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大黄鱼饲料应用效果比较

2017-05-16全汉锋

渔业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杂鱼大黄鱼幼鱼

全汉锋

(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福建 宁德 352100)

几种大黄鱼饲料应用效果比较

全汉锋

(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福建 宁德 352100)

在福建宁德三都澳大黄鱼主养区,开展全程分别投喂市场反馈好、销量较大的某3种品牌大黄鱼配合饲料及(鲜杂鱼糜+A)饲养大黄鱼的对比试验。经过2年多来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的诱食效果优于鲜杂鱼糜;大黄鱼养成投喂粗蛋白含量≥46.0%的配合饲料的养殖效果、经济效益与投喂(鲜杂鱼糜料+A)差异不显著(P>0.05),但大黄鱼成活率显著提高;粗蛋白含量≥46.0%的优质配合饲料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鲜杂鱼糜+优质配合饲料),可在大黄鱼养殖生产上大规模推广应用。

大黄鱼;饲料;应用

福建闽东是全国最大的海水鱼网箱养殖基地,其中作为养殖优势品种的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养殖年产量达12×104t以上,占全国大黄鱼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1],年产值20多亿元。以往的养殖生产实践表明,投喂低值(每吨售价104元以下)配合饲料养成大黄鱼,在诱食性、生长性能、性价比等方面尚未达到使用冰鲜杂鱼的养殖效果[2],造成目前大黄鱼传统养殖除在幼苗养至苗种(幼鱼,体重<50 g/尾左右)阶段投喂配合饲料外,养成仍以传统的投喂鲜杂鱼糜为主,只在高温季节和海上禁渔季节期间才辅以配合颗粒饲料,而冰鲜杂鱼具有易携带病原菌,营养单一,氮磷排放量高,使用不方便等缺点[2-6],且饲料利用率低、成本高,浪费渔业资源,污染养殖环境[7-8]。因此,推广使用高效、环保的大黄鱼配合饲料显得尤为重要,可增加养殖效益,减少鲜杂鱼的使用和残饵对海区水质的污染。近年来,许多企业新研发的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42.0%,每吨售价(1.0~1.2)×104元],其特点是营养全面、适口性好,且适合大黄鱼的摄食习性;饲料利用率和饲用价值都有很大提高[6,9],但由于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迄今尚未见到生产上全程使用配合饲料养殖大黄鱼的报道。对此,在福建宁德三都澳大黄鱼主养区,开展全程分别投喂市场反馈好、销售量较大的某3种品牌大黄鱼配合饲料及(鲜杂鱼糜+配合饲料)饲养大黄鱼的对比试验,以期为大黄鱼配合饲料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促进大黄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位于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大湾海区,该海区潮流通畅,水质良好,水深10~15 m,流速0.5~1.1 m/s,透明度30~100 cm,盐度26~30,水温12~29℃。

1.2 试验材料

试验饲料分别为大黄鱼主养区畅销的某3种品牌慢沉性颗粒配合饲料[6](简称A、B和C)及鲜杂鱼糜,颗粒配合饲料粒径0.5~1.0 cm,颗粒表面光滑,无开裂,无腐败、霉变及其它异味,水中稳定性良好,沉降速度为5.7 cm/s左右,鲜杂鱼糜为外海捕捞的鲜杂鱼{以七星鱼[Myctophumpterotum(Alcock)]和日本鳀(EngraulisjaponicusTemminck et Schlegel)}为主,经绞肉机绞成肉糜,当天制作当天投喂。根据产品说明和送检结果[9-10],试验饲料主要营养成分详见表1、2。试验用鱼为2013年培育的大黄鱼春苗及其幼鱼,两阶段试验鱼初始体重分别为8.5~10.5 g和66.3~68.5 g;试验网箱规格为4 m(长)×4 m(宽)×6 m(深)。

