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ACT接纳承诺疗法”应对学生的坏习惯

2017-05-20吴伟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正念

吴伟红

〔关键词〕无望效应;正念;接纳承诺

小学心理教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被教师们认定为有诸多坏习惯的学生。坏习惯黏上了这些学生,阻碍了他们更好地发展。班主任们严阵以待,使尽各路套数,坏习惯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让教师们焦头烂额,学生也很沮丧。近期,我受“ACT接纳承诺疗法”的启发,认同“学生的问题不是问题,他们与问题的关系才是问题”,尝试运用接纳与承诺疗法,进行认知解离,改变辅导目标,允许学生“带着”坏习惯前行,引导他们寻找积极正向的价值体验,他们的行为随之改变。

一、无望效应——对待坏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经历了这样的循环:一个行为发生后,得到内心满足,重复这个行为。我们每个人身上有很多好习惯,也一定有些坏习惯。所谓的坏习惯就是经常做对自己有损害,甚至损害他人的行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想方设法对付学生们的坏习惯,耗时耗力却低效,形成“无望效应”,主要有三大原因。

1.认知融合。对于坏习惯,我们一直用“战胜”这个词,当我们将坏习惯当作自己生命中的一个敌人时,发誓要击败它。但实际上,所谓的击败不过是压抑。而压抑的效果如弹簧,一松就原形毕露。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坏习惯虽深恶痛绝,可又无法摆脱。

2.消极回避。教师们都知道鼓励、肯定的教育效果,也付诸行动,喜欢给学生讲一些名人改正坏习惯的故事,希望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同时肯定他们的一些好习惯,希望学生“扬长避短”或者“扬长补短”。实际效果是,学生的好习惯得到正向强化,而坏习惯得到负向强化,结果是“扬长遮短”或“扬长弃短”。

3.无效行动。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坏习惯的改正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对于学生的坏习惯,一些教师缺乏深入分析,容易犯“激进主义”错误,开始集中火力猛攻,效果还不错,然后就放松了,没有继续推进。一个阶段后,坏习惯卷土重来,再集中火力,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坏习惯来势更猛。

二、正念技术——解离坏习惯

所謂正念,就是以“灵活、开放和好奇的心态去关注”。在正念的语境中,所谓的坏习惯不再是“症状”和“问题”,而有其合理的正向的需求。

1.引起关注。每个人的行为背后是动机,很多学生的坏习惯形成的深层原因是想引起他人的关注。例如,有的学生上课捣乱、插嘴、做小动作时,老师就会停下教学,给予提醒或批评。这个时候,学生是整个教室的中心,这是他在其他时刻没有享受到的“待遇”。六年级的小霄一直不愿在课上做作业,下课贪玩,一直拖拉到放学后,需要老师在旁边盯着,他才乖乖地做作业。他从小父母离异,父母各自重组家庭,对他不管不顾,他跟随奶奶长大,渴望得到父母等长辈的关爱,而留在老师身边做作业,满足了他的这一需求。

2.得到满足。每个孩子内心会不时泛起一些愿望,希望得到满足。有的家长对孩子不关心,不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例如,五年级的小晨沉迷网络游戏,作业拖拉,成绩下降。他的父母忙着开店做生意,他从小跟着奶奶长大,每天的生活很单调,他在网络游戏中找到了成功快乐的感觉,成了游戏高手,成为班级男生崇拜的对象,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

3.摆脱控制。一些家庭的教育模式是控制型,对孩子要求过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处处干涉,造成了他们的逆反心理,故意和父母唱反调。例如,小倩一直偷家里的钱,屡教不改,她自己也厌恶自己的偷钱行为,可总忍不住去偷,内心很享受经历紧张刺激拿到钱的成功以及用钱买东西的自由快乐。

三、接纳承诺——转变坏习惯

ACT的自我接纳,是指愿意接受自己的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将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辅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养成好习惯的真正价值,坚持向有价值感的方向发展。

