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高症孕产妇护理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7-05-1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几率子痫孕产妇

王 庆

(孝感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妊高症孕产妇护理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评价

王 庆

(孝感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孝感 432000)

目的探究在妊高症孕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52例妊高症孕产妇,将其依据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孕产妇例数为26例。在对照组孕产妇的护理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干预,在观察组孕产妇的护理过程中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孕产妇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子痫发生率、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性护理后,观察组孕产妇的子痫发生率、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妊高症孕产妇护理中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孕产妇的护理效果,显著降低孕产妇的子痫发生率、并发症发生几率,良好改善孕产妇的母婴结局。

妊高症;护理干预;孕产妇

妊高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妊娠期特有疾病,是一组具有头痛、视力模糊、腹痛等临床症状的高血压综合征[1],该疾病的患病人群中多见妊娠20周或者产后20周的孕产妇[2],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孕产妇的分娩过程和母婴结局。为进一步探究在妊高症孕产妇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护理效果,本院对选取的52例妊高症孕产妇进行了如下过程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妊高症孕产妇中选取52例参与本次探究,将其按照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n=26)与对照组(n=26)。所有孕产妇均对此次探究目的、过程以及护理方法进行了充分了解,表示自愿参与本次探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孕产妇中最大年龄为36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为(28.58±2.12)岁,收缩压在140~200 mmHg,舒张压在90~120 mmHg,初产妇例数为14例,经产妇例数为12例;对照组孕产妇中最大年龄为37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为(29.65±3.25)岁,收缩压在150~190 mmHg,舒张压在80~130 mmHg,初产妇例数为13例,经产妇例数为13例。将两组孕产妇的年龄、舒张压、收缩压、分娩史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并不存在,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照组孕产妇的护理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给药指导、一般护理、饮食护理、休息护理等。

在观察组孕产妇的护理过程中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叙述如下。

1.2.1 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干预工作

孕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对妊高症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导致孕产妇出现担忧、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科学疏导,提高孕产妇的疾病认知度,缓解孕产妇的负面情绪。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鼓励安慰孕产妇,协助孕产妇家属为孕产妇提供一定的家庭支持和情感支持,提高孕产妇配合治疗的积极主动性。

1.2.2 做好患者的环境护理工作

为孕产妇提供一个安静、整洁、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的修养环境,提高孕产妇诊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病室内禁止大声喧闹,并通过轻音乐播放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担忧情绪。

1.2.3 做好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工作

孕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严重缺乏,护理人员需要为孕产妇提供相应的疾病知识讲解,包括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护理方法、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告知孕产妇的预后情况并明确告知孕产妇负面情绪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情况,让患者学会情绪调节方法并进行自我调节。

1.2.4 做好孕产妇的用药护理干预工作

临床上主要应用硫酸镁治疗妊高症孕产妇,其可以良好控制子痫的发生,但是该药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药物的适应症,孕产妇用药前尿量需大于17 ml/h,存在膝跳反射反应,呼吸频率需大于每分钟16次,满足以上条件后,方可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药物滴注速度,避免孕产妇发生镁离子中毒。

1.2.5 终止妊娠指标

妊高症孕妇胎龄小于37周且胎动胎心均正常时可对其采取正常治疗,保证其足月分娩;妊高症孕妇胎龄超过37周时发病,应建议孕妇尽早终止妊娠。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产妇的子痫发生率、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并将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进行研究的52例妊高症孕产妇所有临床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对两组孕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对两组孕产妇的子痫发生率、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均用率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 果

将两组孕产妇的子痫发生率、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孕产妇的子痫发生率、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的子痫发生率、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3 讨 论

妊高症是导致孕产妇以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孕产妇一旦患病,将表现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异常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孕产妇抽搐、昏迷甚至死亡[3],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治疗妊高症疾病,并在治疗过程中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孕产妇的临床症状和新生儿情况,并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对降低孕产妇的子痫发生率、并发症发生几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4]。

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妊高症孕产妇的护理工作中应用较广泛,对改善孕产妇的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作用。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环境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等护理措施,显著改善孕产妇的母婴结局[5]。

本次探究中,观察组孕产妇的子痫发生率、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3.8%、0%、(8.5±0.7)分,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所述,在妊高症孕产妇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可显著降低孕产妇的子痫发生率、并发症发生几率,并改善新生儿情况,由此可知,加强对妊高症孕产妇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孕产妇的母婴结局,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1] 叶传丽.妊高症孕产妇护理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解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4):499-499.

[2] 苏美云.分析60例妊高症孕产妇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19):216-217.

[3] 何 纯.探究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5,28(4):355.

[4] 倪雅丽.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08-108.

[5] 施银红.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4(1):69-70.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71

B

ISSN.2095-8242.2017.13.2482.02

王庆(1973-),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猜你喜欢

几率子痫孕产妇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12例产前子痫患者的急诊救护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