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糖友须警惕夜间低血糖

2017-05-18吴艺捷蒋婷

家庭医药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伯低血糖胰岛素

吴艺捷+蒋婷

孙大伯患上糖尿病将近两年,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调整,而且,孙大伯也一直很听医生的话,努力地控制着饮食,并坚持运动锻炼,血糖基本能够降到正常范围。不过,就在上周三的早上,老伴却突然发现孙大伯昏迷不醒,赶紧叫来救护车将孙老伯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孙老伯为“低血糖昏迷”,经过不懈的奋力抢救,孙大伯于3天后才苏醒过来。

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孙大伯,平时测得的血糖总是偏高或者正常,为何会突然在半夜发生低血糖反应呢?

低血糖其实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既可以发生在白天,也可以发生在夜间。夜间低血糖发生时,往往情况会和白天类似,比如有的患者会出现头晕、出汗等症状而被惊醒;当然,还有一些人则是浑然不知,呈现昏迷的状态,从而导致持续的、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后一种情况,也被称为“夜间未察觉低血糖”,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如果是接受长效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年龄偏大、形体偏瘦及肝肾功能差者,当血糖已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时,也要警惕这类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血糖并非“越低越好”

低血糖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容易发生在老年糖友身上。而且,不少老年糖友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血糖降得越低,病情控制越好”。殊不知,低血糖的危害并不少。

低血糖的标准到底是多少?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时,就称为低血糖。但一般来说,血糖只有达到更低水平时,才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即临床所说的“低血糖症”,其诊断标准为:男<2.8mmol/L,女<2.5mmol/L(饥饿72小时后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

老年人之所以容易成为夜间低血糖的高发人群,主要与以下4点有关:(1)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差;(2)肝脏分解药物和肾脏排泄药物能力明显下降;(3)口服降糖药或是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过量;(4)多数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尤其是第四点,导致患者对低血糖症状反应差,加重了低血糖对机体的危害。

所谓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不当,包括如下一些情况:例如,晚餐前注射过混合胰岛素,但晚睡前没有加餐;或晚睡前注射普通胰岛素后,忘记了少量加餐,可出现夜间低血糖。再如,注射混合胰岛素剂量过大,普通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比例应用不适当,如长效胰岛素用量大于普通胰岛素时,常常造成日间尿糖、尿量较多,夜间出现低血糖。

夜间低血糖危害极大

低血糖发生时,患者一般都会有大汗淋漓、心慌、头晕等表现。白天发生这种情况,肯定都能及时发现。但是,夜间睡眠过程中,如果发生低血糖,有些人就不易察觉,尤其是老年人群,反应本来就比较迟钝,很可能直至陷入昏迷,都未能察觉。

而一旦不慎陷入低血糖昏迷,脑组织就会严重受损,即使后期经过抢救苏醒过来,患者的记忆力、反应能力、认知功能等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或减退。比如短期记忆力下降、反应迟滞、思维混乱、亲疏不分等,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老年性痴呆。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的机体反应能力差,一旦出现低血糖,无任何前驱症状,很快进入嗜睡、昏迷状态,甚至出现癫痫样抽搐。如果低血糖持续超过6小时,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损伤,从而导致脑死亡,甚至猝死。因此,夜间低血糖的危害绝对不容小觑。

噩梦、多梦也是低血糖“警报”

夜间低血糖大多发生在半夜12点至凌晨2点左右,正是熟睡的时候,如果老人本身的自我感知能力较差,一般都很难发现。不过,要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也并非毫无办法。

比如,糖尿病患者如果感觉夜间某个时间段特别容易出汗、心慌、做噩梦,第二天起床以后还会头痛,感觉没睡好、乏力,都要怀疑自己可能出现过夜间低血糖的表现。当然,这些症状一开始会比较轻,容易被患者忽视,因此也更要引起警惕。

其中,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血糖过低往往是噩梦产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对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由于正常睡眠分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个时段,快波睡眠时,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人的神经兴奋性增高,脑蛋白质合成加快。当血糖过低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蛋白质合成受阻,致使快波睡眠时间延长,神经兴奋更为增高,可能发生多梦、做噩梦的情况。

注意临睡前及夜间血糖监测

如果平时血糖控制得很好,近期没有什么原因却突然出现早晨血糖升高的情况,就要高度怀疑夜间是否有低血糖的现象,此时必须要加强夜间血糖的监测。需要提醒的是,监测夜间血糖,不应由患者本人来测,而是应该请家属调好闹钟、定好时间,晚上定时醒来帮助患者测量血糖,患者则尽量保持睡眠或是休息的状态,以免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

此外,临睡前的血糖检测也很重要。如果是接受口服药物及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临睡前的血糖值偏低,或是已经处于正常值的底限,也要引起高度警惕,因为这可能也是夜间低血糖发生的诱因。

而对于早晨血糖突然升高且怀疑夜间低血糖者,可以把晚上的药量稍微减少一些,观察一下第二天早晨的血糖是否有所下降。如果有所好转,就极有可能是夜间低血糖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最好是到医院内分泌科去做专业的夜间血糖监测。

预防夜间低血糖4建议

如上所述,夜间低血糖一旦发生,对患者的身心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积极预防这类情况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夜间低血糖的防控,有如下建议:

1.调整药量。患者如果有类似夜间低血糖的情况,应在复诊及随访时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根据夜间血糖及24小时血糖波动情况来调整用药。切忌自行调整用药剂量,以免血糖波动过大。

2.饮食定时定量。饮食对血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调整好饮食,做到定时定量。晚餐要吃,并且碳水化合物要有保证。特别是有些人晚餐应酬只喝酒、不吃饭菜,就会缺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更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

3.生活规律、运动适量。保持规律生活,积极运动锻炼,保证能量的消耗能跟上节律,消耗量也能跟饮食和药量相配合,以保持血糖的稳定。突然的、过量的运动,皆会导致能量过度消耗,血糖突然下降,并不可取。临床研究也显示,有些人餐后运动过量,也容易产生夜间低血糖的问题。

4 .加强血糖监测。患者应于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时监测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4.4~6.7mmol/L,餐后血糖低于10mmol/L,晚睡前血糖在 5.6~7.8mmol/L,凌晨3时血糖不低于4mmol/L。运动前后应测血糖,若血糖值偏低,则应少量进食后再运动。

总之,夜间低血糖的患者要提高警惕,发现后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自身也应从生活、饮食、运动等各方面进行调整。当然,如果已经出现夜间低血糖症状,且情况比较危急,可赶快吃些糖果或饮用糖水,并迅速监测血糖。若低血糖反应持续发作,情况比较严重,出现神志不清、突发昏迷等,家属应及早将患者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猜你喜欢

大伯低血糖胰岛素
泰然处之
修伞
修伞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大伯家的几个晚辈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