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县口头镇黄龙港村“一村一品”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2017-05-16郭芳

河北农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一村一品一村黄龙

郭芳

唐县口头镇黄龙港村“一村一品”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郭芳

2016年,黄龙港村在在县委、县政府、口头镇党委和农工委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我县“一村一品”的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本村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中心,推进我村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与产业现状

1、地理位置。黄龙港村位于行唐县北部山区,距县城30公里,距口头镇政府5公里,北临宝平公路,交通便利,能够为畜牧农粮成品提供良好的运输和中转环境。

2、人口与土地面积。黄龙港村行政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荒山荒坡约5100亩,耕地面积1066亩,水浇地300亩,水资源稀缺。现有人口598人,192户。“两委”干部6人,党员18人。

3、产业现状。黄龙港村种植业以玉米为主,辅小麦、花生等种植。全村外出打工者很少,大部分劳动力都在家务农。2012年,黄龙港村充分利用政府扶贫资金,依托黄龙港奶牛养殖小区,建成全县唯一的以全村贫困户入股的股份制扶贫奶牛场,全村贫困人口都能获得合作社利润分红。2014年,黄龙港村打造成为市级美丽乡村,高标准美化、亮化了村容村貌。同年,行唐县占军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政府扶贫资金和自筹资金,建成以全体村民用土地入股的蔬菜大棚28座,2016年全部投入生产,种植黄瓜,成为全村脱贫致富重要支柱之一。

二、经验做法

1、找准带头人,调动村民积极性。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干部带好头,村民有劲头。一个村的发展需有一个带头人,该村村主任张占军在村中经营奶牛小区富裕起来,不忘全村老百姓。2014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他利用扶贫资金和自筹资金,共建了28座大棚,成立了合作社,贫困户不仅可以按入社土地面积从合作社获取分红收益,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每月挣工资。

2、搭建好平台,尊重群众意愿。在成立合作社之前,村支部从全村选出13名代表,搭建群策群智协商平台。先后共召开28次代表会议,协商研究土地流转、种植项目等问题,采取代表举手表决方式决定协商结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吸纳群众意见。

3、选准好产业,找准致富道路。在县农林畜牧局的组织下,村两委到河北遵化、迁西,山东寿光等地参观设施蔬菜种植。并与山东寿光洽谈了为黄龙港村培养设施蔬菜农户技术员的计划,选派本村30余名骨干到山东寿光学习种植技术,为培养该村的技术力量奠定了基础。

4、形成规模,效率效益双丰收。大棚形成规模化种植,才能提高劳动效率。村两委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流转土地200亩,发展地暖式蔬菜大棚全部种植黄瓜,2016年3月18日开始采摘上市,日产量达14000斤,累计产量已达100多万斤,收入近百万元,带动贫困人口就业80余人。

5、健全机制,规范流转管理。村两委从村民的长远利益出发,通过党委会、代表会议同意,协商成立占军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将小块土地入股合作社,由村委会监督,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上报镇政府建立档案。由合作社长期流转经营土地,农户不仅享有合作社股份,还能拿到土地承包金(每亩按1000斤玉米起价)。土地入股收益按股份结算,实现定期分红。同时,成立理事会、监事会,督促和监督合作社运营,确保村民利益不受侵犯。

三、存在问题

1、产业发展资金短缺,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建设“一村一品”,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但从调查的情况分析,资金上的短缺严重制约了“一村一品”建设。集中体现在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方面,遇到连阴天和雾霾天,大棚采光不足制约蔬菜生长,由于资金短缺,无法及时安装采光设备。

2、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村大棚蔬菜还停留在粗放型蔬菜种植上,生产上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忽视了品牌效应,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产品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履约率较低。

四、发展建议

1、增加培训。建议上级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技能培训和基地建设,继续加大对基层农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扶持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力度,强化和提高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引进和配置的“绿色通道”。

2、抓好招商引资。按照“市场需要、项目可谈、近期可建”的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一村一品”示范点准备一批招商项目,进行推介洽谈。利用各级搭建的招商引资平台,有针对性地向客商进行推介,力争引进一批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的实业型企业来来带动和发展“一村一品”。

(作者单位:行唐县农林畜牧局)

猜你喜欢

一村一品一村黄龙
等价转化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特约撰稿专家 黄龙光 编审
黄龙河川道
黄龙核桃
一村三英烈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
虚惊一场
木瓜村红富士苹果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