表1 配合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

表2 鲜杂鱼糜的主要营养成分

1.3 方法

1.3.1 试验设计

生产中大黄鱼养殖通常通过筛选分苗,将养殖全过程分为幼苗培育至苗种(幼鱼培育阶段)和苗种养至成鱼(养成阶段)两阶段,本试验也依此设计,分两阶段进行。

幼鱼培育阶段:2013年7月5日—2014年5月8日,时间307 d,水温14~27℃。设定三个试验组,分别投喂饲料A、B、C,每组各设三口网箱,每口网箱投放经下排暂养的大黄鱼幼苗29 500尾,幼苗初始规格为体重8.3~10.5 g。

养成阶段:2014年5月26日—2015年1月24日,时间243 d,水温12~29℃。设定四个试验组,分别投喂饲料A、B、C和(鲜杂鱼糜+A)(参考传统大黄鱼养殖投喂方法,即在每年的高温和海上禁渔期间、幼苗暂养阶段[3],以颗粒配合饲料为主,而其他养殖阶段均投喂鲜杂鱼糜,两者的总投喂量比约2∶1),每组试验均设三口网箱,每口网箱投放幼鱼培育阶段投喂对应饲料得到的苗种5 586~5 760尾,试验鱼初始规格为体重66.3~68.5 g。

盐酸(1+1);盐酸(1+20);硫酸(1+1);氯化钙-盐酸溶液:称取5.55g无水氯化钙于400mL烧杯中,加150mL水、25mL盐酸(1+1)、2mL硫酸(1+1),溶解完全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饱和硼酸溶液;500g/L氢氧化钾溶液;50g/L氢氧化钾溶液;三乙醇胺(1+1);EDTA标准溶液,0.017mol/L,参照GB/T 5195.1—2006方法1配制并标定;酚酞溶液:1.0g/L,溶剂为90%(体积分数)的乙醇;混合指示剂:称取0.20g钙黄绿素、0.12g百里酚酞和20g氯化钾于研钵中研细研匀,贮存于棕色磨口瓶中。

1.3.2 日常管理

每天上午5点和下午4点各投饵1次,每次投喂量以吃饱不再摄食为标准。应尽量做到所投饲料能很快被大黄鱼摄食,切勿把饲料一次性投到水里,防止造成饲料沉底或溶失,而降低饲料利用率[2]。每天记录摄食、死亡及投喂量等情况。

1.3.3 数据采集与分析

每隔20天每口网箱随机捞取30尾测定体重、体长,并定点定量分别投喂试验饲料,观察2 min内大黄鱼的上食尾数。数据通过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处理,利用单因素方差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Tukey法进行多重比较,显著性水平P<0.05为差异显著。

总增重量(Total weight gain,TWG)=Wf×Nf-Wi×Ni

个体增重量(Individual weight gain,IWG)=Wf-Wi

个体相对增重率(Relative weight gain rate,WGR)=(Wf-Wi)/Wi×100

体长增加量(Body length increment,BLI)=Lf-Li

成活率(Survival rate,SR)=100×Nf/Ni

饲料系数(Feed conversion ratio,FCR)=I/[Wf×Nf-Wi×Ni+(Wd-Wi)×Nd]

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100×(lnWf-lnWi)/d

累计增重量(Cumulative weight gain,CWG)=Wf×Nf+(Wd-Wi)×Nd-Wi×Ni

总成本=鱼种成本+饲料成本+人工成本-死鱼回收价

单位成本=总成本/(Wf×Nf)

式中:Nf、Ni、Nd分别为试验终末、初始和死亡的尾数;Wf、Wi、Wd分别为试验终末、初始和死亡的平均体重(g);I为投饲的饲料总量(g);Lf、Li分别为试验终末和初始的平均体长(cm);d为试验天数(d);总成本不含固定资产投入。

