013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以及科技部等各大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包括新能源汽车购置价格上的高额补贴,以及不限行不限号等政策优惠。具体来看,为了从经济性上培育产业需求,提升产业空间,国家对于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以及燃料汽车给予了不遗余力的财政扶持,并且明确制定了未来五年补贴逐步退坡的路线图。从现阶段情况来看,燃料汽车尚未实现产业化,而充电式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仍将是市场未来发展的主流。在中央对地方基于新能源汽车推广要求的激励及考核的双重压力之下,地方政府纷纷推出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各项优惠政策,并且自前年以来,许多城市启用新能源汽车的地方补贴标准达到与国家补贴1:1的水平。具有代表性的一线城市中,北京是2015年出台全国首个针对纯电动专用车的财政政策的城市。总体来说,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5-2020从数量上给出了未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明确目标,制定了一系列补贴优惠的扶持政策,从国家战略层面赋予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发展的绝对高度,体现了其坚定的决心和态度。从全国政策推广情况来看,大部分地方政府与中央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步调,体现了在产业政策的落实上,地方对国家政策的高度执行力。我认为,政策补贴从下游需求端推升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景气度,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和运营,推动了动力锂电池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从全维度拉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火爆,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开始就得以快速发展的最直接、最根本、最强有力的原因和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根据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2017年国补按照计划退坡20%,地补不高于国补的50%。但由于此前地补是按照国补1:1的比例配套,这实际上意味着,电动汽车总补贴降幅度高达40%以上。为应对补贴的大幅下降,有不少车企选择自掏腰包弥补消费者,但笔者在走访中也发现,其所售车型也出现了一定幅度上涨。我认为,政策的扶持是新兴产业在成长初期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对于培育新产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后期政策在新技术趋于成熟后逐步退出,以及补贴相应合理下降是考虑到市场发展的自身规律,符合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补贴退坡并不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失去了动力。从2016年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面临着诸多亮点和政策利好,值得期待。首先,政策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运营的扶持,包括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汽车租赁金融、网络约车运营“合法化”、鼓励并约束政府等机关部门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政务采购和使用,鼓励货运、物流等专车使用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运营有望接力新能源汽车销售成为下一个增长点。第二是充电网络作为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薄弱环节在政策推动下将迎来快速发展。从2017年3月各地的新政来看,山东、四川等地将大规模建设充电站和充电桩,海南等省份对充电设施按充电电量给予运营度电补贴。而通过以上两点同时又反作用于新能源汽车前端生产销售,形成正反馈。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提升消费者体验,新能源汽车运营的兴起加速用户习惯培养,以及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这些都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在汽车产业中的比重。总体而言,我认为,政策的考虑是全方位的,给予新能源汽车的扶持也是多维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退坡影响并不足虑。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结合实际生活和现阶段的情况得知,很多的新能源汽车都无法正常普及和引用,但可以从下面的三种新能源汽车上下功夫。1、纯电动车。当前世界范围内纯电动车正处在逐步攀升的上升阶段。当今技术越来越发达,电池的发展突飞猛进,给电动车的普及带来了可行性。但是电池的回收和二次污染问题也要注意。另外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因为充电处和换电站之类的设施只有国家支持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才能实行。2、混合动力车。混合动力车本身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技术相对成熟,因此适合推广和过度使用,但是因为要增加蓄电池和动力装置,无疑提高了它的成本,造成价格久高不下。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3、氢燃料电池汽车。它也是以“氢”为能量来源,是终极环保车。但氢燃料电池汽车相比较于其他几类新能源汽车来说也是技術难度最大的一种。即便是在巴西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大国,其80%以上的汽车使用的也是乙醇,而非氢燃料电池。若其技术上获得质的突破,那么氢燃料电池汽车将是未来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为抢眼的一类。三、未来发展的困难及突破点尽管十三五规划为我们勾画了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发展的宏伟蓝图,但短期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阶段性的问题和困难:1、安全性方面,作为主流的动力锂电池技术路线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仍然存在相对的劣势,近一年来新能源汽车充电发生自燃等安全事故及隐患倍受市场关注。而对于整车厂商而言,电池管理系统的组装检测和系统集成能力同样重要,其质量要求和检测工艺还有待进一步加强。2、尽管国家政策补贴退坡是必然趋势,符合产业自身发展规律,但未来补贴退坡对于新能源生产制造商所带来的冲击而言,仍然需视个体企业技术路线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速度,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提升速度滞后、市场反应较慢的中小企业成本的控制能力将受到市场的考验。随着经济增速下滑及地方财政收紧,近年来地方补贴的力度、出台时间等的落实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也可能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3、充电网络的建设速度不及预期。预期今年充电基础设施将大幅新建,但如果在年内充电网络的投资建设速度不达预期,仍将制约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放量增长。4、锂电池技术水平是决定一辆新能源汽车使用性能的核心。相对来说,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新兴成长阶段,各项技术性能尚不成熟。除了安全性的改善,新能源汽车在动力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耐受性、循环充放电次数,使用寿命等性能上的改善还有待提升。【参考文献】[1]李晓华《新能源汽车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赵胜全 袁新 《新能源汽车运用技术》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补贴新能源
图表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关于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现状及产业政策的调整
3 000万元支持海口灾后种植业 补种橡胶1亩补贴600元
解读六大误区:限制中仍有机会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