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信息技术成为数学教学的催化剂

2017-05-20董季荣

湖南教育·C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计算公式周长三角形

董季荣

新课改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课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利用几何画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做数学实验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发现、自主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作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再利用几何画板的平移、旋转功能,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研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已学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大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最后,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对计算公式进行验证,从而实现对知识意义的构建。可见,恰当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让数学教学更精彩。那么,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新知识,一般都要经历“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的过程。多媒体可以使抽象转化为直观,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学生对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理解有困难。关于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采用实验的方法,测量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片的周长和直径,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个固定的数。但是,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难以操作,得到的数据也不精确,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利用精确的动态过程展示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难点。

二、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思维

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体育中的数学”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一个由48人组成的体操表演中,除教材上排的每行8人,有6行。还可以变换成哪些长方形队形?然后利用课件把48名同学全部用圆点替换,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1)1行48人是一个长方形队形吗?(2)排8行、每行6人与排6行、每行8人是同一种队形吗?(3)怎样找才会不遗漏?(4)每行人数、行数与总人数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5)48人的队伍可以排成方队吗?

学生在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说出:1行48人不是一个长方形,排8行、每行6人与排6行、每行8人是同一种队形,只是变换了方向而已,并发现每行人数乘以行数等于总人数。通过用小圆片动手排一排,学生发现48人的队伍不能排成方队。教师播放课件1行48人的队伍,学生也发现这样排是不科学的。学生再通过观察,归纳分析出只有按顺序排时才不会遗漏……这样做不仅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易通路小學)

猜你喜欢

计算公式周长三角形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周长面积变变变
三角形,不扭腰
谈拟柱体的体积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变力做功的八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