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校园创业文化教育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

2017-05-19黄玫

教师·中 2017年4期
关键词:职业素质学生

黄玫

摘 要:创业文化教育是与职业素养高度契合的综合素质教育,也是提升高职校学生职业素质的最佳途径,并且能满足社会企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职业素质需求。文章通过阐述创业文化教育对高职生素质培养的必然性,进一步研究创业文化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并从中找出以创业文化教育形式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系列措施。

关键词:高职校园;创业文化教育;学生;职业素质

一、建立创业文化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必然性

1.来自高职生的共同愿望

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不仅思维比较活跃,而且不惧挑战,在主观上有着强烈的尝试创业意愿。目前,高职生的薪资标准在就业市场中低于本科生的起薪,工资待遇并不高,而且在就业竞争和职业发展方面具有极大的压力,这使得他们十分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同时,这也是引发高职生想自行创业的主要原因。高职生有接受创业文化教育的需求,有进行创业实践培训的渴望。所以,高职院校应根据行业的特点进行专业的设置,要结合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状况,让创业文化教育能够植根在高职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中。因此,在高职院校创建文化教育是来自学生的共同愿望,具有必然性。

2.学生提高就业能力需求

创业文化教育是高职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以提高学生个体职业素质教育为宗旨。首先,创业文化教育是以人为本,通过最大限度地调动高职生的创造性,以达到高职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培养高职生职业素质得以全面发展的前提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缓解高职生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应以创业文化教育作为导向,对教学的内容不断进行调整。而且,创业文化教育和就业教育有着相同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就业是基本,但创业却是富强的最佳手段,通过创业文化的教育激起学生的创业精神,并提高其就业能力,从而带动良好的就业局面。在高职校展开创业文化的教育,能使高职生步入社会企业后,能以积极向上的良好职业素质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困难。

二、建立创业文化对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1.是提升职业素质的前提

高等职业院校是以系统课程的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根本目标。每年高校的毕业生数量庞大,由于就业市场的局限性,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创业文化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且是高职院校学生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观条件,是提升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前提。只有以创业文化教育作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前提,才能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创业精神,从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在高职院校采用創业文化教育模式后,学生自主创业率连续四年获得可观的增长,而且创业的浪潮在这几年居高不下。所以,要培养出高职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步入社会企业打下结实的基础,就势必以创业文化教育为前提。

2.以培养人才为最终目标

创业文化教育是多层次的全方位教育,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现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的重要教育课题。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有将1400多所,高职学生的数量高达上千万人,俨然已成为企业提供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力军。而创业文化的教育是以培养高职生创业精神与能力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以培养创造型的人才为最终目标,不但包含着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也有创业文化教育的最基本课程。高职院校应该树立起以学生创业文化教育为导向的理念,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这是创业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应贯穿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全过程。

三、通过建立创业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措施

1.建立创业文化课程体系

要在高职校中建立创业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不仅要考虑高职生的就业需求,同时也要顾全高职生未来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所以,在高职校的教学内容中,对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职业素质的培养、就业和创业的内容等,这些都应归纳为创业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的必备内容。同时应构建起创业文化教育类的选修课,可在高职校中举办企业校园的讲座,让高职生在职前充分了解工作岗位的内容,并提高企业知识和自身职业素质。其次,在创业文化课程的教学方面,因为涉及学生心理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创业文化的课程性质应具有理论知识的教育,也要求具有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还有关于职业心理、态度和职业观念的转变,这些都是综合性的创业文化课程。所以,高职校在创业文化教学中应采取参与和体验的教学模式,并对典型职业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分析,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进行社会调查,这些都是多元化的开放教育模式,从而让高职生在创业文化的课程环节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通过创业文化的课程教学模式让高职生深刻了解职业环境后,高职生可以对未来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塑造出专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创业文化课程的教育,引导着高职生树立起合理的职业目标,并通过创业文化的实践活动增强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即沟通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等,为高职生实现创业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立创业文化教育体制

