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明话挽联

2017-05-24

对联 2017年4期
关键词:下联上联楹联

●王 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我们就来谈谈与祭祀有关的挽联。

挽联,又称哀挽联,是哀悼死者的对联。饱含着对去世之人的哀悼,以及对在世活人的劝勉。挽联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一、自挽联。自挽联常常是作者对自己一生所作的评价和总结,有时也往往借此向生者嘱托后事,算是一种特殊的遗嘱吧。

如清代文学家俞樾自挽联:

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欤。

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道光年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休官后在苏州构置曲园,长期寓居苏州。俞樾是清末著名的朴学大师,也是一位楹联大家。

上联写自己一生著述。说自己活着于时政教化无所补益,死也无关乎定数命运。但自己勤勤恳恳,呕心沥血,写了几百卷书流传于世,这就心满意足了。下联写自己的品格与襟怀。胸怀宽广,天性豁达。回首三十多年的所作所为,没有对不起社会和人民的地方,如今可以高高兴兴地回去了。,思想多么开朗,态度多么洒脱。

如翁同龢自挽联: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而后吾知免夫。

上联出自《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早上听了圣人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了无遗憾。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下联出自《论语·泰伯》:“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意思是说,从今以后,我知道怎样使我的身体不再受到损伤了。这副对联,是翁同龢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可以说是对自己志向追求不懈努力,以及被罢官后的所悟所想。

再如革命烈士黎又霖自挽联:

有二绝句述怀可歌可泣;

曾三上书乞死知命知仁。

黎又霖于1949年8月被捕,被关押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1949年11月被杀害。上联中,我有二绝句陈述情怀表达志向,我的作为是可歌可泣的;下联其中,“二绝句”是指黎又霖在狱中写的两首诗,表现对蒋介石反动集团的痛恨和对革命事业胜利的渴望。“三上书”黎又霖受刑后,特务即授纸笔命其招供,三次他都写上:“没有说的,请枪毙!”对联中饱含着黎又霖的情怀,他大无畏的精神,永垂不朽。

明代杰出的画家和文学家唐伯虎的自挽联:

一失脚成千古笑;

再回头是百年人。

有人认为,这是我国楹联史上第一副自挽联。上联指他于明弘治年间乡试第一,会试时因涉及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谪为吏,不齿,不就。故云“一失脚成千古笑。”下联则是郁郁不得志的发泄。

二、挽人联。这种挽联是在世者对去世人的怀念和哀悼。挽人联又按所挽对象分为挽男、挽女,挽妻,挽夫,挽各界人物等等。但不管怎么说,这类挽联都是对去世者的怀念和哀悼。1895年,黄海大东沟海域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铁甲舰与铁甲舰对决的大海战,中国北洋舰队被日本联合舰队重创。撞击日舰吉野号失败后,邓世昌与致远舰共存亡,自沉殉国。光绪皇帝闻讯,悲痛中写下挽联: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上联中“漫”字写出了心中的悲愤之情,眼泪不是流而是漫出来,下联“足”字表明邓世昌可歌可泣之精神,足以壮海军之声威。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于北京。祭吊期间,社会各界人士都送了挽联。其中不乏一些孙中山的政敌。挽联中,或明或暗透露出他们与孙中山之间的恩怨情仇,,但也有真心称颂的。其中徐树峥的挽联被推为第一。

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

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徐树铮是段祺瑞幕下的中坚人物,号称“段系的灵魂”。但他服膺三民主义,在北洋集团中,对孙中山算是个颇为礼敬与友善的人物。此联上句典出《论语·子路》,下句典出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徐树铮数十字,便概括了孙中山一生的主要事功。据黄埔军人出身的报人周游所记:“中山先生之丧,全民哀悼,举国偃旗,挽词之多,莫可纪极,而当时竟共推徐氏此联为第一。”

挽联是治丧祭奠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

猜你喜欢

下联上联楹联
牛年春联集锦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孔府的年节楹联
小试身手
徐州广化寺楹联赏析
我国第一部纳入正史的楹联艺术志《山西省志·楹联志》太原首发
羊年春联
意外怀孕,怎么办?
乱字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