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多媒体学习理论研究现状与思考

2017-05-18殷旭彪赵国领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育应用理论研究多媒体

殷旭彪 赵国领

摘 要:近年来,国内教育学专家通过不同角度对多媒体学习展开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将10年间关于多媒体学习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方法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以时间发展为视角分析了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根据研究内容分类整理,反思不足之处并为其提出意见,为未来多媒体学习的研究提供参考数据,促进多媒体学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发展。分析的内容包括应用研究、实践成果研究等。

关键词:多媒体;理论研究;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9-0014-04

本论文中所涉及的多媒体学习理论的研究样本是以中国知网所收录的关于多媒体学习为核心的期刊论文以及硕博士学位论文为主,将知网的检索时间段定位于2005年1月至2014年5月。检索选择的学科领域涉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和老年人教育等,但知网中关于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在这一时段几乎没有出现。在知网中,以“多媒体学习”为篇名,共检索期刊论文186篇,硕博士论文43篇。共计样本总数为229篇。

一、多媒体学习研究历程分析

以时间发展为序,从2005至2014年的10个年度里,关于多媒体学习的论文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期刊论文的研究从2005年开始,当年有6篇关于多媒体学习的文章,其内容主要是对多媒体学习理论以及理论指导的研究。国内多媒体学习一直是以国外多媒体的领军人梅耶(Mayer)的研究成果作为指导。在2008年后的6年中,多媒体学习的理论研究论文稳定,应用性研究增多,到2013年达到研究顶峰。这个时间段论文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反映出教育技术进步趋势下,多媒体学习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其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引起了广大研究者对教育应用研究的重视。从2010年到2012年,论文数量缓和,论文数量波动不算太大,基本处于平稳状态。但是在研究的深度上有大的进展。

根据图1中显示的论文分布趋势,可将多媒体学习理论研究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发展期(2005-2008年)

《生物学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系统的设计》是我国1999年张欣最早发表的多媒体研究论文。这是国内第一次以多媒体学习为题来介绍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系统在生物学方面的设计思想和实现。从2005年开始,多媒体学习研究步入发展期。发展前期,是对多媒体学习理论以及少量多媒体学习系统的介绍和分析,为多媒体学习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发展中期,是以多媒体学习理论因素为基础,对多媒体学习教育应用的发展进行分析归纳。发展后期,是对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完善和向其他领域的进一步加深,拓宽渠道。发展期对系统和应用的研究比较少,理论研究多。

2.成熟期(2009-2012年)

从2009年开始,国内学者对多媒体学习的研究逐渐发展到了一个相对理性阶段,多媒体学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得到长足的发展,其中教育应用得到快速发展。相比前期,2012年多媒体学习到了成熟期,多媒体学习应用领域有初级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人教育等,其中尤以初等和高等教育居多。系统的理论基础、资源网站的构建、教育者素质和专业的发展、受教育者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发展学习多元化都是对学习起到支持作用的保障。成熟期时间段还出现了多媒体学习研究中不同目标所出现的一系列实践研究类成果。

3.深化和创新期(2013-2014年)

从2013年开始,对多媒体学习的研究开始进入了多个领域的深化与创新阶段。有对多媒体学习中理论的加深探讨、教育领域的多媒体学习最优实现,对已有的应用领域进行更加微观层次的深入探究以及新视角研究。在多媒体学习深化和创新期,李依霖提到的国语教材需要改变和提高,使适合学习者个人的专用学习课程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多媒体学习研究的内容分析

多媒体学习研究历程内容分为六类。有些论文可能涉及多个主题,所以统计的时候放在侧重论述的类目里。如表1所示,表中统计数量等于实际样本数。

通过表1所统计的数据得出,多媒体学习应用占比55.5%为最高,其次为18.8%的基础研究,最后是11.4%的发展成果。表1显示,多媒体学习的应用研究从早期关于基础理论和简单应用概述,过渡到应用研究,包括三小类(支持教学、支持学习培养能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以及到后期关注发展成果分析。应用研究占比高,而其中的支持教学、支持学习培养能力所占比重最高,成为研究内容分析的重点。

