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与手

2017-05-18欧·亨利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手铐埃斯老朋友

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身边摆满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物品。在新上车的旅客中有两个较特别的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铐在一起。(文中三个主要人物一一出场,两个被手铐铐在一起的人并未交待其身份。)

两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位迷人的女人。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年輕的女子看到他们,脸上即刻浮现出妩媚的笑颜,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握手。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

她说道:“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

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似与前面的描写“果敢而坦率”有些矛盾,他乡异地,见到老朋友为何会有如此反应,让人心生疑问。)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

“费尔吉德小姐,”他笑着说,“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它现在正派上用场呢。”

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情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观察着姑娘的表情。(似也与前面的“行动拖沓”矛盾)

“请允许我说句话,小姐。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交待年轻人被手铐拷住的原因),我将因伪造罪被判处7年徒刑。”(结合文章结尾,我们知道说话的这位才是真正的警长。为了维护年轻人在朋友面前的尊严,他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一个多么善良的人啊!)

“噢,”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警长?”

“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埃斯顿平静地说道,“我不得不找个差事来做。钱总是生翅而飞的。你也清楚在华盛顿是要有钱才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我发现西部有个赚钱的好去处,(此处交待了年轻人的犯罪原因)所以——当然警长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大使,但是——”

“大使,”姑娘兴奋地说道,“大使可不需要做这种事情,这点你应该是知道的。你现在成了一名西部英雄,那么生活也一定和在华盛顿时大不一样了。”

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铐上。

“请别在意,小姐,”埃斯顿的同伴又说道,“为了不让犯人逃跑,所有警长都把自己和犯人铐在一起,埃斯顿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看出姑娘的不解和怀疑,那位真正的警长赶紧加以解释,体现出他的善解人意。)

“要过多久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姑娘问。

“我想不会是马上,”埃斯顿回答,“我恐怕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结合后文可看出此处为伏笔,既与前面的“因伪造罪”“被判处7年徒刑”相呼应,又为文末交待此年轻人才是真正的罪犯埋下伏笔。)

“我喜爱西部,”姑娘不在意地说着,眼光温柔地闪动着,“妈妈和我在西部度过了整个夏天,因为父亲生病,她一星期前回去了。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我想这儿的空气适合我。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这也是作者想借人物之口告诫我们读者的,而在金钱上的执迷不悟正是年轻的埃斯顿犯罪的原因,为了避免更进一步的尴尬,真正的警长又说了下文中的话。)

“我说警长先生,”脸色阴沉的那位粗声地说道,“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点酒,而且我也一天没抽烟了。你们谈够了吗?现在带我去抽烟室好吗?我真想过过瘾。”

这两位铐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来,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

“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的请求,”他轻声说,“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再见,费尔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

两位乘客小心翼翼地穿过车厢过道进入吸烟室。

另外两个坐在一旁的旅客听到他们的全部谈话,其中一个说道:“那个警长真是条好汉。”

“如此年轻的小伙子就担任一个这么大的职务,是吗?”另一个问道。

“年轻!”第一个人大叫道,“为什么——噢!你真的看准了吗?我是说——你见过把犯人铐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这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此人的话告诉我们,那个叫“埃斯顿”的年轻小伙子才是真正的罪犯。)

梳理小说的情节,我们发现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女子在火车上遇到了老朋友,却发现老朋友的手和另一个人的手用手铐铐在了一起,女子惊讶,朋友尴尬,而另外一个被铐的人——真正的警长,出于好心解释说自己是罪犯,她的朋友是警长,缓解了这一尴尬局面。小说表面上写的是“被铐在一起的手”的故事,但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题目的时候,一切都豁然开朗了。那个真正的警官,他洞察人类的弱点,并且勇于站出来为人类的弱点遮丑,这不正体现了警长的美好品格吗?这不正是“心”的问题——心灵深处的人性美吗? 这样来看,小说主题是不是十分明确了呢?

当然,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对同一部小说的主题理解也常常不一样。阅读鉴赏中,小说主题有确定性的一面,也有不确定性的一面,需要认真思索,对比借鉴。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手铐埃斯老朋友
梦寐以求的生日礼物
这个“花瓶”不简单!毒枭教父背后有个狠辣女人
潘维廉漳州行 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闭门羹少女
警用铐具(上)
美防长访越南,给一艘船
再见了,老朋友
美国男子与女友玩手铐游戏被锁 求救被查出旧罪
这些老朋友还在,它们过得好吗?
中国人民都有哪些“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