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自然灾害下黑龙江省农产品应急预警研究

2017-05-22张美玉宋继华

商场现代化 2017年8期
关键词:自然灾害农产品

张美玉+宋继华

摘 要: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的战略储备基地,黑龙江地势幅员辽阔,有着很大的地域优势,但是它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自然灾害问题,因为黑龙江地势与地域常常伴随着自然灾害,比如:干旱、洪涝、低温和病虫,这些灾害给农产品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影响了广大劳动者的收入,给劳动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所以有关部门想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对黑龙江农产品预警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本文对自然灾害下黑龙江省农产品应急预警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重视。

关键词:自然灾害:农产品:应急预警

生产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大工业的兴起使得城市人口逐漸从农村迈向城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工业化越来越严重,全球气温变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进程,特别是自然灾害本来就严重的地区,因为长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使得人们对灾害不能采取更好的防范措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逐步加大,因此我们应该对农产品所遇到的自然灾害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加大对自然灾害农产品与应急预警的投入,让自然灾害来临之前能够提出好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自然灾害农产品应急预警的客观必然性

1.自然灾害发生日趋严峻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最北端,地处暖温带和寒温带,属于湿润向半干旱区过度的地带,地势独特,属于灾害较多的地区,黑龙江的自然灾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他们所特有的地势影响,所以我们无法对它带来的自然灾害有根本性的解决,只能让当地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由于黑龙江分布地域比较广阔,有着幅员辽阔的地势,环境优美,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工业化越来越严重,加速了全球气温变暖,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造成了农产品严重的损失,黑龙江地区的地域独特给自然灾害的发生带来了一定的季节性,季节性的灾害发生已经让农产品的生长受到很大的影响,目前自然灾害呈现了上升趋势,逐渐的给黑龙江的农产品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人类的破坏自然灾害日益加剧

生产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大工业的兴起加快了城市人口逐渐从农村迈向城市,加剧了城市化的进程,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工业化越来越严重,全球气温的变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展进程,东北地区因为天气长年寒冷,导致很多农作物都无法在当地进行种植,农产品收入很低,给很多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所以当地的劳动者不得不对当地地区进行额外的树木砍伐,以赚取费用,到农产品快收成的季节,劳动者会对农产品使用大量的农药促使农作物生长,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让一些农药流失到环境之中,通过蒸发,被空气中的尘埃吸附住,随风扩散,造成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环境污染,大气的污染又会通过水的循环流入到生物圈中,造成水的污染,然后通过人的呼吸作用造成对身体的污染,由此来看环境的污染归根揭底都是由人们自己所造成的,东北地区常有干旱问题,因为东北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备不完善,所以大部分的雨水随之流走,即使有大量的雨水降落也无法使用,在供水不足的情况下又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挖掘,导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土地荒漠化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对于水资源短缺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也极大的增加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严重问题。

二、黑龙江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现状

长期的自然灾害对黑龙江的影响深远,因此黑龙江地区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加强,黑龙江地区的人们一直都十分重视预警检测,黑龙江省自然灾害预警检测工作一直都在不断地发展,在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方面也加大了投资,目前,当地有关部门为了更好的防范自然灾害的发生,防止自然灾害给劳动者带来不必要的后果采取了一些措施,目前黑龙江省植保机构有501人,平均每个市、县不到5人,目前乡级没有专职植保人员,二是目前黑龙江省有53个市、县、完成了有害农产品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的建设,平均拥有办公室面积和实验近1000平方米,有健全的观测场地,基础设施非常完善,而有的地区与建设面积少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也很缺乏,自然灾害的防范机构差别很大。

2.自然灾害预警存在的问题

(1)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民众的防灾意识不强,由于我国政府机构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不够强烈,对自然灾害防范措施这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很多人对有关知识也缺乏了解,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导致农产品的灾害更加严重,因为政府宣传力度的不够,所以劳动者也不知道怎么做能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严重影响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2)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系统和专业队伍的水平有待提升。自然灾害工作频繁发生导致农产品的产量下降,从自然灾害的情况来看,很多因素是由于自然灾害的救助者能力不够,即使自然灾害来临时会因为很多救助者的能力不足而影响最好的救济时间,另一方面因为救助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因为文化素质水平低所以对关键性的知识理论存在很大的缺失,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的严重性。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使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系统和专业队伍的水平不能够预见自然灾害的发生,对病害虫发生情况的掌握和发生规律的研究工作不能够很快的得到提升。

