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斗争”:未来战场新视野

2017-05-17傅光明刘兴荣

军事文摘 2017年5期
关键词:战场手段军事

傅光明+++刘兴荣

随着电力中枢、通信枢纽、能源中心、指挥机构等事关国家和军队命脉的重要设施越来越多被置于地下,进一步提高了地下空间在人类生活中的比重,使地下成为国与国之间利益博弈的新平台。

相比地上空间,地下为军事目标提供了天然屏障,它不但可以遮蔽可见光,还能阻挡雷达波探测。复杂的岩层可有效屏蔽地下目标的各种暴露特征,使常规侦察手段难以捕捉和识别其发出的信号,从而大大降低被发现的几率。

面对塔利班错综复杂的地下工事,美军留下这样的慨叹:“不规则的沟渠、坚固的支撑点、洞穴和坑道体系星罗棋布,已经证明是难以攻克的。阿富汗的洞穴和坑道体系对任何想攻克的入侵者都是难以克服的障碍。”

战场空间的变化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与社会技术形态的转变同步,从平面扩展到立体,从有形拓展到无形。近几场局部战争实践表明,敌对双方全程依托地下展开军事行动,开展无时不在的“地下斗争”,已发展成为继陆、海、空、天、电之后的新作战空间,势必对战场发展和作战样式产生深刻影响。

向地下拓展是战场空间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类活动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张,战场空间也随之拓展。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空间压力,人类活动方向开始向地下转移。地铁、隧道、地下停车场等设施飞速发展,地下商场、地下仓库、地下住宅等建筑大量出现,地下已成为人类活动空间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而电力中枢、通信枢纽、能源中心、指挥机构等事关国家和军队命脉的重要设施越来越多地被置于地下,进一步提高了地下空间在人类生活中的比重,使地下成为国与国之间利益博弈的又一平台,这也决定了地下已经成为全新的战场空间。

科技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所产生的成果,在最先应用于军事的同时,也推动战场空间不断拓展。地下空间在军事上应用的历史较早,但受技术制约,始终局限在很小范围,并未对战争产生明显影响。直到20世纪地下施工技术、现代安装技术和地下通信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人类才得以克服岩层带来的重重障碍,开始大规模构筑地下战场体系。依靠新技术的支撑,地表岩层和土壤对机动和指挥的影响越来越小,发挥的隐蔽和防护作用越来越明显。交战双方将作战行动转入地下,以达成作战目的,从而开辟了地下战场。

武器装备在决定战术的同时,也影响着作战范围和空间的选择。武器的射程和精度,直接决定了双方的作战距离和位置,武器的打击方式决定着攻防双方所在的空间。随着武器射程的增大、精度的提高和打击方式的多样化,战场范围也从点、线、面扩展到立体,从一维拓展到多维。枪炮的发明拉开战斗距离,扩大了陆战场范围。舰载武器和机载武器的出现,使人类在海上和空中戰斗成为可能,并进一步推动海空战场的发展和扩张。每一种具有决定意义的新武器产生,都推动着战场范围的扩张或是空间的演变。20世纪出现的核武器,以其巨大的破坏力催生了大量地下防护工程。精确制导武器走上战场,也对地上军事目标构成巨大威胁。各国纷纷将重要军事目标迁入地下,大量军事活动转入地下,地下作为作战新空间崭露头角。近年来,深钻地信息化武器、战术核武器的产生,进一步威胁着浅地下目标,从而继续推动业已成型的地下战场不断发展完善。

向地下拓展是应对现代侦察手段的必然选择

信息化条件下,精确打击技术日趋完善,隐蔽自己是保存实力和实现作战意图的先决条件。在侦察手段如此丰富的今天,地上战场已经几近透明、难有死角,向地下寻求隐蔽,就成了军事活动的最佳选择之一。

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军事侦察早已突破可见光及雷达的简单范畴,发展成为集光、电、磁、声为一体,主动及被动侦察相结合的涵盖电磁频谱几乎所有频段的综合技术领域。即使是当今最先进的隐形兵器,也可运用米波雷达进行探测和跟踪,从而难以避免被发现的命运。较为领先的多频谱战场侦察技术,通过多个传感器互联,可将获取的目标信息进行数据和图像处理,综合比较,实现对目标数量的正确测定和目标属性的准确辨认,对战场隐蔽和伪装提出了空前严峻的挑战。换句话说,只要是地面以上大气以内的军事目标,不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很难避开现代综合侦察手段的探测和监视。

