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孔子祭祀思想的现代人文价值

2017-05-21张敏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人文价值孔子

张敏

摘要:孔子祭祀思想真正的内涵是人们通过祭祀活动实现对崇高人性的追寻以及对心中信仰的表达,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想要表达的也是人们祭祀的本质是祭奠心中的神,而不是祭奠客观存在的神,祭祀只是一种过程与形式,是祭祀人祭奠心中神性的流程,而孔子所表达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祭祀思想在现代人们生活中十分贫乏,当代人生活节奏过快,很少有人愿意停下来追寻内心,追求心灵的祭祀,而这种缺乏正是孔子祭祀思想的现代人文价值的根本核心,孔子的祭祀思想要求人们追求心中的神,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我。

关键词:孔子;祭祀思想;人文价值

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仍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占有崇高地位的圣物,孔子“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思想仍影响着当代人文价值,这种思想表达的是对祭祀活动的一种态度,“如”字表达了对祭祀对象是否存在的不确定性,如果祭祀对象存在,举行祭祀活动是对祭祀对象的祭奠与尊重,如果祭祀对象不存在,就当它存在,祭祀活动的举行是为了将人们心中的人文信仰寄托给“自己”思想中的神,因此,“祭如在”的思想是不管祭祀对象是否客观存在,他只是祭祀人对崇高的人性以及心中信仰的表达,当代的祭祀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祭奠逝者,而是人們心中美好愿望的寄托,是对美好心灵的一种追寻,这也正是孔子祭祀思想想要表达的真正内涵。

一、对“祭如在”的分析

孔子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一句话表达的十分精妙,“如”译为就当、好像,祭祀神明就当神明在,此句话说出了一种不确定性,祭祀对象神不知道存不存在,而真正的是否客观存在又不是十分必要,不管神存不存在,人们的祭祀活动会照常进行,那么,人们所要祭祀的神到底是谁呢?孔子所说的祭祀人祭祀的本质又是什么呢?以下是我对这两点问题自己的见解。

孔子的一个“如”字将祭祀对象推向未知,而也正是这个“如”字将孔子祭祀精神的内涵托出水,神即祭祀人心中的神性。“祭神如神在”而神并不是真的客观存在,而是祭祀人“我”认为它存在,也正是因为有祭祀人的存在才使祭祀对象存在,也就是说神是人们主观意识认为的存在,它不必真的存在,而是人们使它存在。这就很明确的说明了,祭祀的人们并不需要验证自己所祭祀的对象是否存在,人们需要的只是祭祀的过程,祭祀的仪式和体验。祭祀的本质并不是人们真的对神提出要求,表达自己的渴望,渴求帮助,因为“如在”是神在不在的解释。祭祀的过程中,“神”是不在场的,出场的只有“我”,祭祀的“我”能感受到的也只有“我”,并不会体会到神的存在。在这个情境中,参与活动的实际上只有“我”,“神”只是为祭祀提供了背景。“我”祭祀的主要目的是对自己提出要求或者问题,祭祀的对象只是“我”规范自己或者解决问题的介质。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们能发现自己的根本问题,能看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才能升华自己的生命。“我”才能真正的了解“我”的根本需求。所以这是一个自己独立的事情,是“我”通过“神”与自己内心的一次交流,使自然的“我”在那种神秘的环境中呈现在“我”面前,这个过程只有“我”才能进行,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我”去做“我”寻找真实“自我”的过程。故有孔子所说的“我不与祭,如不祭”。

祭祀的对象是否真的存在,这从来都不是孔子眼中的问题,不是说孔子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是孔子没把它当作问题。孔子没有给它存不存在的答案,这是很智慧的。孔子认为我们的能力有限,并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弄清楚,也不能所有的问题都知道准确的答案。要勇于承认哪些是自己知道的,哪些是自己不知道的,不要轻易地下结论,更不要不懂装懂。对待一个问题我们通常是难以容忍它的不确定性,一定要弄得清清楚楚。但是孔子则不然,他对待不知者的态度是一种中庸的态度,不肯定也不否定。对待问题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通过我们的学习,进而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当问题我们无法解决时,我们要让这个问题保存着,但是不要让它对我们产生阻碍,要尽可能的让它对我们发挥好的作用。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些问题是我们永远无法解决的,永远无法认知的,对我们不能认知的问题,我们就不要去思考,顺其自然就好。虽然我们要有一颗探索的心,但是我们首先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我们本身相关的问题上,然后要是有精力再去思考那些问题。人应该活在当下,如何过好我们今天的生活才是人们应该关注的,这是孔子的思想,这更是我们每个人要做的事情。当代的经济学中表达世间万物没有是非对错,只要客观的描述就好了,这与孔子的思想正是不谋而合,对待不知者保持中庸的态度,不肯定也不否定,只要追寻自我,拥有自己的信仰就好,这才是智者的智慧,这也是孔子祭祀思想现代人文价值的体现。