1.基于理论基础的研究

多媒体学习理论基础研究是以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核心所进行的理论性研究。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是进行多媒体学习应用研究的前提与保障,也是正确认识、理解多媒体学习的关键之处。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与具有严谨的科学性与广泛应用性相关联的研究工作有机结合,将其引入多媒体教育领域中。其中国外最有影响力的多媒体学习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是教育学专家理查德·梅耶。他在2012年发表的《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一文中,明确指出: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是在三种假设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这三种假设分别是容量有限假设、主动加工假设及双重通道假设。理查德·梅耶提出的这三种假设的理论前提是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生成学习理论、双重编码理论及工作记忆模型等。这些理论都是构成多媒体学习理论的基础性研究。

国内多媒体教育技术前期一直存在两种态度和观点,一种态度是认为多媒体学习对教育中教学的运用和教学效果不一定起作用;另一种态度就是支持多媒体学习的人,他们认为多媒体学习是可以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以及對学习起到优化效果的。后期国内大多学者对多媒体学习的作用予以肯定且都认为多媒体学习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伴随着多媒体学习在技术方面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学习依据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成果得出的结论以及多媒体学习的自身特点,使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2.基于实践应用的研究

本文对参考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多数学者将多媒体学习视作提高教学质量、支持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基于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教学环境等因素去构建教学应用模型,并将教学设计流程加以分类。

(1)支持教学

国内多媒体学习的研究是理查德·梅耶构建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基于双重通道假设、容量有限假设和主动加工假设,而这三大假设又是基于不同的理论推演出来的。

多媒体学习大多是基于计算机或多媒体,受教育者可以得到一些与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等。它具有字典和查询表的功能,可以查询专业和不专业的知识,也有GPS导航的功能,加入学习文本来引导受教育者去进行指定的活动。

多媒体学习中的个人自学、个别辅导、同伴帮助、小组教学、集体教学等结合起来进行。在支持学科教学的研究中,文献类目和数量包含有英语、数学、语文等,还包含有一些特殊教育和老年人教育。究其原因,是多媒体学习应用于语言类学科的交际型教学方法与写作学习的教学要求正好相符。

(2)支持学习与培养能力

多媒体学习不仅单独地停留在理论基础和教学支持上,而且对学习者学习时能力的塑造和培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关于支持学习、培养能力的研究就是对学习者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可以是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主性、创造性的激发与启示,也可以对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合作能力、高级思维能力、协作精神与自学能力的培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大量研究者专注于中等以及高等教育研究,对其他教育阶段的思考与实践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涉及。探究的多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从认知、心理、社会行为三个层面出发研究了多媒体学习对教师以及学生的影响和关系。

(3)教师专业化发展

多媒体学习支持教师专业发展表现在:对教师理论研究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帮助教师开展教育指导,更好地提炼原有知识、促进教学反思;促进教师共同发展模式的形成,使教师多交流心得和学习经验;利于教师知识更多的积累和创新;提升教师教学、教科研能力。

3.发展成果

应用研究中具有结论意义的论文是发展成果类期刊和博士硕士论文,发展成果中对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应用更加密切。在教育方面的发展是提出各种适合学习的多媒体学习模型,使模型按照最优的模式和方式呈现出来,达到对教学的最优效果。

王晓丹等人在对以往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多媒体学习认知模型。新的多媒体学习认知模型从三个加工通道,即动觉、知觉和语义三方面,将其按照编码形式和加工信息的类型进行划分。其中,基于动觉通道的认知模型是将人体的运动器官所感受到的所有外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并做数据信息分析处理,依据大量的前期数据,制作出动觉模型。动觉通道一律采用全自动化的编码方式进行数据操作。将知觉通道与感觉器官相结合,运用其收集获得的外界信息进行数据编码,进而使人体自主构建知觉模型。知觉模型的编码方式与动觉模型有所不同,它是采用的激活联接编码方式进行数据操作的。语义通道将动觉通道与知觉通道相结合,将这两个通道中的有意义的符号信息提取出来,进行认知模型的构建。它的编码方式与前两个通道略有不同,编码采用的形式是类比编码和命题编码。集多人之智慧构建出的新型多媒体学习认知模式将知觉、动觉和语义这三个加工通道之间的关系定位于相輔相成、互补不足、相互影响,最终形成全面、科学、严谨的认知整体。

