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思维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创新探索

2017-05-19陈海红

教师·中 2017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高职教育互联网

陈海红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思维,其中“互联网+”模式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创新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借鉴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教育;计算机教学

一、引言

“互联网+”的理念不仅适合传统产业,同样也深深影响着高职教育模式的变革,对高职计算机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其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二、“互联网+”对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影响

1.教育形式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资源的日益共享,高职计算机教学形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课堂讲授将成为教学形式的部分,但不是全部。高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在移动终端的帮助下,在网络上寻找各种教育资源,不需要在固定教室和实训室中进行集中学习。如近年来流行的“微课”和“慕课”等视频资源就很受学生的欢迎。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效。

2.教学模式个性化

传统的高职计算机课堂上,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按部就班地讲授着既定的教学内容。然而,因为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大班授课模式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在“互联网+”时代,高职计算机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目的,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满足了个性化教学的需要。

三、互联网时代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探索

1.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

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的是一线的、动手实践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计算机教学与本科教学有着较大的区别。在互联网时代,高职计算机教学要以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突出技能教学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在计算机教学中摒弃一些陈旧的知识点,引入当下应用广泛的、先进的网络技术教学课程,增强计算机教学的实效性和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计算机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项目和任务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另外,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深度,与企业一起确定教学大纲、教学课程等,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教学的重点。教師要本着“少讲多做”的原则,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将其放到互联网平台上,让学生自行下载学习,进行上机操作。另一方面,互联网提供了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例如,“微课”和“慕课”等教学形式日益受到学生的欢迎。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微视频的时间较短,一般控制在10分钟之内,主要讲授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或者演示一个操作上的难点,更容易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高职学生所接受。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知识点进行设计,以更有情境化、趣味化的方式展现给学生。

3.更新数字化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挑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都有自己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但这些教学资源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而且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互联网打破了学校之间以及地域之间的限制,大量的、免费的教学平台不断涌现,且形式多样,为学习者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机会。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推荐一些有价值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减少学生的信息搜寻成本,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

4.完善课程考核

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根据本专业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日常学习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通过微信等平台了解自己的分数,并可随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四、结语

在“互联网 +”时代,高职计算机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计算机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切实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昌龙.“互联网+”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改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5(23).

[2]池瑞楠,蔡学军.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13).

(作者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高职教育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