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实唯干,干出新作为克难奋进,进中显精神

2017-05-19齐乃聪

新民周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松江科创走廊

齐乃聪

近日,“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进案例之一,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创造典型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这条走廊,以国际视野对标一流,高起点规划,“加减乘除”并举,抓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实体经济发展,重塑经济发展新动能,科创驱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在唯实唯干、克难奋进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G20”之后看“G60”。记者饶有兴味地来到中共松江区委,围绕中央要求上海加快建设成为“全球科创中心”和“卓越的全球城市”,松江区如何以“G60科创走廊”为引擎,全面推进区域新一轮转型发展,对区委书记程向民做了独家专访。

一条科创驱动发展的新路

《新民周刊》:4月27日,“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进案例,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请问你们是如何规划和定位这条G60科创走廊的?

程向民: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统揽松江工作大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松江的定位要求,确定了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的奋斗目标。其中,在“科创”维度,着眼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锁定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长三角一体化这两个国家战略的交会坐标,依托G60高速两侧产业要素优势和独特区位优势,我们提出建设“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

松江是上海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承载着转型发展的重任,已经到了不创新就无法继续前进、不大刀阔斧转型就没有出路的阶段了。“十一五”末,松江的工业产值中,以代加工为主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超过上海全行业三分之一。但“十二五”,转型发展进入新一轮波次,代加工产能累计调减700多亿元,主要经济指标波动起伏低迷。松江已经率先进入结构调整阶段,必须大刀阔斧推进转型发展,走出一条新路。

我们以国际视野进行分析对标。硅谷是从旧金山到圣何塞,沿旧金山海湾的狭长地带,在101国道两侧布局的长40多公里的科技园区,创造了美国4%-5%的GDP,历经数次科技革命,不断孵化出伟大的科创公司。硅谷在人才、资本、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做到了极致,高技术从业人员密度全美第一;平均每年有4000多家小公司获得融资,在纳斯达克前100家公司中,硅谷占到了四成;以斯坦福大学为依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十分活跃。

我们的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与硅谷有很大的相似度,同样也是沿高速公路两侧布局,全长40公里。我们串起的是全市率先建成的郊区新城,由7所大学、10万大学生、研究生组成的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城,上海面积最大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G60沿线产业园区贡献了松江90%以上的工业产值,占上海工业总产值10.8%,集中了松江85%的规模以上企业,集聚了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45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区的87%;24个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74家国家级和市区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我们对标一流,追求卓越,唯实唯干,久久为功,必将赢得G60科创走廊的美好未来。

受第一波工业化发展的影响,这条走廊两侧的功能“同质化”严重。坚持问题导向,着眼创新链和产业链内在逻辑和规律,我们重新明确“一廊九区”的功能定位,实现多产业功能区的集群发展。其中,以九科绿洲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为龙头,打造重要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区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中部则以松江新城为核心,集中布局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松江新城总部研发功能区和松江大学城双创集聚区,形成科创走廊的智力资源和商业商务配套功能板块。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洞泾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西部科技园区,是主要的先进制造业功能板块,辅之以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套功能区,以及出口加工区国际贸易功能板块。

九大功能板块梯次分布,面积101平方公里,辐射区域283平方公里,组成“一廊九区”的总体布局。在内涵上,我们提出科创走廊的追求是“六大高地”,即打造“质量标准、双创活跃、产融结合、先进制造、人才聚集、科创环境”六个新高地,实现经济发展迈向中高速,经济结构迈向中高端,成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缩影。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眼睛向西、服务国家战略的工作要求,我们认为,实现跨越G60沿线行政区划,关键是制度创新,降低交易成本,按照市场原则让科创要素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今年3月29日,我们召开“G60科创走廊建设要素对接大会”,与杭州、嘉兴等城市共建共享G60科创走廊,形成要素对接常态长效机制,这体现了国家战略的落地。

做好G60科创走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则运算”

《新民周刊》:“走出一条新路”,是一个很高的期盼和要求。我们了解到,“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義来谋划推进的,聚焦实体经济,科创驱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你们是用什么新方式耕作这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验田”的?

