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跃理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5-17苗保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活跃维度理论

苗保华

活跃理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苗保华

目的:探讨活跃理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入院治疗的COPD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81例。入院后利用SGRQ进行入组测评,然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活跃理论进行施护,主要内容包括:成立活跃理论施护研究小组; 系统学习活跃理论内涵; 架构活跃理论实施框架;制定活跃理论施护措施;逐项实施与评价。研究实施3个月后,采用SGRQ重复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SGRQ各维度得分与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跃理论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疾病影响程度,提高其生命质量。

老年COPD;生活质量;活跃理论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程慢长,迁延反复,致使多数患者出现生理健康的不断恶化,并随着病理生理不可逆的损害以及临床症状的不断加剧,肺功能减退,劳动能力逐渐丧失,甚至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鉴于此,从2014年1~12月间,对我科收治的79例老年COPD患者利用活跃理论施护,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4年1~12月间收治入院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年龄界限所做的新的划分,所有入选病例均为60~74岁的年轻老年人。(2)均符合(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草案》中COPD诊断和分级标准的门诊就诊的患者[1]。(3)均为COPD急性发作经处理病情趋于稳定的患者。(4)无精神、意识、及听力障碍,无其他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5)均能自理且沟通良好。(6)对参与按该项研究均知情并同意,且配合良好。排除标准:(1)COPD急性发作期。(2)同时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老年痴呆以及精神障碍者。(4)有明显的残疾及不予配合者。上述病例根据患者入院的日期,单日入院79例设为观察组,双日入院81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60例,女19例;年龄平均(67.5±4.1)岁;病程:15~30年,平均(22.0±7.5)年;职业:农民20例,工人30例,离退休干部29例;学历:小学文化水平18例,中学文化水平20例,高中文化水平30例,大学文化水平11例。对照组中男63例,女18例;年龄平均(66.4±5.1)岁;病程:18~32年,平均(23.1±6.5)年;职业:农民18例,工人33例,离退休干部30例;学历:小学文化水平15例,中学文化水平25例,高中文化水平31例,大学文化水平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职业、受教育程度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组测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当日在完善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GRQ)[2]进行入组测评。该问卷共由50个条目组成,划分为呼吸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气喘等)、活动受限(体育锻炼、购物、走动、家务等)、疾病影响(焦虑、痛苦、疲倦、不安全感等)3个维度和总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呼吸症状维度,第二部分的第2、6小块为活动受限维度,第二部分中的1、3、4、5、7小块组成疾病的影响维度。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统一指导语,要求患者根据过去3个月内自身患病情况,在最适合自己的条目所对应的方框内打“√”,每一个问题根据以往的调查研究、经验和统计学处理得出不同的分值,分值越大,说明对生活影响越严重。上述3个维度经过处理最后的分值波动范围为0~100分,即对生活完全没有影响为0分,对生活极度影响为100分。最后的统计指标为SGRQ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在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需要做一些基本的脉搏、体温等方面的测量,然后对患者实施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一般的护理方法主要有:(1)心理护理。对于呼吸疾病的患者,因为体力消耗比较大,因此一般比较失落,这时就会因为自己的症状,患者感觉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因此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并且让患者真正的理解COPD的治疗方式,并讲解一些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恢复情绪。(2)采用基础护理的方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的呼吸正常,为患者制定一些锻炼的方案,帮助其控制运动的强度,如果出现一些心率失常或者是血压不稳的情况,需要尽快通知医师进行处理。(3)健康护理。帮助患者控制说话的时间,对于来访者做一定的要求,熟悉患者病情,对于患者的表现能够明白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告知患者家属一些恢复健康的方式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活跃理论对患者进行施护。其方案和措施如下:

1.2.1 方案 成立活跃理论施护研究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5名具备高学历、高职称或者高年资的护理人员为组员;系统学习活跃理论内涵,明确活跃理论的核心理念是让患者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以及康复的最佳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良好动态”;架构活跃理论实施框架;制定活跃理论施护措施;逐项实施与评价。

1.2.2 措施 根据上述方案,以活跃理论为依托,以“生命在于运动”为宗旨,以促进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活动为切入点,制定呼吸运动再训练计划。具体如下:

1.2.2.1 生理活跃。在不影响患者治疗和护理情况下,每天要求患者在保证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的基础上,做到:(1)摆放舒适卧位,如半坐卧位,借助重力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同时腹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减轻,以改善呼吸困难。(2)学会并逐项演练:①六字诀呼吸吐纳养生健身操,即让患者呼吸时发出“嘘、呵、呼、咝、吹、嘻”六个声音,通畅每次呼吸发出一个声音。②腹式呼吸训练。即取立位(体弱者可取半卧位或坐位),左右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前。全身肌肉放松,静息呼吸。吸气时用鼻吸入,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用口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缓呼深吸,增进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呼吸7~8次,如此反复训练,每次10~20 min,每日2次。熟练后逐步增加次数和时间,使之成为不自觉的呼吸习惯。③缩唇呼吸训练 :即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慢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缩唇大小程度与呼气流量由患者自行选择调整,以能使距离口唇15~20 cm处、与口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致熄灭为宜[3]。④训练有效咳嗽与排痰。