三、黑龙江自然灾害监测监测应急预警的对策建议

1.充分提高认识,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

自然灾害的发生给农产品带来巨大的影响,对于很多地区来说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最为严重,尤其是对农产品的危害,农产品的生命无法因为受到自然灾害的发生而继续,所以为了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提高农产品的收入,人们就应该对自然灾害的发生进行了解,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当地地区的保护度,多宣传对环境的保护意识,防止劳动者从使用农药的形式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要想让劳动者对这方面有所重视,就要从实际的行动出发,加大宣传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保护环境对农作物的重要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让他们意识到自然灾害的发生很多因素还是取决于劳动者自己,让更多的劳动者参加自然灾害的防范,调动市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市民是一切的根源,要转变他们原有的思想,所以这不仅要靠政府的有关部门还要靠劳动者自己,逐步实现自然灾害预警检测结构的调整,各级政府应高度的重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人员队伍的建设和提高劳动者自身的意识,组织实施农产品预警研究工作,对农产品进行调查,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构。

2.充分提高认识,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

加强对自然灾害预警检测工作,保障农产品监测预警及网络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营,这对于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权威性、加强对环境规划监管,协调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布局,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人们的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并且起到关键的作用,它促使我国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有效遏制自然灾害給农产品带来的损失,有关部门应该对黑龙江省重大自然灾害下农产品应急预警研究的规划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劳动者在生活中能够合理的按照法律法规运行。对有不合理的地方,应该得到及时的修改,及时完善,我们很多地区都还没开始实施有关政策,一些相关政策的规定只是口号,并没有真正的起到实际性的作用,有些地区的城市规划设计相对落后,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小城镇,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各地实情进行科学的合理化规范运行。另一方面农产品应该融入自然环境中,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使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均能实现最大化,能够更好地深入重大自然灾害下黑龙江省农产品应急预警研究的理论模式,发展灾害预测预警的技术体系。

3.提高对自然灾害应急预警认识,调整农业产业化对经营

一直以来,黑龙江的自然灾害一直深受广大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广大劳动者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面对这些自然灾害问题应该展开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这是有关部门的责任,有关部门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及时的提醒人们对自然灾害应急预警的认识,能够及时的对自然灾害提出防范措施,引起自然灾害的很大原因是我国对农业产业做出不合理的调整,我国农业十分强调系统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业正处于调整产业结构阶段,现在的生产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种植、养殖结构而是更加注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农业生产系统结构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系统,如今越来越多的黑龙江人不愿种植农业,他们认为种植农业不仅要投入很大的人力与物资而且还要面对很大的自然灾害,付出与收入的比例相差很大,所以应该调整优化系统,让人们能够合理的安排生态农业,提高产业效率,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要及时的提高人们对应急预警的认识,减少人们因为自然灾害预警的缺少足够认识而带来更大的损失,提高自然灾害应急预警认识,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让更多人明白提高农产品预警认识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好的效益。无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农业产业化都要强调系统优化结构的调整,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也会加快农业产业化升级,能够更快的的促进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我们必须提高重大自然灾害下黑龙江省农产品应急预警研究。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充分提高认识,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对自然灾害应急预警认识,调整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让重大自然灾害下黑龙江省农产品应急预警得到有效处理,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重视,增强我们对生活环境的亲切感,使劳动者能够收获到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平,吴俊江,李国良.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防范体系构建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1﹙2﹚:62-65.

[2]朱丽娟,吴焕,孟雪靖.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4﹚:209-211.

[3]蒋仲昌.我国农村地区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9.

[4]吴菊.农业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建立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9﹙2﹚:96-98.

[5]崔维,刘士竹.地方政府应急监测预警模式研究--以山东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为例[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04):46-51.

作者简介:张美玉(1993.07- ),女,黑龙江省黑河市人,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通讯作者:宋继华(1978.11- ),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自然灾害农产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三年困难时期的背景原因分析与思考
5月上旬重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
面对自然灾害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运作体系的完善研究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