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在小儿惊厥急诊处理中的应用

2017-05-17曾凤兰叶东红罗立荣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链式急诊科医师

曾凤兰 叶东红 罗立荣

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在小儿惊厥急诊处理中的应用

曾凤兰 叶东红 罗立荣

目的:探讨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在小儿惊厥急诊处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小儿惊厥的急诊抢救质量。方法:选择应用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前(2013年11月~2014年5月)及应用链式流程管理后(2014年6月~2015年6月)2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护士急救操作执行总分。结果:实施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后护士抢救措施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小儿抢救应用链式抢救流程管理,能有效缩短抢救反应时间,提高抢救质量。

急诊;小儿惊厥;链式抢救流程管理

小儿惊厥是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中枢兴奋容易扩散而导致惊厥,其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1],因此,急诊科接诊到小儿惊厥患儿后,迅速有效地为小儿采取应急急救措施,提高抢救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是一个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儿科医师匮乏,门诊兼顾急诊。在没有儿科医师坐诊急诊时,急诊护士接诊到小儿惊厥患儿,电话通知儿科门诊医师,在儿科医师到位前后,采用链式抢救流程管理,规范急诊护士医师对患儿立即采取专业、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缩短患儿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参与急救护士共21名,其中男5名,女16名。平均年龄31.90岁。护士5名,护师12名,主管护师4名。

1.2 方法 2013年11月~2014年5月(实施前)按传统的抢救护理程序遵医嘱抢救护理[3]。2014年6月~2015年6月抢救模式按链式流程复苏标准[3]:初步判断病情-呼吸道管理- 循环管理-系统查体-采取维持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的各项护理措施[3]。配备小儿抢救专用急救箱,与成人抢救用物区别,抢救时方便抢救人员快速识别取用。抢救时由护理组长指挥,以抢救小组的模式实施抢救, 即分诊护士快速对患儿进行病情评估实施病情分级,达二级以上的送入红区抢救室抢救并通知护理组长、使用固定电话通知儿科医师立即到急诊科抢救。患儿送入抢救室后,按流程规定站位, 护理组长站在患儿头位,负责呼吸道的管理;护理组员站立在患儿的体侧, 主要负责循环系统的管理、准确及时执行抢救医嘱并利用抢救间歇时间记录抢救的各项措施,药物及实施时间,患儿的病情变化等, 护理操作分工明确, 双人同步进行。在医师到达之前抢救措施包括立即给患儿去枕平卧、开放气道、必要时吸痰或使用吸球吸口腔分泌物、使用压舌板或口咽管防止咬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采血标本(血常规、急诊8项)、心电血压监测、测量体温、评估病情、记录等措施,医师到达后按医嘱用药等。链式抢救流程每个抢救步骤有严格的用时规定,抢救全过程由护理组长指导护理组员的工作, 并与医师沟通, 使医疗护理在抢救时配合默契,抢救措施实施更到位。

1.3 效果评价 制定“小儿惊厥抢救流程执行登记表”,责任护士每抢救1个患儿后,登记该表格并签名,当班组长质控抢救流程完成情况,并签名,病历文书管理组长/护士长每月质控抢救流程执行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对小儿惊厥抢救流程中的每项措施进行打分,有执行/达标的打勾计1分,未执行/未达标的不填写计0分,表格总分13分。具体执行项目见表1。要求护士必须完成流程中规定的抢救措施,登记计分。

表1 小儿惊厥抢救流程执行登记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2)

表2 链式抢救流程实施前后护士急救操作执行总分比较(分,x±s)

3 讨 论

我院是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抢救病人对象除了小儿外,大部分是成人急重症病人,抢救任务繁重、病情紧急、病种多而复杂。在接诊到急重症患儿需要抢救时,实行小儿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前存在几个问题:(1)急诊科备用的抢救设备和物品有多种规格型号,品种繁多,小儿与成人抢救物品混放,不利于医护人员尽快取到小儿规格的抢救物品。(2)儿科医师匮乏,门诊兼顾急诊。在没有儿科医师坐诊急诊时,急诊护士接诊到患儿需要抢救,需电话通知儿科门诊医师立即到急诊科抢救。(3)在医师到达急诊科前,护士对小儿实施的抢救措施有缺漏。(4)没有监管机制,儿科医师有时会迟到。因此,我院急诊科为了保证惊厥小儿抢救质量,实施小儿链式抢救流程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1)集中管理常用小儿急救物品,固定位置放置,如小儿血压计袖带、氧管、橡胶吸球、小儿气管插管物品、复苏囊等,便于抢救患儿时,医护人员迅速识别并取到适合的抢救物品。(2)规范小儿医护抢救流程,流程设计从接诊分诊开始,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抢救措施。(3)三级质控抢救流程达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持续质量改进。本研究把抢救流程执行/达标情况作为抢救质量监控指标,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抢救措施执行到位。实施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后抢救流程的执行/达标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严格按照抢救流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抢救措施,使小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应急抢救措施,为后续的抢救工作赢得时间,充分体现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在小儿惊厥抢救中的实效性。

链式流程管理强调规范化、流程、持续性和系统化[2],实行无缝隙急救护理,能节约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4]。我院急诊科对惊厥患儿实行链式抢救流程管理,不仅让患儿得到及时的救治,同时更让医护人员掌握了小儿惊厥抢救流程,了解小儿急症抢救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从而提高了抢救质量。小儿链式抢救流程为小儿急救护理提供了一个简单、系统、有效的抢救模式。在小儿链式抢救流程中以医护一体化流程管理,医护密切合作, 可使护士在医师到达前对小儿惊厥患儿病情做出正确评估, 运用预见性思维积极采取有效的应急急救措施,医护分工合作, 默契配合,提高了急诊小儿急救团队的专业性、合作性,从而让各项抢救措施实施得更到位更准确。

4 结 论

链式流程管理救护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围绕患者的需求而设计的合理急诊救护流程,可充分体现急诊救护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核心,完善工作流程中的薄弱和隐患环节,有秩序的救治过程才能产生最大的救治效能[5]。严格的链式流程管理救护可缩短抢救时间、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提高急诊科护士素质、有效减少医患纠纷和增加医院的信任度[6]。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对于小儿惊厥在急诊应急处理中采用链式抢救流程管理,有效缩短抢救反应时间,规范急救措施,提高抢救质量。

[1] 陈维娟.小儿惊厥的急救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27):2513.

[2] 刘 瑜.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6):79-80.

[3] 洪 云,靳 宏.链式流程管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4,36(16):2548-2549.

[4] 张聪辉,王艳霞,崔占杰.流程管理在急诊PCI 术前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4,7(23):96-97.

[5] 魏薇萍,朱晓燕,王飞燕,等.链式流程管理在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96-97.

[6] 翟光维.链式流程在心肺复苏急救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2):69-70.

(本文编辑 陈景景)

501220 广州市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

曾凤兰: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2016-11-18)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7.063

猜你喜欢

链式急诊科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链式STATCOM内部H桥直流侧电压均衡控制策略
线性表成组链式存储结构研究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上海全链式布局电影产业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