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管理在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应用

2017-05-22区泳贤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牙科学龄前儿童心理疏导

区泳贤

[摘要] 目的 探讨行为管理在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口腔科牙科畏惧症儿童共10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基于常规管理方法,采用CBT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儿童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情况、满意度。 结果 (1)和对照组60%比较,观察组配合度8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和对照组70%比较,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6%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行为管理在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应用显著,可有效地提高患儿的配合度,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 行为管理;心理疏导;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症

[中图分类号] R473.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6-9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behavior management in dental fear of preschool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hildren with dental fear i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routine intervention method) and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routine management method).CBT method was used.Coopera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children in the two groups during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1)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60%),the match degree of observation group 8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2)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70%,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behavior management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dental fear is significant.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ordination of children,and improve family satisfaction.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Behavior management;Psychological counseling;Preschool children;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Phobias

牙科畏懼症(DF)指的是牙科恐惧症,口腔科患者在治疗中因为害怕、恐惧疼痛而表现出紧张、忧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生理症状表现为烦躁、出汗、心率加快等[1-2]。牙科畏惧症是导致儿童牙科疾病治疗恐惧、哭闹、挣扎、逃避和拒绝治疗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儿童口腔保健和治疗障碍的重要原因[3-4]。相关研究显示[5],认知行为疗法(CBT)在牙科畏惧症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儿童牙科畏惧症症状。本研究对学龄前牙科畏惧症儿童进行行为管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口腔科牙科畏惧症儿童共100例,其中男患儿55例,女患儿45例,年龄3~6岁,平均(4.0±0.8)岁,CFSS-DS(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评分)评分为(32.0±3.2)分;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其中男患儿28例,女患儿22例,年龄3~6岁,平均(4.0±0.5)岁,CFSS-DS评分为(32.0±3.0)分;对照组50例,其中男患儿27例,女患儿23例,年龄3~6岁,平均(4.0±0.6)岁,CFSS-DS评分为(32.0±2.8)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的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法,如检测患儿各项临床指标,做好治疗前准备措施等。观察组基于常规管理方法,采用CBT方法进行干预,具体如下:(1)治疗前,给患儿及其家属介绍治疗室内的环境和设施,帮助患儿和家属增加对环境的舒适感,减少陌生感,有利于护理人员和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治疗依从性提高。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家长口腔卫生知识进行合理的评估,并且评估其对口腔卫生的态度、行为进行了解,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评估其是否回避就医情况,是否存在强制牙科治疗的情况。并且带患儿到专门的候诊区进行参观,观看研究者自制的牙科口腔卫生教育短片,通过动画形式向患儿介绍龋齿的知识、治疗器械、治疗过程等等。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一边观看患儿对短片的看法,同时回答患儿和家属的提问,并且适当疏导患儿和家属的负面情绪[6-7]。(2)治疗中,治疗室内的环境对患者的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当注重改善病患者的护理环境,保持室内环境的空气流通以及卫生,尤其保持病患者病床的干净,通过优化护理环境,为患者提供最有利的恢复条件。护理人员在配合医生工作的过程中,同时鼓励患儿独立就诊。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保持亲切的态度,对牙钻的声音进行比喻,让患儿保持轻松的情绪。观察患儿的反应和表情,一旦发现患儿表现出不适感,护理人员应当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咽反射严重的患儿指导张口深呼吸,对情绪紧张的患儿指导其想象有趣的场景以分散注意力,对表现配合的患儿进行适当的表扬[8]。(3)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当适当肯定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表现,对配合治疗的患儿给予小红花奖励,赠送口腔保健手册指导患儿保持口腔卫生。

1.3 觀察指标

参考临床焦虑及合作行为级别评定量表对DF进行分级,一共6级。0级:儿童表情正常自然,可以迅速且正确回答医生的问题,配合度良好;1级:儿童表情不自然,手部摆放不自然、比较紧张,愿意同时可以正确回答医生的问题,虽然诊治过程较为紧张,但是可配合治疗;2级:儿童可正确回答医生的问题,但是手部经常悬空,声音变声,不对医生的操作造成不良的影响;3级:拒绝治疗,哭喊,经常手部悬空,不配合医生的操作,需使用命令式的语言方可让儿童配合操作,诊治难度大;4级:语言交流正常,但是情绪表现出恐惧,持续哭闹,需进行按压;5级:高声哭喊,不听话,需采取强制性手段方可进行操作。其中配合评为:0级、1级、2级;不配合评为:3级、4级、5级[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配合度和满意度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情况比较

