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定位

2017-05-24邱代东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4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课程定位应用型高校

摘 要:培养大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其走上创新创业的道路是应用型高校教育目标之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着眼于专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通用能力的培养。文章探讨大学语文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定位。

关键词:大学语文 创新创业人才 应用型高校 课程定位

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数量虽在世界领域已名列前茅,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却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创新创业水平的高低、创新创业人才的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量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的前提,也是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必要条件。培养大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其走上创新创业的道路是应用型高校教育的目标之一。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一种智能的发展需要其它智能的支撑。创业能力或创新能力并非独立,是需要与其它能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才能发挥作用的能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着眼于专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其它能力的培养。本文探讨大学语文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定位。

一、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与大学语文

应用型高校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产生的。应用型高校的定位是服务于地区和行业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势必与传统学术型大学不同:传统学术型大学以培养高层次的理论研究型人才为主,应用型大学则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创新开发能力的人才。可以说,应用型高校承担着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的责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的水平是应用型高校教育质量最直接的体现。

创新创业人才的概念尚未有统一的表述。归纳近五年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是这些概念的共同点。新生概念界定的不成熟并不影响研究和实践,反而会随着研究和实践等发生变化,进而走向成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还处于探索中,适用于个别地区或范围的培养模式或已经通过实践验证,但能够大范围推广的培养模式还有待探索。有学者指出:“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性还未形成共识,部分教师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理念、目标、任务、特征、模式等把握得还比较模糊,还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为自觉的行为。”[1]伴随这一事实,会出现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优化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缺乏系统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不明显等情况。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创业人才能力的构成同样具有系统的特征。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与创业能力需要其它基本能力的扶持和补充才能得以提高。人才的基本素养与通用能力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大学通识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人才的基本素养和通用能力包括能清晰而有效地思考和写作、能理解和思考道德和伦理问题、对已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等。通识课程不仅授予学生该学科内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通用的能力,辅助学生学习其它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创新创业做好准备。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课程的开设与授课内容的选择,大学语文也是如此。据笔者了解,学术型大学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多会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以大学语文为例探讨人文通识课程的定位具有典型意义。

二、大学语文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2]。自语文诞生以来,对其作用的理解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语文的主要作用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这门工具,具体来说就是听说读写,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第二种观点认为语文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文字是语文的外在形式,其涵盖的人文知识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內容。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知识的普及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这两种观点的产生与其所在的社会历史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具有所处时代的局限性。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语文这门课程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同时也发挥了更多的作用。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一门通识课程,大学语文应围绕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不改变自身属性和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课程价值。

(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沟通能力

语言是一种技能性很强的工具,教师需要通过直接传授,也就是从技能到技能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3]语言表达本质上是信息的传递。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效能,也决定了一个人的沟通水平。信息传递的效率是指语言表达过程中字数的量与有用信息之间的比例,比例越高,说明信息传递的效率越高,换句话说,就是语句准确、简洁。信息传递效率高的语言表达为与他人顺利沟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信息传递的效能则是指语言表达的效果与期望的效果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小,则说明信息传递的效能越高,反之,越低。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语气、身体姿势、表达内容顺序的安排等会影响听者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一个有着较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者,能够在完整传递信息的同时,让听者顺利接收并准确理解。对语言的应用不仅出现在外部环境的交流中,也存在于个体的思维中。个体思维的清晰,是他与其他人进行沟通的前提。人在思考过程中,需要借助语言作为工具。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能在思考的过程中较好地保持语言的规范和流畅,更容易保持思路清晰,进而顺利完成与他人的沟通。这是创业人才必不可少的能力。大学语文对具有典范性文字作品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应用原理,为语言表达能力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语言的应用实践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其与人沟通的能力。

(二)丰富人文知识,拓展创新思路

人文知识是语文课的主要内容,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人文精神常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人文知识虽不能提供程序性的知识,也不能在操作层面上帮助创新创业者,但却能为他们看清社会现象和判断生活中的是非提供依据。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使生活物资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基本的生活条件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唯一追求。人们在物质充足的当下,需要得到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满足。由此可知,创新创业不能是简单的生产买卖,而是要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这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在人文精神方面有一定的高度,在人文知识方面有足够的积累。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知识不仅涉及社会和历史,也涉及生活和生命等多个方面,在丰富大学生人文知识、领悟人文精神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学语文应在丰富学生人文知识的同时,提倡对教学内容多元化的解读与判断,拓展学生的创新思路。

