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子:联合国认可的六千年古县

2017-05-20余之敏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5期
关键词:上党匪徒炎帝

余之敏

位于山西东南部、长治市西南隅,介于太行山脉与太岳山脉之间,有一座幅员1029平方公里、人口35万的小县,乍一看不起眼,但它的县名“长子”几乎与中国历史平行——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那里定居,劳动生息;早在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鼻祖炎帝神农氏就在羊头山上获得嘉禾而试种五谷,教民稼穑,开创原始农业,至今留有神农城、神农泉、神农井、五谷畦等历史遗迹。

不仅如此,那里还是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的发祥地。春秋时期,长子县建成一座周长20公里,“厚完雄天下”的上党第一大城。从春秋到西汉400多年间,长子一直是上党郡所在地。到东晋十六国时又成为西燕帝国的国都。

而说起该县名,则有一个很感人的传说,且与尧王及其长子朱有关。

话说4000多年前,尧王年迈,有人提出让其长子朱继位。深明大义的尧王认为朱整日寻欢作乐、不学无术,根本就不能做自己的继承者,故选德行兼备的舜来继位。

从小养尊处优的朱受到了极大刺激,他把自己关在房内,不管身边的人怎样好心相劝都不出来。而当大家惶惶不安时,朱出来了,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默默地拿过兵器,开始练起武来。左右深感讶异,突然又欣慰起来——朱终于向尧王期待的方向转变了。此后朱每日都刻苦练功,臃肿的肚子不见了,肥胖的脸也消瘦了下来,身体越来越灵活,武功也越来越高强了。

一次,南部地区发生骚乱。匪徒一路抢掠烧杀,所到之处都闹得天翻地覆,一时之间民众惶恐不安,诸将领也畏首畏尾,这时,朱挺身而出,率军出征,很快就平定了骚乱,立了大功。

朱在民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尧王怕这样下去会对舜造成威胁,将朱封于丹地,守卫那片疆域,故被称为“丹朱”。

朱体谅父亲的良苦用心,到丹地后,居住在匪首频繁出入的岳阳村。为了打击匪徒的嚣张气焰,更为了保家卫国,朱率众在那里修筑“丹朱城”和“熨斗台”,对打击、抑制豪强、匪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此几十年内丹地再没有遭遇离乱。

而朱在建城时,尧王从都城平阳来该城探视,登上熨斗台,不禁为其周围的景色所倾倒,便封那里为“天下第一景”。

为缅怀炎帝神农氏教民农耕,开创原始农业的伟大功绩,朱还率众在城北熨斗台建成炎帝庙,使之成为该地一大景观。每到春初,别的地方还留有残雪,唯独那里的阳面山坡上小草率先发芽返青,透露出绿色的春意,形成“熨台春晓”的独特景观。

朱死后,葬于丹岭,丹地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他修筑的城池命名为“长子城”,丹地也随之更名为“长子”。

到公元前3000年前,周武王定天下,太史辛甲封于此;2000多年前,即公元前221年,长子始置县,并为天下36郡之一、山西第一大郡上党郡的郡治。

县城东南的丹朱岭,古为长平关, 秦将白起全歼赵兵40万即在那里。如今,那里有位于城东南紫云山的国家级保护文物崇庆寺。传说“紫云山”是当年李隆基命名,到“开元盛世”,他又采笔御书“紫岫晴云”。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你若登高远眺,可见此地山峦紫红,彩带飘摇,瑞气上升,状若仙境。

而長子城的熨斗台,历代统治者与民众都在那里建祠修庙,广植松柏花草,至清末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庙宇群,计有炎帝庙、祖师庙、吕祖阁、三清殿等。特别是金代大定四年,在台顶复建一座宏伟壮观的炎帝神农庙,加上后来修建的灵湫圣母行宫和八蜡庙、凌斗阁等,构成一定规模的“北高庙”,自此该地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数千年来,长子民众为了表达对朱的永久纪念,更为了表达对圣君尧王的千秋追思和万古景仰,“长子”一名,始终未变,代代相承,沿用至今。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算是个奇迹。

这样的一座古县,联合国经过多方考证,对它的历史予以认可,说它老了,并于2007年7月将它评为“千年古县”。

猜你喜欢

上党匪徒炎帝
上党地区民间传统手工艺生态环境探析
地理还是历史
上党地区民间音乐调查报告
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论宋初李筠之乱
不能忍
炎帝插上“微时代”翅膀
上党八音会探源及乐户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