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单车还是金融单车?

2017-05-16刘朝晖

新民周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摩拜押金单车

刘朝晖

当自行车遇上“互联网+”,成就了如今火遍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各路资金的疯狂涌入也让共享单车开始了跨越式的野蛮大扩张。然而,在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使用背后关于押金以及盈利模式的讨论成为了广为热议的话题。究竟是共享单车还是“金融”单车?共享单车正面临着多重金融风险的考问。

惊人的吸纳资金“小银行”

数目不等的押金和充值金额,为共享单车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在不断增长的庞大用户群体之下,共享单车究竟沉淀了多少资金?

由于共享单车有制造和维护成本,几乎所有共享单车平台都会向用户收取数额不等的押金,来约束用户行为,摩拜单车押金299元、ofo和小蓝都是99元、优拜298元、小鸣199元……根据ofo最新公布的数据,其用户量已达3000万。摩拜单车官方数据表明,其用户量在去年底已超千万,以此用户量粗略估算,两家公司仅押金存量都达到近30亿元。尽管为了争夺市场制造影响力,这两家目前市场规模最大的共享单车公司的数据不免有注水之嫌,但是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实际沉淀下来的押金规模不容小觑。

有专家表示,如果把摩拜、ofo的单车比作银行网点的话,其1000多万家网点就可募集资金这比众多国有银行厉害多了。沉淀下来如此大的资金量已经堪比一家小型银行,同时这笔押金对用户来说只有较小的挪动需求,且加入共享行列的用户仍在不断扩展,行业存款还在不断增加——这是最经典的互联网金融的玩法。

这个庞大的资金池如果投入金融市场,每年也将产生数亿元的不菲利润,这个许多大型企业追求的目标,而摩拜和ofo通过铺设单车即可轻松收入囊中。这也许是共享单车直接引来众多投资者的加入,让其在2016年整体低迷的资本市场异军突起,与直播成为年度两大投资热点的重要动因。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现在,用户与单车公司不再只是简单的一对一交易,而是一对多的交易模式,“一旦变成了一对多的交易模式,收取押金就会形成资金池,拥有金融属性。”由于很多用户在一次使用后不发起退还押金的请求,这会造成押金沉淀在单车提供者手中,沉淀得多了,就可能引发“变相募集或占有资金”的嫌疑。

押金去哪儿?

共享单车沉淀的押金、余额形成的巨大的“资金池”,让人们不能不对其资金流向产生质疑。

曾有业内人士根据各大单车公司披露的信息分析表示,ofo单车每天每辆约5-19元收入,需要1-2个月才能收回单车成本;摩拜单车每天每辆约6元收入,需要约10个月能收回单车成本。刘春彦老师也曾表示,根据共享单车的经营模式去看,“单车公司很有可能会将押金和余额进行其他的用途,发工资、投资单车等”。

目前在市场上,确有单车公司用押金另作投资的传闻,也有将押金用作平台运营费用的消息,但这些均无法得到证实。而各大单车公司对押金的流向和实际用途都语焉不详。在不透明的情况下,人们不免会产生联想,已经有人猜测,巨额押金的理财收益,或许才是共享单车的盈利的基础。

此外,关于共享单车押金、余额难退的报道也不时见诸报端。据悉,上海市消保委接到的相关投訴量激增,今年截至3月初,已接到463起,投诉量已超去年全年。

如果说余额的性质相当于预付款,是公司的收益,无需向用户说明如何使用以及资金去向,押金却是用户的钱,并不归单车公司所有,押金的去向更备受关注。

摩拜单车方面曾有负责人表示,收取的押金存放于摩拜单车单独设立的银行账户中,交由第三方监管,与公司的运营资金是分开的。“摩拜单车承诺用户的押金随时可退,所以公司对这笔钱保证能够随时存进、取出,不会用作固定资产投资。” 优拜单车创始人兼CEO余熠也声明,优拜单车押金将完全由第三方监管,确保不被挪作他用。

然而前不久,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对摩拜单车CEO王晓峰进行了一次专访,询问押金去哪儿了?王晓峰解释了为什么收押金、为什么是299元,而对于叶檀反复追问的押金用途问题,却始终王顾左右,未作正面回应,最终的回答是“甩锅”给招行——“去问招商银行。”

近日,ofo小黄车宣布与中信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共享单车+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押金托管、支付结算、跨境金融、资金托管、授信支持、市场营销等。不少人认为ofo、中信本次合作的核心,在于消除外界对共享单车行业巨额押金的质疑,即ofo将用户押金托管在中信银行,类似于摩拜和招商银行的押金监管模式。