对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情况进行比较,和对照组60%比较,观察组配合度80%明显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儿童家属的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照组70%比较,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6%明显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我国儿童占据人口的重要比例,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形势比较严峻,发病年龄低,发病率比较高,发病范围广泛[10]。许多患儿因为对牙科治疗室的环境、牙医感到陌生,加上治疗的疼痛,导致患儿产生严重的恐惧、紧张、不安的负面心理,对口腔治疗产生夸大的想象,进而表现出抗拒治疗、抵触治疗的行为和情绪[11]。和成年人有所区别,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病原因和表现具有自身的特点。根据相关研究结果[12],儿童对牙科治疗产生害怕的情绪,不仅因为创伤和疼痛,而且出自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潜在的担心。所以为了纠正患儿和家属对牙科疾病治疗的错误、无知的认识,必须为其提供正确的信息,从而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消除患儿对牙科疾病治疗的恐惧感[13-14]。

CBT是一种新型的心理、行为治疗方法,通过影响患儿的思维、信念和行为以改变其错误的认知,从而消除负面情绪,纠正不良行为[15]。其以认知理论、学习理论作为基础实施。其中认知理论和人的情感、行为、反应有关;而学习理论则包括人的适应性行为和习惯,通过学习获取,从而改正不良的行为和消极的反应。同时,学龄前儿童各方面能力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旺盛时期,通过儿童简单的方法为其进行指导和解释,可有效地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和情绪。相关研究显示,联合应用交流方式结合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的方法可有效解决大多数儿童在牙科就诊中的牙科畏惧问题,但对于患有严重的牙科畏惧或认知、交流障碍的儿童,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行为管理方式才能解决。本研究显示,和对照组60%比较,观察组配合度8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70%比较,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6%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CBT方法对学龄前牙科畏惧症儿童进行管理,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儿童牙科疾病治疗的配合度。可见CBT行为管理方法应用于学龄前儿童牙科疾病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相关研究结果相符合。

综上所述,行为管理在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应用显著,可有效地提高患儿的配合度,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戴泰鸣,马丽霞,任晓敏,等.口腔治疗中牙科畏惧症患儿的行为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846-1847.

[2] 舒晓玲,黄彦,王秋伟,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2):111-112.

[3] 王晖,刘中林,彭澜,等.儿童牙科畏惧症诊治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15):1793-1795.

[4] 任晓芸.儿童牙科畏惧症医疗护理因素评估[J].中国医学创新,2016,9(3):89-92.

[5] 刘锐,李磊,王鹏,等.改良六手操作预防儿童牙科畏惧症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9):3592-3594.

[6] 孙景荣.口腔科医护人员在儿童牙科畏惧症中的作用初探[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12):88-89.

[7] 高影.儿童牙科综合护理对儿童牙科畏惧心理的影响[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37(1):35-36.

[8] 龚小兰,何涛,查春红,等.牙科畏惧症儿童吸入笑气后行为改善评价[J].护理研究,2016,30(19):2384-2386.

[9] 王民艳,姜光,张晓娟,等.笑气镇静在儿童口腔科临床应用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5):842-843.

[10] 戴泰鸣,马丽霞,任晓敏,等.口腔治疗中牙科畏惧症患儿的行为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846-1847.

[11] 王璐,庞雪晶,韩秀丽,等.心理诱导在儿童牙科畏惧症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5,9(9):268-269.

[12] 张凤琴,郑艳秋,张丽芳,等.心理诱导在儿童牙科畏惧症防治中作用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3):16-17.

[13] 陈昊,罗洪,黄光磊,等.氧化亚氮镇静在儿童牙科畏惧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30(2):251-253.

[14] 徐秀敏,梅陵宣,任重鸿,等.两种行为管理方式下牙科恐惧症患儿的心率变化[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3,23(12):795-797,782.

[15] 王晖.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原因及其诱发因素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0(5):318-319.

(收稿日期:2017-02-02)

猜你喜欢

牙科学龄前儿童心理疏导
口腔健康宣教对洁牙患者牙科焦虑心理的影响
牙科界茅台来了
儿童牙科畏惧症综合护理干预应用研究
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与应用研究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