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2017-05-18阮明世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泵入血糖值皮下

阮明世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双鸭山 155600)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阮明世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双鸭山 155600)

目的对比观察及分析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结果。方法以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所治疗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为课题观察对象,将其依照数学平均分组法进行不同给药方法的胰岛素治疗,即分为注射组和泵入组,每组各75例,其中注射组患者均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给药方法进行糖尿病治疗;而泵入组患者则采取连续皮下泵入输注胰岛素的给药方法。结果比较两组糖尿病患经胰岛素治疗前的血糖值,均较治疗后的血糖值有明显性下降(P<0.05);而且泵入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所用时间及胰岛素整体用量均明显少于注射组(P<0.05)。结论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会有所不同,实施连续皮下泵入输注胰岛素的治疗方法不但可缩短患者血糖恢复的时间,同时还会大大减少胰岛素的整体用量,值得在今后治疗糖尿病患者时推广使用此种胰岛素给药方法。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糖尿病

临床周身慢性疾病中,糖尿病已是一种极易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常见病。由于机体长期持续高血糖整体,并因长期糖代谢絮乱而导致周身重要组织器官及神经系统发生严重损害,致使其出现功能障碍及衰竭症状,应该及时接受有效的血糖控制治疗。目前在糖尿病药物治疗中,胰岛素经皮下注射为一种常用且安全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式[1],但由于自体注射操作十分不便,现探索出胰岛素泵的新颖给药方式,使之大大改善了原方式的弊端[1]。为了进一步观察糖尿病强化治疗效果,现以150例糖尿病患者为课题观察对象,分组采取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例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所治疗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为课题观察对象,其中男性84例,女性66例;年龄介于38-73岁,平均年龄(44.36±1.47)岁;BMI介于24~29kg/m2之间,平均BMI(26.42±2.21)kg/m2;病程介于1~17年之间,平均病程(6.42±1.85)年。将其依照数学平均分组法进行不同给药方法的胰岛素治疗,即分为注射组和泵入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皆符合WHO对糖尿病标准分型及标准诊断的要求。经血糖监测,150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

1.2 治疗方法

1.2.1 注射组

75例注射组患者皆应用经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的给药治疗方式。均于三餐前0.5h内经皮下注射胰岛素,给药比例为2:1:2,初始给药量为0.45 U/(kg·d),同样末梢血糖值的检测使用罗氏血糖仪。使用罗氏血糖仪监测患者的末梢血糖值,并根据患者血糖值的变化进行基础注射量的调节及三餐前的追加量调节,同时还要跟进基本治疗措施,如控制血压、改善血循环、降血脂等。

1.2.2 泵入组

75例泵入组患者皆应用基础胰岛素,经皮下埋置针头24 h连接导管,通过胰岛素泵持续输入胰岛素于体内[2],注意胰岛素应于进餐前输注,每日总注射量为0.5 U/(kg·d),均分三餐前。使用罗氏血糖仪监测患者的末梢血糖值,并根据患者血糖值的变化进行基础注射量的调节及三餐前的追加量调节,同时也要跟进各项基本治疗措施。

1.3 计算方法

所得数据均以SPSS 20.0型号统计软件包进行运算分析,对计量资料(s)选用t检验运算组间差异,对计数资料(n、%)选用x2检验运算,皆以双侧标准差异值P<0.05为统计学理论意义鲜明。

2 结 果

比较两组糖尿病患经胰岛素治疗前的血糖值,均较治疗后的血糖值有明显性下降(P<0.05),统计学理论差异意义显著;而且泵入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所用时间及胰岛素整体用量均明显少于注射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前后血糖值(s,mmol/L)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前后血糖值(s,mmol/L)

注:治疗前两组血糖值水平差异值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差异值P<0.05

治疗方法 n 治疗前血糖值 治疗后血糖值注射组 75 12.42±3.11 7.72±1.26泵入组 75 12.41±3.13 7.02±0.46

3 讨 论

糖尿病是现代临床多发性疾病中极为常见的慢性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之一[3],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该病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甚至生命都可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方法。临床用药治疗的核心目的就是合理控制血糖、及时纠正糖代谢紊乱并预防各种严重并发症,尽可能提高其今后的生活质量。以往临床对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采取胰岛素注射方式进行降血糖治疗,此方式自主操作性不佳。因此,经不断探究,胰岛素泵的应用发展很好的简化了胰岛素持续输注的操作过程,其是通过一条软导管与人体皮下埋置的针头相连,持续向人体输注微量药物,进而实现持续给药降血糖的治疗目的,是患者的血糖值可以全天稳定控制。因此,在此种给药方式条件下,患者泵入胰岛素的药剂量会明显减少,且血糖达标时间提前,不良反应减少,而降血糖效果要优于多次皮下注射方式。

经过研究观察对比,可知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会有所不同。实施连续皮下泵入输注胰岛素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治疗糖尿病患者时推广使用此种胰岛素给药方法。

[1] 胡紫娟.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6(B03):1142-1142.

[2] 汤努尔·萨比克,阿布都喀迪尔·麦麦提.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1):311-312.

本文编辑:李 豆

R587.1

B

ISSN.2095-8242.2017.13.2559.02

猜你喜欢

泵入血糖值皮下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持续泵入刀口冲洗对于预防封闭负压引流堵管的应用研究
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泵入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作用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会阴侧切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