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死了,所以,他活着

2017-05-24格言整理

中外文摘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克莱因裸体格言

□ 《格言》整理

他死了,所以,他活着

□ 《格言》整理

覆盖我们的天空是蓝色,诞生生命之源的海洋是蓝色,甚至,在冰冷的宇宙空间,地球也是唯一的蓝色星球。法国画家克莱因热爱蓝色,他对蓝色的表达近乎不顾一切,他曾说:“我的目的,在最初之时就是要与失去的乐园接上关系。”人类的确失去了乐园,工业的烟尘包裹全球,我们很难再看见具有激情的本真之蓝,克莱因则试图用蓝色表达出生命最原始的纯真,并把它作为重返乐园的手段。

少年时的克莱因就对蓝色怀有深深的迷恋,他爱海的不同种蓝,因为这个原因他甚至去学习航海。在他第一次看见大西洋的时候,他把一瓶蓝色涂料倒入海水中,并大声喊道:“大西洋比地中海蓝了!”18岁时,他曾与两个伙伴躺在尼斯的海滩上,三人开玩笑想要瓜分世界,一个人选择了陆地,另一个人包揽了空气,而他则希望拥有蓝色的天空。

1947年,20岁的克莱因加入了“玫瑰十字社”,它倡导人们轻肉体重心灵,轻物质重精神,追求人的生命与宇宙精神的和谐统一。克莱因如痴如狂地信奉这一信条,他突然想到,可以通过艺术来表达他的理念,然后他便开始以“单色画”的形式进行创作。

1956年,克莱因在一位化学家的帮助下合成了一种独特的天青石蓝色,五年后,他为这种颜色申请了专利,并命名为“国际克莱因蓝”,他终于成了一种蓝色的主人。

1958年6月,出现了当代艺术史无法绕过的一天。克莱因在朋友家的大厅铺满巨型白纸,然后将调配好的蓝色颜料涂在一个裸体模特身上,再将模特拉到纸上翻滚。白纸上神奇地出现了模特滚动后的蓝色形状。这是不可思议的绘画,他渴望人们能通过这种方式切实感受我们真正的生命之色。

1960年3月9日,克莱因在巴黎国际当代艺术画廊刷新了自己的历史。在二十位音乐演奏家的“单音交响乐”中,三位裸体模特被涂上蓝色颜料,在音乐和克莱因的指挥下,将身上的蓝色压印在张挂于墙的白纸上。这场持续40分钟的疯狂创作轰动了全巴黎。

如果仅仅想出名,克莱因算是成功了。但对克莱因来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对生命的诠释交给了艺术,交给了蓝色。他相信,只有最单纯的色彩才能唤起最强烈的心灵感受力。一些艺术家使用各种色彩以求获得艺术生命力,而克莱因宁愿回归单纯。

也就在克莱因震惊全球之际,艺术之路刚走七年的他就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了,享年34岁。

但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来看,克莱因的生命远远没有“终结”。他创造出的RGB比值为0:47:147的克莱因蓝,因明净空旷而使人迷失,使躁动在纯粹的单色里安顿。又由于这种蓝与环境色在视觉对比上有着强烈冲突,格外能体现出自我存在意识,因而越来越受到时尚圈的追捧。

克莱因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也就像他最后在日记里所说的那样:“现在我要到艺术之外、感性之外、生命之外……我要死去,而人们可以谈到我。他死了,所以,他活着。”之所以活着,是因为克莱因占有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蓝。在他的眼中,蓝色没有界限,他想在蓝色天穹的一端签下自己的名字,而这个梦想,早已实现。

(摘自《格言》2017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克莱因裸体格言
格言
伊夫·克莱因与他的蓝色秘密
格言
格言
格言
裸体写生
从德布罗意波到克莱因-戈登方程
影像启示录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裸体模特之争与文化冲突
裸体橄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