2 结果

2.1 几种饲料的诱食性

从大黄鱼上食效果看,投喂配合饲料时,大黄鱼摄食活跃,各配合饲料的诱食效果优于鲜杂鱼糜,诱食效果从大到小顺序为A>C>B>鲜杂鱼糜。

2.2 不同饲料对大黄鱼生长的影响

幼鱼培育阶段:如表3所示,A、C两者间的个体相对增重率、总增重量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高于B(P<0.05),B的总增重量为负值;A的个体相对增长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B和C(P<0.05),而B和C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配合饲料A和C在大黄鱼幼鱼培育阶段的应用效果较好,而B较差。

养成阶段:如表4所示,A、(鲜杂鱼糜+A)和C三种饲料间的个体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总增重量由高到低排列为A>(鲜杂鱼糜+A)>C,个体相对增长率由大到小排列为(鲜杂鱼糜+A)>A>C,均显著大于B(P<0.05)。结果表明,A、(鲜杂鱼糜+A)、C三种饲料在大黄鱼养成阶段的养殖效果显著优于B(P<0.05)。

表3 幼鱼培育阶段不同饲料的养殖效果

续表3

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表4同。

Notes:Values in the same line without a common superscript mean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in contrast it didn’t .The same in table 4.

表4 养成阶段不同饲料的养殖效果

2.3 不同饲料养殖的成活率、饲料系数的比较

幼鱼培育阶段:如表3所示,三种配合饲料的成活率有显著差异,从大到小排列为C>A>B,且C和A的成活率均在23%以上,与历年养殖区的成活率均值相当,能满足大黄鱼幼鱼培育阶段的生产要求。如表5所示,三种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均较低(<1.0),说明对大黄鱼幼鱼培育阶段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好。

养成阶段:如表4所示,四种饲料间的成活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从大到小排列为A>C>(鲜杂鱼糜+A)>B,B成活率远低于60%,低于历年养殖区的成活率均值,不利于养殖生产。如表6所示,四种饲料的饲料系数从大到小排列为(鲜杂鱼糜+A)>B>C>A,说明配合饲料对大黄鱼成鱼生长的促进作用均较好,好于生长期间混合投喂的(鲜杂鱼糜+A)。

表5 幼鱼培育阶段不同饲料的经济效益

注:饲料系数计算含养殖过程死鱼增重,但死亡幼鱼无市场收购价值,故死亡幼鱼不纳入经济效益核算;鱼苗购买成本按0.15元/尾计;人工单位成本按2.4元/kg(鱼累计增重)计;固定资产折旧未计入。

Notes:Feed conversion ratio calculation included the weight gain of dead fish during farming,but dead juvenile fish had no market value,so dead juvenile fish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economic benefits calculation.The purchase cost per fish try was 0.15 RMB,the labor cost per unit was 2.4 RMB/kg (fish cumulative weight gain),and the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 was not accounted.

表6 养成阶段不同饲料的经济效益

续表6

注:饲料系数计算含死鱼增重;苗种价按30元/kg,死鱼按10元/kg计;鲜杂鱼糜单价为全年均值;人工成本按2.0元/kg(鱼累计增重)计;固定资产折旧未计入。

Notes:Feed conversion ratio calculation included weight gain of dead fish.The price of fry was 30 RMB/kg,dead fish was 10 RMB/kg,fresh feed was average price of whole year,and labour cost was 2.0 RMB/kg (fish cumulative weight gain).The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 was not accounted.

2.4 不同饲料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

幼鱼培育阶段:如表5所示,大黄鱼单位成本从大到小排列为B>C>A,且A和C都在历年市场均价(30.0元/kg)左右,基本能满足生产的效益要求,而B的单位成本过高。

养成阶段:如表6所示,大黄鱼单位成本从大到小排列为B>C>(鲜杂鱼糜+A)>A,且都在历年市场均价(30.0元/kg)以内,能满足大黄鱼养成生产的效益要求。

2.5 个体生长分析

幼鱼培育和养成两阶段来源同一批大黄鱼春苗,且是一个延续的生长过程,只是在2014年5月后新增加一组(鲜杂鱼糜+A)试验,因此,不同饲料养成大黄鱼的体重生长分析采用同一曲线图。从图1可以看出,从8月底到来年1月中旬为大黄鱼快速生长期,投喂四种饲料的生长趋势基本相同,都是在8月底开始快速增加,但A各时期的增幅与(鲜杂鱼糜+A)的大致相同,且略高于C,而C又略高于B。表明配合饲料A可以替代传统的(鲜杂鱼糜+A),且养殖效果好于其他配合饲料。