1.2.2.2 心理活跃。主要是根据弗洛伊德和艾莉森克的人格发展理论,鼓励患者积极思考,进行自我整合。积极思考的主要内容是要求患者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寻找生命价值,以便接受渐进死亡的事实。同时,通过积极思考,让患者努力达到一种统合感,一种生命的凝聚及完整感,从而能以成熟的心灵和威严,不畏惧死亡的心态来接纳自己,作自我肯定,也意味着对过去所发生的事件,不心存懊悔,且对未来生活充满乐观和进取的心态,学习面对死亡。

1.2.2.3 认知活跃。要求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包括COPD基本概念的认知、COPD急性加重的认知、对COPD治疗的认知及患者吸烟史、COPD病史、其他疾病史,对发病因素的认知,对肺功能检查的认知,对自己病情的评估,对于COPD急性加重的认知,患者对一年内急性发作选择门诊、急诊等情况;以及患者对于COPD治疗目标、药物治疗、药物使用及副作用对氧疗和康复治疗的认知,防治健康教育等的了解程度和态度等问题[4]。继而增强患者的自觉健康行为责任意识和提高患者的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

1.2.2.4 社会活跃。一是要求患者积极完善或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自身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二是很好地进行晚年身体、行为、心理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调适;三是延续中年时期良好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或者寻找一些替代性的活动以代替失去的或者改变的角色,即获得成功的老化。如当疾病处于康复期时,利用空闲时间,参与社区的老年义工团、老年歌唱团、老年模特队、到社区的棋牌室或者社区娱乐中心,和同年龄的老年人聊天、下棋、打牌等。

1.3 评价标准 上述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后3个月,再次采用上述SGRQ重复测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变化。若被试对象在3个月内出院,则由专人进行定期的家庭访视和电话随访,或者通过微视频实现延伸护理,以保证护理的连续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GRQ各维度得分和总分的变化结果比较(分,x±s)

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GRQ各维度得分和总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所谓的生活质量,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的生存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相关的生存状况的感受[5]。目前,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程度的提高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生活质量已经成为评价针对不同疾病在使用医疗手段干预疗效评估以及应用生物学指标评估器官功能的金标准。除此以外,还可以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各种医疗资源的消耗。所以,该项研究利用活跃理论促进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该研究采用的活跃理论又称为活动理论,由Havighurst于1963年提出。其主要的论点是认为老年是中年期的延伸,主张老年人应与中年时代一样从事社会上的工作及参与社会活动。对于一个正在变老的人,活动尤为重要,是老年人认识自我、获得社会角色、寻找生活意义的主要途径[6]。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健康均有赖于继续参加活动。该项研究结果证实,以活跃理论为依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促使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等不同的方面均处于良好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动态”,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护理后,组间比较,SGRQ各维度得分与总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这一结果说明,活跃理论的干预效果优于传统的护理程序的方法,二是活跃理论干预后,直接间接地促进了患者躯体健康水平,提高了心理健康与应对疾病压力以及适应患病状态的能力,增强了患者的社会再适应能力。而观察组自身前后比较,结果也显示,护理后SGRQ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护理前显著下降(均P<0.05),这说明活跃理论的实践和应用,既有力地促进了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避免和淡化了COPD患者因长期患病造成的与社会、与他人、与过去相对健康状态的自我之间的疏离感,又进一步增进了患者的自我肯定和精神生活的满足。进一步分析,该研究在生理活跃方面实施的六字诀呼吸操、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等呼吸训练计划的实施,达到了良好的通过调整呼吸吐出脏腑之毒,吸进天地之清的目的。现代医学也认为,人们的呼吸是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可以控制和调整。呼吸活动对人体生理各个方面均有着广泛的影响,故通过对呼吸的锻炼,可调整整个机体的功能。在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更好,更具有优势[7]。

总之,该研究应用活跃理论在护理领域所进行的尝试性的研究,起到了治病健身、愉悦身心、提高生命质量的良好效果。结果证明,活跃理论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疾病影响程度和疾病不确定感,促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感知,有效地填补失去的角色,减少孤寂,减轻病痛,提高生命质量。

[1] 李树本.自主呼吸麻醉肺减容术对非均质性肺气肿犬呼吸生理和气道炎症影响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5.

[2] 刘 言.COPD稳定期中医措施分类系统评价及适时御邪方案疗效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3] 周秋霞.我国老年群体健康状况及药学服务需求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5.

[4] 王 瑶.COPD-DMP:苏州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防控适宜技术的建立与实施[D].苏州:苏州大学,2013.

[5] 谌玉佳.334例肺癌患者终末期治疗的回顾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6] 林炜炜.阿尔茨海默病精准医学大数据研究平台的建设与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16.

[7] 赵 烨.安徽省城乡社区恶性胂瘤患者社会资本与生活质量关系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5.

(本文编辑 冯晓倩)

454171 焦作市 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人民医院

苗保华:女,本科,护师

2016-12-03)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7.020

猜你喜欢

活跃维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活跃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巾帼身影
这些活跃在INS的时髦萌娃,你Follow了吗?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