1.拥抱坏习惯。ACT认为“尝试去消除症状会导致症状反弹”。每一个坏习惯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反映了我们自己的深层需要。当你理解了,接受了,真的改变才会开始。例如,小隽一直啃手指,到了冬天,手指甲被啃得红红的,家长软硬兼施让他不再啃手指,可没有效果。我经过与他的访谈,发现他的这一行为是经历了小时候与母亲分离焦虑而形成的顽固性习惯,一般出现在紧张不安时,有缓和情绪的作用。家长越是让他不要啃手指,他越紧张,越控制不了咬指甲的念头,当然行为也改变不了。当家长了解原因后不再纠结于这个行为,给他以更多的关心,班主任也在他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一段时间后,他啃指甲的行为明显减少了。

2.播种新习惯。教师们要改变思路,不要总盯着学生的坏习惯,而是提出希望,得到当事人的内心认同。例如,小萌上课喜欢插话、捣乱,影响班级纪律,班主任曾让科任教师记录他上课捣乱的次数,开始他收敛了几天,可随着记录的增加,他就破罐子破摔了。我建议班主任改变方式,让科任教师和学生记录他上课积极发言、认真听讲的情况,并及时给予肯定,他内心希望被关注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发言更积极了,捣乱自然少了。一个阶段后,他上课有了很大的进步。

3.温柔坚持。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坏习惯的改正更需要坚持,可做到长时间坚持是高难度的事情。很多教师对“坚持”有误解,过分严谨的计划和严格的执行让学生们感觉压力很大,其实“坚持”不是直线前进,曲线上升才是常态。例如,小辰在同学督促下坚持三天按时交了所有作业,第四天因为要参加篮球比赛没有做到,同学如实记录,小辰有点沮丧,第五天,他的语文、英语作业交了,数学作业没有及时交,他觉得自己没有坚持下来,感觉前功尽弃。这时,我引导他看到前三天努力取得的进步,重点让他回味前三天是如何做到的,强化这份成功的感觉。同时,正视第四天没有做到这一行为,从中获得一份经验教训,相信只要向着正确的方向,兜个圈子,绕点远路,暂时休整都是正常的。他很受鼓舞,持续了一个阶段,他每天都能准时交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偶尔有拖拉,第二天也能及时补上。科任教师也及时给予肯定,他按时做作业的习惯慢慢养成了。

4.系统合力。辅导教师引导家长正视孩子的坏习惯,联系班主任整合各方面资源,给“坏习惯改造”提供支持。例如,六年级学生小沁,喜欢独来独往,不愿穿校服,常穿奇装异服,作业拖拉,有时逃学,跟着一些社会青年去网吧玩。辅导教师跟她深入交流后,了解了她六年级转学后无法融入现在的班级的情况,班上没有朋友,而爸妈常埋怨她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处于逆反期的她一直顶嘴,爸妈打骂她,甚至以推她出家门作为威胁,后来她在网吧里找到了快乐的感觉。辅导教师与班主任一起约谈了她的父母,让父母了解女儿内心的焦虑和苦恼。同时,引导小沁找到自己的优势,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同学的肯定。后来她主动主持班会并获得好评,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也有所增加,也乐意与同学主动交流了,没有再进入网吧。

“ACT接纳承诺疗法”不是接纳学生所有的不良习惯,而是给不良习惯一个空间,让学生看清自己的方向,不断增加正向的行为。当好习惯不断增加,原有的坏习惯会逐渐淡化,甚至消退。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苏州,215200。该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理事单位)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正念
早餐
正念型领导、组织文化、价值认同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
正念训练对老年抑郁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
大学生特质正念对自尊的影响:身体自尊的中介作用
融“正念培育”于初中语文教学初探
正念冥想训练在高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和教改探索
正念:专注当下,远离情绪困扰
正念,焦虑时代的一剂解药
正念,焦虑时代的一剂解药
正念减压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