相比地上空间,地下为军事目标提供了天然屏障,它不但可以遮蔽可见光,还能阻挡雷达波探测。复杂的岩层可有效屏蔽地下目标的各种暴露征候如声音、震动、发光、热辐射等,使各种常规侦察手段难以捕捉和识别其发出的信号,从而大大降低被发现的几率。即便是因体系庞大而难以隐蔽的地下国防工程,其伪装措施也随着新材料技术的进步,由单一的外形伪装发展成为覆盖全频谱,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综合伪装,使得伪装效能大为提高。世界主要军事强国为隐藏军事实力,在未来战争中赢得主动权,均建造了大小不一、数量不等、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地下武器洞库和人员隐蔽基地,用于隐藏战略武器和作战有生力量,而这些地下设施的具体位置和详细参数显然难以通过常规侦察手段获得。

向地下拓展是战争攻防手段升级的必然发展

精确打击武器的出现,对地上目标构成了巨大威胁,迫使防守一方寻求比陆海空天更加安全的作战空间。但由于科技水平限制,当前人类活动难以到达更远的外层空间,地下就成了最便捷也最有利的选择。相比地上,地下空间在提供防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复杂的地质情况,岩体对爆炸的冲击能量有着较强的吸收作用;对于地下深处的目标,普通武器的攻击几乎造成不了实质性破坏。

随着新材料技术在防护中的应用,用复合材料制成的遮弹板可以成倍提升地下工程的防护能力,最新的反应式防护层更是可以在钻地弹接近时,通过引爆内部爆炸装置破坏钻地弹头,降低其破坏效果。得益于完善的防护技术,地下作为目前最安全的空间,为越来越多的军事目标提供着重要保护。据美军战后评估,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对方能生存下来的军事力量几乎都依赖于地下永备工事。在阿富汗战争中,即使拥有了“温压弹”等新型武器,塔利班的地下工事仍给美军制造了很大麻烦,“不规则的沟渠、坚固的支撑点、洞穴和坑道体系星罗棋布,已经证明是难以攻克的。阿富汗的洞穴和坑道体系对任何想攻克的入侵者都是难以克服的障碍。”

地下不但在防护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进攻方面同样有着独特的优势。20世纪中叶,一些军事大国就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地下战场建设,相当数量的战略核武器被置于地下,对准了潜在敌对国的各类重要目标。由于建设准备充分,配套设施完善,相比海基、空基和陆基移动发射平台,分布于地下各处的导弹发射系统可靠性更高,也更易于维护,因而在战争中更能发挥重要作用。从地理环境看,地表植被为其提供了天然伪装,加之人员日常活动均在地下,很难被敌方发现,它作为战略攻击手段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因此具有更强的威慑效果。近年来研制成功的部分新型战略武器如针对卫星的定向能武器等,也被一些国家秘密设置在地下掩体内,躲开了各类侦察手段的搜索。一旦战争爆发,这些武器悄悄从地下出现,对敌方关键目标实施打击,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向地下拓展是确保作战指挥稳定的必然要求

首选打击目标把指挥机关的生存空间压向地下。针对作战双方重要指挥人员及指挥中心体系进行精确打击,力争在作战初始阶段就瘫痪敌作战指挥,造成敌方重大的心理震撼,已成为现在及未来战争主要作战方式之一。这将迫使交战双方极力将己方作战指挥机关隐藏于地下,以求躲避对方的首波打击。

失去地下依托的指挥机构将难以发挥作用。地下对于指挥中枢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为指挥机构提供防护,抵御敌方的各种打击,而且能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为指挥人员创造良好环境,使其专注于作战指挥而不被分散精力。在现代战争高精度、高强度、全方位、全时段的综合打擊下,指挥机构一旦暴露于地上,将面对来自敌方信息化侦察手段和打击手段的各种威胁,不但自身安全难以保证,信息也难以畅通,更别说集中精力于作战决策了。

指挥中枢向地下隐蔽可确保实施稳定不间断的指挥。依靠地表足够厚度岩土层的覆盖,地下指挥中心可以抵御常规武器的打击,对于深钻地精确制导武器及战术钻地核武器,通过设置复合防护层、近程主动拦截和安装减震装置等方法,地下指挥机构依然可以抵挡其直接命中。而面对高功率微波武器、电磁脉冲炸弹等“软杀伤”手段,地下指挥中心的自然防护层可大大吸收其攻击能量,加上工程防护层和口部的屏蔽设备,足以保护己方通信网络,使其杀伤力失效。有了地下优越的天然防护条件,再加上先进的配套设施,指挥机关可以不惧敌方作战平台威胁,专注于处理信息和决策,充分发挥自身效能。

摘编自2017年3月2日

《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彭振忠

猜你喜欢

战场手段军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三大战场风云变幻
记忆的奥秘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