(三)培养自我认识能力,增强内省意识

从入选语文课的大多数的文学作品来看,叙事性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之一。叙事,是对事件经过的展示,也是表达伦理观念的一个途径。通常认为,通过叙事表达的伦理比理性伦理更加个体化、细节化,对问题的判断也更加具体。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中指出叙事伦理与理性伦理不同:“理性伦理学关心道德普遍状况,而叙事伦理学关心道德的特殊状况。”[4]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叙事作品进行叙事解读时,将道德准则现实生活化,为学生提供模拟道德情景的场所,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人物个人世界的伦理情景中进行生存体验,进行道德判断。个体的道德判断离不开自身的道德标准。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选择与教学价值观目标相匹配的阅读视角,引导学生进入能够改变个体价值观的生存场景中。学生在文学人物的生存境遇中调用自己的伦理观念作为参照,进行比对的同时也对自己原有的认识进行反思,进而调整自己的认识偏差,增强内省意识。

(四)以文学作品为素材培养创业意识

语文教学的主要素材是中国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中,不乏大量与创业和职业精神有关的典范文章,包含了不少与创业相关的道理与精神。例如《庖丁解牛》通过厨师给梁惠王宰牛的故事说明利用规律的同时需要反复实践,才能精通专业的道理;选自《贞观政要》的《择官第七》阐述了选拔人才要讲求质量,务求称职的原则。尽管当下社会,企业管理多参照西方的管理模式,但对在传统文明浸润中成长起来的人们来说,实现管理的高效和持续性发展需要本土文化的支持和调剂。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创新创业人才,对本土创业文化的理解和领悟是必要条件。王国维认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即不同时代的文学有对应的主题和内容。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当代文学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市场形成、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烙印,出现了以改革开放中的人和事为表现对象的改革文学。改革文学塑造的主人公充满了敢闯敢拼的创业精神,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强者。虽然市场经济变化快,但主人公看待工作、生活的方式和处理事情的做法仍具有价值,值得当下的学生审视和借鉴。大学语文阐述文学作品中的职业精神,树立创业的榜样,进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除了以上的作用,大学语文还具有美育功能和人格教育等作用。这些作用能提高大学生对文字作品的鉴赏能力,对人格的塑造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认为,人文通识教育的作用与学校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对生活各个层面都有所涉及,发挥的作用是复杂的。应用型高校的大学语文应结合学校的类型特征,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中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与作用。

三、大学语文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大学语文自1978年在匡亚明、苏步青等学者的提倡下重新开设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三十多年里,大学语文随着时代的变化或需求的转变而呈现不同的定位。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滲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大纲为大学语文提供了定位的方向,没有提出具体的定位内容,给实际课程建设提供了细化的机会。应用型高校的大学语文定位需要从语文教育体系、通识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三个层面进行。

在语文教育体系中,大学语文设立初期被视为基础教育,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衍生。“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将大学语文课定性为素质教育课程。”[5]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的出版前言中指出:“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来看,大学语文课程可以认定为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课。

通识教育是指培育人们的精神人格的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也被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人文通识教育指以人文科学为内容开设的通识课程。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并立为三大科学体系。语文文本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能与政治、哲学、经济、文化等各类学科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其它学科也因以语言文字为介质而需要语文的支持。同时,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思想是其它人文学科人文思想的宏观表述。大学语文在通识课程中的定位是人文基础通识课程。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要符合高等学校的办学性质、办学目标、办学功能及办学定位。有学者认为,“普通本科院校,其培养目标是高级专门人才,大学语文的开设更应偏重于审美性,通过对优美的文学作品的欣赏、领悟,拓展学生的视野,形成情感共鸣,增进文化修养,提高审美品味。而研究性大学,其培养目标是国家顶尖人才,大学语文应当测重文化性”[6]。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是能够利用理论知识创新并能进行创业实践的人才。大学语文除了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应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通用能力。大学语文课程应定位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通用能力的人文通识课。

四、结语

人文通识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塑造健全的人格。有的高校在商业化冲击前低头,从办学理念到专业设置,全依附于市场,使教育变味,难以完成“立人”的使命。在“教育是为了培养完整的、健全的人”这一观念被广泛接受的当下,作为人文通识课程的大学语文,其重要作用和意义也逐渐为高等教育者重视。应用型高校应认识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适当调整定位,让其与其它课程一同发挥协同作用,完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工商学院2016年度校级本科“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ZL201612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1]宣卫红,李明惠,刘志峰,戴军:《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以金陵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2.1745.C.20160328.1716.006.html.

[2]徐中玉:《大学语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3]党子君:《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及对策探析》,科技视界,2014年,第27期,第128页、275页。

[4]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5]杨定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0页。

[6]贾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目标研究》,沈阳: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23页。

参考文献:

[1]陈莹.多元智能理论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改革[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邱代东 广东广州 广州工商学院 510000)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人才课程定位应用型高校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与设置实施
光影中的英语教学探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研究
高职船舶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