程向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是松江推进转型发展的主线,怎么落到实处?我们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关键是抓实G60科创走廊“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加,指产业转型升级;减,指198区域成片减量;乘,指创新驱动发展;除,指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这“四则运算”并举,重塑经济发展新功能,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去年松江工业税收同口径增长23.5%,其中先进制造业税收增长26.5%,拉动地方财力增长33.2%。

具体来讲,做好加法,就是聚焦“6+X”产业定位,做实做强实体经济。围绕先进制造业中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和关键制造,我们精准定位了智慧安防、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总集成、研发总部等若干生产性服务业。这“6+X”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五年内产值超过600亿元,支撑松江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超过25%。

为此,我们出台科创走廊“一廊九区”60条政策,“重大扶小”,系统引进和培育包括高端实体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互联网经济在内的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推动“三个一批”:有118个先进制造业企业在松江追加投资、扩大产能,计划总投资93.88亿元;新引进重点项目191个,累计注册资金达113.93亿元;扶持234个成长型、创新型项目。有一批科创驱动型企业引领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起跑。“一廊九区”的龙头——临港松江科技城实施“10亿元产出企业十家,亿元产出企业百家,产出规模千亿元”的“十百千”工程,2016年实现税收15.15亿元,同比增长48%,成为年度全市唯一获批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清华启迪科技园一期在7个月内入驻企业106家,其中利用清华资源15家,今年4月启迪二期开工,这是G60科创走廊建设中单体项目投资最大、定位最高的项目,总投资将达到百亿级;正泰集团启动“十三五”在松江投资“双百亿”计划;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企业创远为核心的5G科创园落户松江;世界最长城市产业长廊“拉斐尔科创云廊”,库卡柔性系统、豪威半导体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

做好减法,就是以市委市政府开展“五违四必”综合整治为契机,坚持“减地、减企、减人”。全面推进以九亭地区为重点的“1+25+225”三级区块整治,去年一年,全区共拆违708万平方米,超过以往十年的总和,减少外来人口4.4万人,关停淘汰劣势及污染企业1033家,建设用地减量立项和验收7434亩,生态用地增加4433亩。

做好乘法,就是以科创为支撑,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积聚“倍乘效应”。重在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我们贯彻国务院先进制造业增容费减免有关要求,出台“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规划土地政策实施办法,执行先进制造业增资扩产增容费减免政策,对存量工业用地、研发总部类用地按照规划提高建筑容积率的,减免收取土地出让价款,激发企业增资扩股、增容扩产的积极性。我们还着力用品牌、质量、标准扩大倍乘效应,大力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标准战略,去年68家企业主导、参与制订国际、国家及行业等标准193项。同时,深化拓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亚太区知识产权转化和交易平台、国家知识产权转化和交易平台、复旦类人脑研究院、中科院上海低碳研究院等签约,将在松江落地。

做好除法,就是“放管服”并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最小最精准的供给“分母”和最大的产出“分子”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我们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放松政府过度管制,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特别是紧抓制度供给,把制度创新作为推进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全面复制自贸区改革经验,开展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改革试点、镇级招商区级统筹、科创全要素供给、产融结合、规范高效的政府服务、科创成果转移转化、质量标准统计发布、人才聚集等制度创新。在此过程中,着力聚焦科创要素,提高先进制造业全要素供给水平。坚决扭转资源错配和低效配置的惯性,把要素资源向先进制造业倾斜。

比如土地要素供给,处理好“公鸡”和“母鸡”的关系。“公鸡”就是房地产,“母鸡”就是实体经济。房地产对经济发展有阶段性作用,但切不可形成对房地产的依赖症,实体经济发展尽管艰难,收效也需要过程,但却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就像母鸡下蛋一样可持续。我们统一了干部队伍的思想,优先满足先进制造业项目的用地需求。去年调整1000多亩原计划发展房地产的城市发展备用地用于先进制造业,总投资约19亿元的科大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研发基地等优质高端项目得以落地。还有人才要素供给,落实市30条人才政策,推出促进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优秀人才薪酬扶持政策等,实施5年建设和统筹1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计划,让天下英才集聚G60科创走廊。由于我们突出人才与项目、与实验室等平台的捆绑联动,所以在较短时间内引进了上海分析仪器研究院等项目,全区已引入中外院士7名、专家42名。

唯实唯干、克难奋进

《新民周刊》:远景规划与现实状况,两者间存在着不小的鸿沟,从此岸到彼岸,甚至阻力重重。松江是如何大刀阔斧推进,突破各种阻力和屏障的?