3 讨论

不同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来源、配比以及所含的微量成分决定了饲养鱼类的效果[11-17]。全汉锋等[9]认为大黄鱼的相对增重率随着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提高;Duan 等[18]研究指出,大黄鱼饲料中适宜的蛋白和脂肪比为47.5∶10.5,符合大黄鱼肉食性鱼类的习性,这与本试验结果相一致,A与C两种配合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含量均大于46%,大黄鱼生长良好。但A与C一些试验结果却也存在差异,C组大黄鱼成活率最高,而投喂量却并不是最高,A组的成活率略低,终末体重、终末总重量、总投喂量等生长性能却高于C组,这应该与A、C中的粗脂肪含量和饲料的诱食性有关,A粗脂肪含量很高,大黄鱼摄食后鱼体肥满度好,总增重效果显著,这也是C组大黄鱼长得较瘦长的原因;同时由于A的诱食性好,大黄鱼摄食更活跃,因此在成活率也不低的前提下总投饵量最高。然而饲料的营养价值还取决于鱼类对这些养分的吸收利用率[15-18],正是由于投喂A的大黄鱼摄食好,摄食量多,在高温季节随着免疫力、抗病力的降低,易感染肠炎等疾病而死亡,其成活率较C有所降低。但综合来看,A营养更全面,养殖效果更稳定,符合优质配合饲料的要求。

冰鲜杂鱼虽然价格低廉,但使用冰鲜杂鱼会加剧大黄鱼病害、安全与环保问题,传统大黄鱼养殖投喂方法是在每年的高温和海上禁渔期间、幼苗暂养阶段,以颗粒配合饲料为主,而其他养殖阶段均投喂鲜杂鱼糜[3],目前国内未见大黄鱼全程投喂鲜杂鱼糜的报道。试验进行了几种饲料全程投喂的生产性模拟,粗蛋白质含量高于60%的配合饲料A与(鲜杂鱼糜+A)相比,除特定生长率无差异外,前者增重率、成活率、饲料系数等决定经济效益的生长性能均优于后者,在大黄鱼养殖中完全可以替代(鲜杂鱼糜+A)。刘招坤等[1]对闽东地区大黄鱼养殖中饲料的使用现状分析,认为个别品牌的配合饲料其养殖效果接近冻鲜小杂鱼,但往往只是在大黄鱼养殖的某一阶段投喂才会显效,养殖全程投喂很难有较好的效果,这与本试验结果不一致。笔者认为这与投喂技术策略有关,关燕云等[2]的研究表明适宜的投喂量对维持大黄鱼的正常生长极为重要,投喂量不足则会造成养殖大黄鱼处于饥饿状态,导致大黄鱼不生长或生长缓慢,还会造成大黄鱼抢食,导致大鱼吃食多,小鱼吃不到,鱼体大小差异明显。在大黄鱼快速生长期(每年8月至次年1月),投大量鲜杂鱼糜可以长时间漂浮水面,投喂后大黄鱼几乎处于高频率摄食状态[9],而配合饲料为慢沉颗粒,需人工即时投喂,容易出现投喂量不足情况,因此要使配合饲料达到预期的养殖效果,还应注意调整投喂技术策略。

4 结论

试验表明:闽东大黄鱼主养区使用的3种品牌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均不高,但不同饲料的增重率、成活率、特定生长率等还是有很大差别;粗蛋白质含量≥46.0%的优质配合饲料的养殖效果稳定,尤其是在苗种培育阶段的饲料效果更佳;优质配合饲料可以替代传统的鲜杂鱼糜+优质配合饲料组合。

[1]刘招坤.闽东地区大黄鱼养殖中饲料的使用现状分析[J].水产科技情报,2015,42(1):41-45.