然而,在缺少政府层面的监管情况下,这种商业性质的监管是否能打消人们的疑虑,仍然还要打上个问号。

法律监管必须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且不论押金到底的去向,在法律人士看来,共享单车的押金模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律师表示,共享单车在现有的押金模式下,确实可能存在一些法律问题。主要涉及到的问题包括:第一,押金规则可能被认定为格式条款、霸王条款;第二,注册用户未租赁使用单车期间,平台对“押金”的占有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第三,出租方与使用方未约定押金孳息归属情形时的孳息归属。

在目前越做越大的共享单车生意,对于押金的监管,一方面为了防止平台跑路、押金无处索要或由于特殊情况而出现兑付危机,另一方面也为了规范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对此,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监管机构要求业者对押金设立专用账户,并接受第三方监管,防止押金被挪作他用。另外,在退还时间上,也作硬性规定,7日内必须退还。毕竟,共享单车这生意可越做越大,而且这押金可不少,还有数千万用户。

刘春彦表示,共享单车企业收取押金、余额,如果将其用于其他经营,可能面临风险,一旦经营失败,那么就会给消费者造成巨额损失。而那些声称不退还用户余额的单车公司,更是涉嫌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黄少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法律上并没有一个“押金”的术语,“那么这个押金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规避和约束风险发生的预付款,例如车子坏了,造成违规的行为。” 黄少卿表示,充值不具备强制性,但押金是“一对多”的强制性的模式,即一辆单车可能收取了多个用户的押金,这就相当于一种融资行为,“共享”就有金融属性。但这些共享单车公司在形成了资金的集中的同时,又不具备从事相关金融业务的资质,对于这样的行为,就急需一些监管政策来约束它们。

央视财经节目此前就以“押金不能直接退还,数亿款项缺监管”为题进行报道,新华社也有《钱去哪儿了?有无风险?如何监管?——三问数十亿元共享单车“资金池”》的报道。可见,共享单车押金的问题已经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悉,相应的政府层面的监管措施也很快就要出来。

今年1月13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自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由央行监管,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据了解,该账户资金暂不计付利息。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宏民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共享单车这种押金和余额性质和第三方支付很像。现在央行已经对支付宝余额采取措施,统一放在商业银行进行监管,也明确不再付利息,对备付金账户的管理也越来越加强。“这个政策是现成的,也很成熟,我觉得针对共享单车的资金监管政策很快就会推出。”

信用模式逼退押金

3月16日,ofo宣布与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将开启共享单车的信用免押模式。凡上海地区ofo的用户,只要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无需交纳99元押金,即可享受ofo的骑行服务。这意味着,共享单车的龙头企业ofo将尝试告别“押金模式”,推行“信用模式”。

此前首家引入免押金机制的永安行,尽管匆匆退出了与芝麻信用的合作单飞,但其董事长孙继胜也曾表示,“真正的共享单车就不该收押金,收押金的共享单车都是伪共享经济!”

“那些损坏或者盗竊单车的用户,不仅仅是被平台惩罚,而有可能影响其未来的金融信用服务,例如限制其消费信贷、乘坐飞机、高铁等,那么就会带来更有力的制衡。”孙继胜说,免押金模式不仅利于单车行业告别恶性竞争,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信用社会的建设。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也表示,芝麻信用希望通过信用让单车出行更便利、更绿色,并助力信用城市的建设。

对此,法律专家提议共享单车行业成立“反押金联盟”,并呼吁更多机构加入,通过信用方式消灭押金,以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

“免押金消费体验远远优于押金模式,只要市场部分商家采取免押金,必须产生良币驱逐劣币效果,最终推动整体市场服务升极。”大成律师事务所胡铭律师说。在胡铭看来,押金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押金的收取是在信用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产生的权宜之计,是落后且不合时宜的,随着数字信用时代的到来,押金消失是必然趋势。芝信信用甚至预测,10年后,中国所有城市都将成为信用城市。

蚂蚁金服透露,芝麻信用目前和永安行、优拜、骑呗、小蓝、OFO、funbike、一步、北京市公共自行车有合作。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宏民判断,如果央行介入监管,共享单车公司不能挪用押金,没有利息,不能产生收益,那还要押金何用?收取押金这条路很快会走到尽头。他认为,共享单车以后可能会大概变成两种经营模式,一种就是免押金,搞“羊毛出在狗身上”的模式,利用消费者人群进行广告等增值服务,以其他的方式赚钱;还有一种就是交会员费的模式,年交或者包月,期限内随便骑,到年底钱就是商家的,就像健身房的模式一样。

猜你喜欢

摩拜押金单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飞吧,单车
花式退押金
摩拜推出多项福利,同时发布摩拜助力车
摩拜的宿命
共享单车押金难退引发的思考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共享单车(外四首)
摩拜单车的英国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