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咨询法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2017-05-19周慧璇

湖南教育·A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同理心理咨询谈话

周慧璇

最近一段时间,我接触到心理咨询的理论及方法后,有了许多感悟,觉得它对班主任工作有极大的借鉴参考意义。

1.关注学生

“有条件积极关注”,是指个体只有在自己的行为符合他人标准的条件下才能得到他人的积极关注。这里所说的他人主要指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的他人”,如父母和教师。而与之相对的是“无条件积极关注”,不需要被关注者达到什么要求,被关注者始终能感受到被无条件的接纳。

在中国,家长和老师大部分时候都是在进行“有条件积极关注”,面对学生普遍缺少“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情况,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就应该不要只去关注和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学生,对于表现一般或者问题学生,我们也应该用各种方法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此外,还要抓住教育契机,有机会就要多跟他们交流,只要他们有任何一点的改善,我们就应该给予肯定。长此以往,即便是表现不太理想的学生也会体会到老师的接纳、尊重和真诚,并由此找到和谐的自我,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对于优秀学生,也许有一部分经常接受“有条件积极关注”,但是他们压力也很大。对于他们,班主任应该让他们感觉到即使他们没有做到最优秀、最好,老师也很相信和支持他们,这样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2.理解学生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一股正能量,咨询师的任务是引导人去发现这个正能量,助人自助。那么对于老師来说,面对表现不理想的学生,老师首先应该相信学生本身能够有自我改善的能力,基于这样的想法再来决定如何教育学生,效果会更好。

心理咨询中的“同理心”这一概念对处理师生关系也非常有帮助。如果老师在与学生相处时,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学生会慢慢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理解、关心和尊重,从而降低自己的防御。老师的同理心能创造出一个环境,给学生提供自由表现的空间、感情的接纳和宽容的气氛,使学生更愿意倾诉,也更愿意让老师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

此外,学生在向老师自由表达自己感受的同时,也在进行一系列思考。这有助于学生充分地认识真实的自我,感知自己内心的需要。

3.与学生谈话的技巧

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时,可以借鉴许多心理咨询的谈话技巧。

首先,老师要会倾听。会倾听,即老师要认真专注地听学生说,不要贸然地打断学生的说话,不要急于给学生所说的内容贴标签或者作价值判断,更不能心不在焉地手上还在做着其他事情,这些都容易让学生觉得没有受到老师的尊重。

再次,在倾听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一些适当的回应,采取谈话中鼓励和重复的技巧,可以先直接重复学生刚刚讲的话,然后说“你说得很对,还有呢”;或者是综合一下学生刚刚说的话“你的意思是……对吗?”来强化求助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这是谈话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如果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注和理解,愿意倾诉的话,对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就极为有利。老师回应的时候要减少说教,也不要急着找解决办法,而是更多地表现出“共情”,表明自己是感同身受的。

现在我也在慢慢练习这个谈话技巧。刚开始是可以重复谈话的内容,对学生说“你刚刚说……,还有呢”,但慢慢地,我体会到除了要表述出学生表面的感受以外,还要尝试代替学生说出他深层次的感受,因为有时候学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深层的感受。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够和学生达到一种深层次的共鸣。例如,一位学生跟我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每天我的作业就是做不完,感觉有很多科的作业要做,但是周末父母还要我去上那么多补习班,我现在觉得很难受。”我回应说:“你觉得每天好像都忙不过来是吗?是不是有些感到厌烦,并且因周末的休息时间被占用而感到沮丧和无助?”通过学生的回应,我也能大概确定学生的心理感受,从而知道自己的感觉是不是对的。

(作者单位:深圳中学)

猜你喜欢

同理心理咨询谈话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同理心:“走心”的理解,胜过千言万语!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老来更明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心理咨询不简单
滑落还是攀爬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