[2]关燕云,胡兵,艾春香,等.大黄鱼配合饲料研发与投喂技术策略[J].饲料工业,2014,25(22):27-32.

[3]胡兵.大黄鱼系列配合饲料的应用现状[J].中国水产,2015,(3):48-50.

[4]王勇忠,徐晓津,鄢庆枇,等.大黄鱼冰鲜杂鱼饲料中细菌多样性研究[J].南方水产科学,2014,(3):53-57.

[5]王兴春.软颗粒饲料与鲜杂鱼糜对大黄鱼养殖水质的影响[J].水产科学,2014,(10):635-638.

[6]刘招坤.宁德市大黄鱼养殖饲料现状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29-234.

[7]王渊源.鱼虾营养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85-86.

[8]何志刚,艾庆辉,麦康森.大黄鱼营养需求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10,31(24):56-58.

[9]全汉锋,王兴春,施学文.大黄鱼软颗粒饲料的制作与应用[J].渔业现代化,2013,40(3):56-61.

[10]张蕉南,陈金翠.“海马”牌配合饲料喂养大黄鱼的试验[J].台湾海峡,2001,20(增刊):115-118.

[11]万军利.鲈鱼和大黄鱼必需氨基酸营养生理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5:12-14.

[12]何志刚.大黄鱼和鲈鱼苏氨酸和苯丙氨酸营养生理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15-20.

[13]张春晓.大黄鱼、鲈鱼主要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磷的营养生理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15-21.

[14]张佳明,艾庆辉,麦康森,等.大黄鱼幼鱼对饲料中的锌需要量[J].水产学报,2008,32(3):417-424.

[15]张璐,麦康森,艾庆辉,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36(6):923-928.

[16]龙勇,余昭君,李林春,等.鱼类繁殖营养的研究进展[J].渔业现代化,2006,(6):32-35.

[17]荻野珍吉(陈国铭等译).鱼类的营养和饲料[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329-394.

[18]Duan Q,Mai K,Zhong H,et al.Studies on the nutrition of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PseudosciaenaCroceaR.I: growth response to graded levels of dietary protein and lipid [J].Aquaculture Research,2001,32(1):46-52.

(Mindong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Province,Ningde 352100,China)

The effect comparisons among several feeds for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Larimichthyscrocea)

QUAN Hanfeng

The common fresh fish and three kinds of formula feeds which have good sales and feedbacks were used for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 during the whole life in main breeding area in Sandu’ao,Ningde,Fujian.The effect comparisons among several different formula feeds and the fresh surimi mixed with the formula feed were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rmula feeds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fresh surimi in feeding attractant activity,and the survival r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feeding the formula feed which contains more than 46.0% crude protein,although there was no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farming profits between the 46% crude protein formula feeds and the mixture feeds.In conclusion,the formula feeds which had more than 46% of crude protein could fully replace the common fresh surimi in the extensive populariz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 aquaculture.

Larimichthyscrocea;feed;application

2017-02-24 基金项目: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项目编号:2011R1040-1).

全汉锋(1968-),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加工研究.E-mail:hanfeng6@sina.com

S963.72

A

1006-5601(2017)02-0106-08

全汉锋.几种大黄鱼饲料应用效果比较[J].渔业研究,2017,39(2):106-113.

猜你喜欢

杂鱼大黄鱼幼鱼
我国大黄鱼产业的集聚水平研究
情系野生小杂鱼
钓到餐桌上的快乐
28元/斤的辉煌不再!如今大黄鱼深陷价格“泥沼”,休渔期或初现曙光
清除 蟹池中野杂鱼的方法
宁德大黄鱼“ 游”出新天地
不同养殖模式对大黄鱼肉质的影响
不入谱的烧杂鱼
购锦鲤幼鱼有诀窍
不同饵料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生长和消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