二、对孔子祭祀观的分析

依照现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讲,孔子的祭祀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纯属自欺欺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孔子并没有探究神的存在与否,就妄自下论如神在,这是对祭祀人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但是,正是孔子对神的一种存疑的态度使得某种程度上的自欺欺人也变得十分有必要,自欺欺人换个角度来讲是人们对自己的一种鼓励方式,而这种鼓励方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十分有必要的,人作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生物,可以说是最有灵性,人们为了追求所谓的幸福感,总是导致人们的欲望不断地扩大,自古至今,人这种最具灵性的生物总是在研究人类的起源、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存在等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的本质本来就是没有什么确定的答案的,就像神明一样,只抱有存疑的态度,没有准确的解释,但大部分人总是无法如一个智者一般只抱有存疑的态度就好,他们追根问底,总是以无果收场,长此已久,就会否认自己存在的价值,产生厌世的心理。正是这时,孔子“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思想给了人们寄托,即使神的存在本来就是存疑的态度,但只要给落水人一根浮萍,他就会当作是救命稻草,祭祀人的心理正是如此,他只要心中认为有神的存在,神就是存在的,而祭祀就成了祭祀者救赎与解救心灵的一种方式。这种祭祀并不是对某一种生活方式或是说神明的屈服,而是祭祀者祭祀自己的神灵,自己的神灵不用满足其他人的需求,不用屹立于众人之上,他只是人们对自我的一种盲目的崇拜,是对崇高生命的尊重与追求,所以说孔子的祭祀思想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人文教化。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存疑态度以智者的智慧告诉祭祀人,要在自己追寻的种种困扰自己的疑问中,寻找对自己有益的方面,哪怕他最后是具有不却定性的,但祭祀者依旧可以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给予自己一个自认为正确的答案,就像“祭神如神在”。它可以通过一种鼓励的方式给予祭祀人心灵的慰藉,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讲,孔子本就认为神不存在,但他通过存疑的方式给予祭祀人希望和引导,给祭祀对象一个未知性,从而达到对及祭祀人的人文教化,孔子给了人们一个解救自我的平台,祭祀人通过祭祀完成对自己心灵的洗礼,以及对自己苦苦追寻的未知的答案给予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这就是智者与平常凡人的差别,祭祀观是孔子崇高智慧的体现。更是对现代人文价值的教化。

三、孔子祭祀思想体现的人文价值意义

所谓的孔子祭祀思想的人文价值总体来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为祭祀者提供平台,给予精神信念,完成精神上的自我超越,二是通过祭祀增强祭祀者对“礼”的认识,完成一种人们潜意识里既定的社会秩序的建立。

现代人生活在西方文明之下,对古代孔子时期的祭祀活动嗤之以鼻,认为那是一种自我欺骗,是浪费时间做无用功,是十分可笑的,但现代人从未反省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当代人的心理是没有信仰的,是不存在神明的,所以就理所应当的将祭祀弃置一边,人们开始相信无神论,无神论不光促使现代人相信科学的力量,还导致了当代人心中信仰的缺失,当代人以为自己没有神明的束缚,相比孔子时代的人,得到了真正的自由,释放了真实的自我,可当代人从未考虑过自己就是在一步步的自由与放纵后,变得世俗、变得物质、变得越来越缺乏所谓的安全感,他们慢慢地变成了没有信仰,没有价值枉度生命的个体,然而他们从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自己与孔子时代的人相比自以为多出的自由其实对个体生命最大的虚度,人们心中没有神灵,就没有了心灵上的束缚,可以为所欲为,膨胀的欲望使得人们丢失自己的底线,作着丧尽天良的事而不自知,而欲望本就是一种贪念,永远无法滿足,这使得追求欲望的人越来越痛苦,有数不尽的烦恼,这使得当代的人一个个大多成了没有灵魂的傀儡,欲望充斥着神经,无望的走着接下来的每一步,而感受不到快乐的存在。社会也成了一个个傀儡交换欲望,相互抱怨的载体,人性的贪婪、无知与丑陋就这样猝不及防的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中,而生活也仅是为了满足欲望,无关其他。

当“祭神如神在”被无神论取而代之,当人们的心中对神没有该有的敬畏与向往,生活充斥着的只有不堪的人性,孔子所苦心经营的祭祀观的两个方面的含义都成了一纸空话,当代社会,虽有法律约束人的行为,却没有任何东西来约束人的心灵,也没有任何东西能给与人的心灵的寄托,当今社会所实行的礼,不及孔子时代的万分之一,孔子时代不得不说是中国礼仪的鼎盛时代,让当今的人向过去一样举行祭祀来追寻心中的信仰并传承文明古国五千年的礼仪已不现实,但倡导当代人进行心灵的祭祀还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依旧相信无神论,但我们心中要有对神性的敬畏,作为最具智慧的个体人,要认真倾听内心深处的神性的呼唤,孔子“祭如在”的真谛就在于此,这也正是孔子祭祀思想的现代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振园,项念东.从“吾不与祭如不祭”看孔子的鬼神祭祀思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10):99-102.

[2]谷向伟.孔子孝政思想推衍的路径逻辑[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151-158.

[3]张同铸.论孔子对傩祭的态度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理论学刊,2015(07):122-128.

[4]周红.试论孔子的唯心主义思想被阐释为宗教儒学的可能性[J].学术交流,2010(04):19-22.

[5]孙铁骑.论孔子祭祀思想的现代人文价值——从“祭如在”谈起[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04):5-8.

[6]胡玉冰.孔子的生死观和鬼神观[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78-82.

猜你喜欢

人文价值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浅析人文视角下的喜剧节目价值挖掘
人文价值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体现
原生态音乐的价值体现
构筑高中语文人文价值的实践策略思考
人文价值理念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初中数学课堂人文价值的开发与利用
孔子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