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食品药品的20个谣言

2017-05-24

中国信用 2017年9期
关键词:辟谣黄瓜

1.猪肉钩虫“水煮不烂”

辟谣:经专家查看网上流传的“猪肉钩虫”相关图片,确认大部分都是猪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纤维、肌腱以及筋膜等结构。因为这类物质有些本身看起来像虫体,所以导致没经验的消费者会把这些猪肉的成分误认为是虫子。

2.更换了时间地点的SB250病毒

辟谣:2016年2月,一则惊悚的消息占领了朋友圈:“广东佛山顺德宣布:一女性感染SB250病毒死亡,年龄21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经隔离。据悉此女是在市场买鲩鱼回家做酸菜鱼吃后发觉呕吐头晕送院,中央13套电视新闻已播出,暂时别吃鱼肉、酸菜,特别是鲩鱼、酸菜鱼、水煮鱼,因佛山121个鱼塘已感染。”顺德卫生部门调查核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接到过相关疾病报告,区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未接诊过类似病例,也无类似病例死亡报告。同时,在病毒学分类里面没有命名为SB250的病毒。此外,经顺德农业部门查证也未发现鱼塘感染SB250病毒及鲩鱼致人感染SB250病毒。

3.白皮鸡蛋更有营养

辟谣:从鸡蛋的形成过程来看,蛋壳形成于最后一道工序,在蛋壳颜色形成前,蛋里面的物质都形成了。所以,蛋壳的颜色并不会直接影响鸡蛋的营养成分。

4.微波炉烹饪致癌

辟谣:据专家介绍,微波加热是依靠物体吸收微波将其转换成热能的加热方式。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水分子随微波场产生微观分子运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食品的温度也随之上升。微波炉主要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只要正常使用,水分没有被蒸干,食物温度会低于100℃,不会产生致癌物。

5.喝牛奶能致癌

辟谣: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于2007年底联合发布的《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的专家报告指出,没有任何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表明,牛奶有增加或降低癌症风险的效果。高钙饮食,不论钙来自于牛奶还是其他食物,每天摄入1.5克以上钙,都可能有增加前列腺癌风险的作用。这相当于每天饮用相当于超过1千克的牛奶,远超过多数中国人的乳制品摄入量。

6.方便面是“垃圾食品”

辟谣:人民日报“求证”栏目选取了统一来一桶西红柿面、今麦郎香辣牛肉面、康师傅西红柿鸡蛋打卤面,到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检测最常见的3种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及丙酸钙)和3种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二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结果显示,三种面饼中均不含这些防腐剂;关于抗氧化剂,康师傅打卤面不含这些抗氧化剂,统一来一桶西红柿面、今麦郎香辣牛肉面分别含有0.013克/千克及0.016克/千克特丁基对苯二酚,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该添加剂在方便米面中最大使用量为0.2克/千克,添加剂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7.打针西瓜致人中毒

辟谣:“给西瓜打针既不能真正将所谓的增甜成分注入西瓜,也不能改善品质提高售价。”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表示,西瓜在生长中以及采收后,对西瓜果实采用打针方式注射液体物质,是不可能吸收的。因为植物只有通过维管束组织才能吸收水分与营养,强行注入,只会在微小组织内积累,且会破坏西瓜瓤组织特性,不可能像传言中描述的西瓜瓤呈红色且汁液也很“丰富”。许勇强调,注射过外来液体的西瓜肯定会在短时间内变质,并不利于瓜农与瓜商,不可能成为行业的普遍“潜行为”。

8.柿子酸奶同吃致死

辟谣:辩证地看,柿子和酸奶也不能敞开吃,“柿子+酸奶”之所以被谣传,原因在于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而由牛奶制成的酸奶其蛋白含量与牛奶相当。一个人如果吃了太多鞣酸,在胃酸的环境下和蛋白质形成不可溶的沉淀,再加上柿子中有大量的果胶和纤维,会导致人消化不良,甚至造成“胃柿石症”。