4.技术和其他

多媒体学习支持下的资源建设包括开发系统和资源建设,主要分布于系统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两个方面。

仇芒仙早期对协同学习系统(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Learning,简称CSCL)的开发应用在当下的状况做了对比分析,指出超过5人就会使CSCL系统速度减小、变慢,在此情况下提出了多媒体学习系统构架,基于Web的构架可以填补多媒体学习系统原理和所需的技术部分。李依霖关于个人适应型技术中国语系统的构造进行了说明,各个学习者专门使用的教材的特殊性使用户在第一次登录的时候,就设置了关于每个学习者相对应的预备测试,这样做可以及时正确地掌握学习者的正常水平,科学测试题是针对多个知识的相关集合而设计的。通过对用户测试后,会根据测试的相关结果,系统对用户也就是学习者提供相关合适的学习课程,最后经过用户或学习者自身的确认和规划,从而开发出专用课程。多媒体学习系统的实现使多媒体学习软件的设计和开发相继推出,促进各个领域教学和学习进步。

在期刊论文中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论文数量较少,比重较高的是建设资源网站。 龚琪琳基于ASP.NET设计和开发了互动多媒体学习社区网站,它对新用户登录注册等进行了详细叙述,还包含一些其他功能,如多媒体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实现在网上的教学讨论。

三、多媒体学习的不足与前景

国内多媒体学习研究在经历了怀疑和认同后,多媒体学习在教育的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大范围的普及,使多媒体学习一度成为教师和一些传递信息者的首选工具。但是多媒体学习在应用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暴露许多缺陷,要想实现多媒体学习的最优效果,还得在漏洞上补充,在进步中反思,最终实现教育的目的和本质。

1.加深理论研究和理论基础

多媒体学习研究中取得未来发展的思想资源是从哪些新理论与新方法中获取的成为深化理论的决定性问题。多媒体学习研究的方法理论当下正在进行着一次蜕变,多媒体学习中很多科学研究在更新完善,认知新理论不断增多,新的多媒体学习研究法不断出现,这对多媒体学习科学研究的深化提供了优越的资源。代表性的有具身认知理论、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论和会话分析方法三大类。

2.各种呈现和组合方式对学习者的最优效果

Mayer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总结成多媒体设计七原则,即认知原则、时间接近原则、空间接近原则、通道原则、冗余原则、一致性原则和个体差异原则。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多媒体以其自身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特点,对我们日常生活方式和生产有根本性的影响。

3.拓宽多媒体学习资源通道

多媒体学习中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日常教学的必备手段。多媒体教学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进行交互式教学所共同综合起来的网络教育,对改善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有很大的启示,使旧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得以改变。实质上是对以往旧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改变,促使学习者运用现代多媒体学习技能更好地学习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同世界接轨的教育。所以多媒体学习资源建设应该加大各个领域的扩展,使每个年龄段的学习资源丰富且有深度。

四、结语

多媒体在信息时代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当代大量的信息给我们开通了多种便捷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烦恼。使我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在遗忘或者误导知识。多媒体学习作为教学模式中普遍运用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将纷繁复杂的内容有条理生动地表达出来,使受教育者在承受范围内轻松愉快地学习,而且多媒体学习可以使受教育者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仇芒仙.基于CSCL的多媒体学习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6):10-25.

[2]邓先丽,张国锋,郭秀红.在多媒体学习材料中互动的应用及注意问题[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99-100.

[3]赵红.国内外多媒体学习研究浅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4]龔琪琳.基于ASP.NET的互动多媒体学习社区网站建设[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3):70-77.

[5]蒋珊珊.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设计[J].社会心理学,2010(6):117-128.

[6]李丹.多媒体学习研究综述[J].农业网络信息,2013(7):108-111.

[7]李依霖.适合个人的技术中国语多媒体学习系统构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8).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教育应用理论研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