建立起创业文化教育体制,是指构建出教师全程指导与全员参与的创业文化课程实施机制,从而增强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全程指导是指高职生在校期间,创业文化指导的课程应全程开设,并根据高职生的发展特点进行职业规划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大一阶段把学生所掌握到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进行结合,从而规划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在大二阶段,则应对高职生做好就业准备的择业教育。大三则应展开创业实践式教育,根据高职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就业指导进行结合培训。而全员参与是指通过学校、院部和专业这三个方面建立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方案。在高职院校中,根据高职生职业能力,由校团委和就业办等相关部门建立起全校性质的活动项目,比如,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展示技能和招聘等大赛活动。而在高职院部,根据企业群与行业发展所要求的职业素质,开发专业的活动项目。在学生方面,通过专业的协会成立兴趣小组,并按综合岗位的任职、晋升等能力建立起个性化的专业活动,把各种教育活动与创业文化课程的内容融合成一个教育体制,从整体上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质。

3.建立创业文化教育环境

建立创业文化教育环境对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有极大的帮助。而创业比赛具有创业文化教育的氛围,同时可以丰富创业文化教育的内容,对高职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创新思维也有极大的提升作用,是培养高职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渠道。高职校通過每年和企业合作举办校园创业大赛,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一步建立起创业和优化工作流程相结合的竞技项目,同时聘请企业专家对创业大赛进行指导,并由行业协会进行决赛的评审。通过高职校与企业合作举办创业大赛,在高职院校创立出完整的创业团队培养机制,并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辅导团队,从而设计出具有实践价值的优秀创业试点项目,让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处在一个具有创业文化性质的环境氛围中。

同时,通过展开创业大赛、对企业比赛获奖的作品,高职校应进行课题的立项,并由企业专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最后由专业教师组织创业队伍进行方案项目的再提升和再优化。曾有高职校以此方式进行创业大赛,其成绩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4.校企合作提升职业素质

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人才,高职院校应与企业进行合作,培育更多丰富多彩的创业文化教育活动。高职校通过与企业进行对接,从而建立起创业文化的训练营,并聘请多家企业的高职位专业人员进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训,同时定期安排高职生组成创业团队走进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让高职生在浓厚的创业氛围中和企业的创业精英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从而激发出高职生的创业思维,学习成功人士的创业经验,领悟到成功创业者的智慧。通过企业资源与专家的共同支持,不仅有利于开阔高职生的创业思维,让高职生快速获得创业的前沿信息,从而迅速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对于比较优秀的创业团队和项目,高职院校和企业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支持。

5.工学结合提高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应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专业理论教学相结合,从而设计出工学结合的方式,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质。高职生运用所掌握到的专业知识技能展开创业实践,高职院校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进行全程的追踪和指导。为了保证创业工作可以顺利展开,高职院校应给予指导和管理项目的教师团队放发一定的工作津贴。在进行创业实践的过程中,高职生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将创业实践的过程纳为选修课,在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同时也可以获取学分。同时高职校可以选出具有实践价值的创业项目,并由高职校提供硬件设施和实践场地给学生创业团队使用。高职院校学院通过建立起工学结合的机制,让高职生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创业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创业文化的精髓,从而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质。

四、总结

高职院校应将高职生的就业和对未来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融入课堂的教学内容中,从而建立起创业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的必备内容,包括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职业素质的培养、就业和创业等。此外,在高职校中构建出由教师全程指导和全员参与的创业文化课程实施体制,并设计出具有实践价值的优秀创业试点项目,让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得以处在具有创业文化性质的环境氛围中。同时,高职院校应与企业进行合作,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创业文化教育活动,并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专业理论教学进行结合,从而设计出工学结合的方式,让高职生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创业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创业文化的精髓,从根本上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成丙炎,姜 燕.创业教育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88-89.

[2]朱丹果.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71-73.

[3]徐 楠,武少侠.构建“四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创业教育工作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6(5):38-41.

[4]陈 敏,姚世明.基于CAS理论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初探[J].价值工程,2016(36).

(作者单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素质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