程向民:我们要善于在复杂矛盾环境中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做到“敢破善立”。比如九亭地区,是历史形成的一块“硬骨头”,是松江“五违”乱象最突出、安全隐患最严重、来沪人员最集聚、社会治理最复杂、群众反映矛盾最集中的一个镇。依法铁腕稳妥拆除九亭7.98平方公里市级整治区块内违法建筑101.45万平方米,无证建筑109万平方米,其中280幅无证建筑地块实际存有企业931家,违法经营1205户、违法排污172户,率先实现成片减量,全镇腾地5757亩。

面对这块“硬骨头”,强调松江“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企业”,我们聘请27名第三方专职律师,全程参与和企业的协商处置,明理释法,依法妥善处理企业诉求。有关部门还主动指导建立“诉调”对接平台,依法维护企业利益。九亭攻坚战“干出了上海干部的精氣神,干出了基层的战斗力,干出了群众的获得感”。

“五违四必”整治,怎么破立并举,敢破善立?我们高起点、高标准规划26.62平方公里的“九科绿洲”,打造产城深度融合示范区、城市有机更新实践区, 使之成为一颗镶嵌在上海外环绿化廊道上的璀璨“绿钻”,成为带动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一廊九区”发展的“龙头”。用地布局,该区域将减少低效现状建设用地7.5平方公里,促进人口总量减少、结构优化。产城融合,深化“新桥模式”,拓展临港松江科技城发展空间,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高地;优化区域职居平衡。生态保护,以市级青松生态走廊和淀浦河生态廊道为基础,构建网络化的生态骨架,扩大生态用地占比,从现在的32%提升到47%,建筑亲于水、隐于绿,形成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一体、产城深度融合的科创绿洲。目前,1500亩森林绿地1期已展现初步风貌,群众拍手叫好。交通组织,将沪松公路升级为快速路,提升对外通行的便捷度;延伸地铁12号线,新建有轨电车T7线和延伸T6线,形成完整的大中运量的交通体系;并通过区区道路对接和打通断头路,形成五纵八横地面路网。

从理想到现实,从此岸到彼岸,确实阻力重重。怎么去大刀阔斧推进?我们强化“四个意识”,强化“事业靠人,人靠精神,精神靠理想信念”的导向,强化“决策依实情、谋划出实招、推进讲实效、城镇有实力、群众得实惠”等“五个实”,唯实唯干、克难奋进。“唯实”才能把握实情和规律,“唯干”才能实现“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克难”就是啃硬骨头,“奋进”才能在百舸争流中赢得松江的未来。

让松江百姓有更多实得

《新民周刊》:围绕着科创走廊整体方案的诞生和推动,我今天了解了很多。最后,我想知道,松江以科创走廊为引擎,推动新一轮转型发展,当地老百姓如何从中有更大的“获得感”?

程向民:为民造福讲实得。满足松江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追求。松江以G60科创走廊为抓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在全市前列,经济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人民生活也得到实惠。2016年,松江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1%,收入增长跑赢GDP;新增就业岗位2.34万个,完成年度指标的117%。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统筹好城市与产业深度融合、新城和老城等九对关系,已经启动覆盖50平方公里58个街坊的综合改造,30万居民将受益。今年,6100户危房解困已签约5870户,签约率96%;在外过渡较长时间的6384户动迁居民基本搬入新居。我们还统筹浦南和浦北的关系,新增地方财力中,拿出近30亿元,其中15亿用于征地养老,14.7亿用于镇保进职保,惠及7.59万松江群众;同时,继续深化家庭农场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更为优质的医疗、教育、养老事业,推进天然气管道入户,让浦南群众进一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当前阶段,松江的交通问题群众反映突出,区委区政府已经把深化构建“四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摆在重要位置,全力推进。沪苏湖高铁走线松江,松江樞纽将成为10台22线、仅次于虹桥站的上海第二大铁路枢纽;沪昆铁路南移、轨道交通12号线、G60高速匝道、有轨电车、断头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重大工程都在有序推进。

当然,现阶段我们的工作仍然存在许多的短板,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我们将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问题,努力做到“事事认真办、件件有回音”,使“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的转变,让老百姓看得到,也感受得到。

猜你喜欢

松江科创走廊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走廊上
骑马到松江
淄师学人
———王松江
人字门在松江银河泵闸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