9.笔直黄瓜不正常

辟谣:直黄瓜弯黄瓜取决于生长条件,一般来讲直黄瓜才属正常。调控黄瓜生长一般使用的是氯吡脲,而这种调节剂的正常使用并不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10.自来水中氯可致癌

辟谣:加氯是目前最常用的,且安全性很高的自来水灭菌手段。如果硬要把自来水中的氯纳入所谓的致癌物行列,那么有一条可以参考: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在“致癌分类”中,把氯归入“第三类”——与咖啡因同级。

11.无根豆芽中五种添加剂均可致癌

辟谣:香港特区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指出:经市场抽检和风险评估,即使食用样本中植物调节剂(成分为"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 及"赤霉酸",内地俗称“无根水”)最高残余量的“无根豆芽”也不会影响健康。

12.青蟹打针、青蟹注水

辟谣:有记者采访了市场商贩并对注水青蟹进行实验,发现注水后螃蟹吐黄沫很快死亡,增加重量、伪装蟹膏等猜测均不成立。

13.黄鳝、黄瓜等使用避孕药

辟谣:2009年6月15日,中国食品科技网判定喷洒在黄瓜上的药物为植物性激素。随后几年间,避孕药所含激素成分备受网民争议,多次被当作各类农产品、水产品的“催熟剂”。2015年9月29日,在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发布的中国第一期食品谣言榜中,指出黄鳝养殖与避孕药无关。

14.鱼腥草致癌

辟谣:在2016中国食品辟谣论坛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风险监测与评估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李耘进行了辟谣。李耘表示:马兜铃酸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1类致癌物,而马兜铃内酰胺是马兜铃酸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同时也在某些植物中存在,这两者并不可等同。

15.肯德基、麦当劳用转基因鸡

辟谣:新民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多家媒体相继辟谣,但收效甚微。2015年5月26日,肯德基将10个传播此谣言的微信公众号作为首批对象进行了起诉,2016年2月初,法院一审判决,涉及10个微信公众号的3个被告在主流门户网站新闻版块首页的显著位置赔礼道歉,并酌情确定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60万元。

16.富氧水补氧神水

辟谣:且不说被鼓入水中的氧气会随着开瓶盖等动作跑掉许多,单就常识来说,喝水是为了补充水分,呼吸才是为了吸收氧气,人体不能通过消化道吸收氧气。宣传中所说的“神效”没有科学依据,甚至不利于身体健康。

17.小龙虾用于处理尸体

辟谣:100多年前小龙虾被引入亚洲,20世纪30年代,再从日本引入中国,当时是作为牛蛙的饵料使用。而克氏原螯虾生性凶猛,繁殖快,作为外来物种入侵,迅速挤占了中国原有虾类生存空间,成为目前产量最高、最具食用价值的淡水龙虾品种。网上传闻“小龙虾是日军生化部队基因改造后,为处理尸体引进”的说法并无依据。

18.“糖精枣”

辟谣:事实上,这则视频是中央电视台2015年10月5日在《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大枣太甜需警惕》节目,造谣者在文中附上了《共同关注》《新闻直播间》相关的新闻报道视频,佐证谣言以迷惑公众。对此,《海南日报》《中国医药报》等多家媒体相继辟谣,海南省食药监局也公布检查结果,给予谣言有力回击。

19.猪肉、樱桃、大盘鸡等感染H7N9

辟谣: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显示,禽流感病毒在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将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生熟分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常洗手,就能在食品安全上有效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

20.小分子胶原蛋白抗衰老

辟谣: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表示,水解胶原蛋白(或是宣传的“小分子胶原蛋白”)没有能帮助美容护肤的证据。水解胶原蛋白相当于把人体消化的过程在体外进行了一部分,吃下后消化吸收速度更快。此外,水解胶原蛋白中有很多二肽、三肽被直接吸收进入血液,但它们无法进入细胞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也就是说,它们的确被吸收进入血液了,却不能派上用场,最后又被排出了体外。

猜你喜欢

辟谣黄瓜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应急管理全媒体辟谣平台建设研究*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黄瓜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澄清事实 明辨是非——温州新闻网辟谣举报平台建设之探索
真相查清之前别急着辟谣
黄瓜黄瓜你是不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