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式比较分析

2017-05-18张红心刘利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清除率血肿微创

张红心,刘利华,黄 玲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庆 402660)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式比较分析

张红心,刘利华,黄 玲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庆 40266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4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而观察组则运用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较高,但是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ADL评分、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提高血肿清除率,还能减轻机体创伤,保护神经功能。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临床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病死率高、病情发展快、起病急等特点,也是导致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危害患者健康[1]。当前临床上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手术是首选的一种方法,但是不同术式的疗效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探讨了微创手术运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高血压病程3~21年,平均(11.6±8.3)年,年龄48~79岁,平均(63.1±9.2)岁,其中40例为女性、64例为男性,出血部位:15例为小脑出血、18例为脑室出血、30例为脑叶出血、41例为基底核区出血,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两组的出血部位、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后,选择血肿最大层面作为靶点,运用马蹄形切口或直切常规开颅,运用脑穿刺针对部分血肿进行抽取,并且顺着穿刺通道将脑皮质切开,将血肿清除,对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彻底止血后,将引流管置入,对头皮进行缝合,结束手术。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行微创手术,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确定穿刺部位、穿刺深度以及穿刺点,然后将患者的血肿部位作为基本依据,协助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对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后,运用电钻驱动粉碎针从硬脑膜和颅骨穿过,需要注意的是,穿刺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开重要功能区和脑部血管,成功穿刺后,在血肿中心插入硅胶针芯抽取2/3血肿,然后反复运用生理盐水冲洗并对有无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将抽出的血肿量作为基本依据,确定是否将尿激酶注入血肿腔内溶解血肿,然后将引流管置入,将切口关闭,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运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对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得分与神经功能缺损呈反比关系[2],并且记录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血肿清除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运用t和x2分别检验组间计量与计数资料对比,以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血肿清除率对比

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为96.15%(50/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23%(49/52),但是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ADL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s)

组别 ADL评分 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对照组(n=52) 66.1±8.2 241.8±12.9 194.7±35.1观察组(n=52) 81.9±10.4 104.5±10.1 94.6±23.8 t 6.309 8.114 7.028 P<0.05 <0.05 <0.05

3 讨 论

通常情况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大量血液进入脑实质,产生占位效应,增高颅内,破坏脑功能,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如昏迷、意识模糊、偏瘫等,并且还会影响脑脊液循环通路,诱发脑积水,加重病情[3]。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常用方法,虽然可以将颅内血肿有效清除,但是手术创伤大,并且手术的过程中,会长时间暴露大面积脑组织,容易损伤血管,损害神经功能,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4]。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尤其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有文献报道,微创钻孔引流术利用CT准确定位血肿,切口小,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通道,快速抽取血肿,并且相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而言,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以及创伤小等优点,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微创手术,能够使脑组织损伤减轻,使血肿清除率提高,保护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1] 吕洪柱,李旭琴,范铁平.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14,02(18):80-81.

[2] 黄 羽.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式比较[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6(20):151.

[3] 张振天,赵东毅,农永华.微创手术治疗不同血肿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11(9):1027-1028.

[4] 赵舒平,王文辉.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22):15-16+45.

本文编辑:李 豆

R743.2

B

ISSN.2095-8242.2017.13.2463.02

猜你喜欢

清除率血肿微创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创伤患者的预后评估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