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播生态学的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传播研究1

2017-05-15蔡仕谦曾红亮

惠州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建筑创作学派岭南

蔡仕谦,陈 哲,曾红亮

1 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现状

建筑学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建筑——在创作过程中同时包含物质性与精神性、技术性与艺术性.建筑的创作过程就是人类利用建筑技术创造符合自身功能需要的活动空间环境并给使用者与观赏者以艺术美的享受.建筑具有文化性特征,它是人类文明的文化载体,不同的文明通过不同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与建筑空间形态传递不同文明的文化信息.典型的西方传统建筑是以刚性的石材为建筑材料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传统建筑以柔性的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两种不同的建筑材料实际上对应了东西方不同的生存哲学,西方以人类改造自然为目的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以人适应自然为准则.建筑它既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全方位反映[1].本文以传播生态学的视野,通过对传播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的归纳提取,并运用到岭南建筑学派理论创作的研究中,以期达到促进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深化与拓展,推动岭南建筑思想的传承与创新的目的[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学观念的变迁和信息交流与传播的方式变化,建筑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建筑创作的理论与方法成为了国内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岭南建筑学派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建筑流派,从上个世纪到本世纪在建筑理论与创作的道路上薪火相传.

20世纪50年代,以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和龙庆忠等老一辈建筑师为代表,他们以其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岭南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地域创新探索当中,充分考虑岭南地区炎热、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建构了岭南建筑“气候现实主义”的理论框架.

20世纪80年代,以莫伯治、佘畯南为代表的上世纪岭南地区建筑理论创作新生力量,开创了“新岭南派建筑”风格,并将岭南建筑学派建筑理论从技术性层面转向文化性高度,为岭南建筑学派建筑理论的积淀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3].岭南建筑学派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大流派,在亚热带建筑设计理论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岭南建筑学派逐渐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成为岭南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纽带,成为既独立于各种社会因素之外而又涵盖和溶释各种社会力量的一种现实力量 ,促进了建筑艺术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新的技术、材料以及设计方法的运用使得建筑创作过程和以往建筑创作过程相比增加了丰富的表现力,而建筑创作理论在与信息、图像、媒体和数字技术等概念的相互渗透中也呈现出了新的内涵.建筑创作理论的过程似乎成为一个将建筑的物质性以非物质的方式进行加工的信息生产过程,建筑创作理论的传播过程成为建筑创作理论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进入21世纪,岭南建筑学派的建筑创作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在以何镜堂的“两观三性”为代表的先进建筑创作思想的指导下,岭南建筑学派新生代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在国内和国际的建筑竞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在建筑创作实践方面,何镜堂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获得的极大成功,使岭南建筑学派突破了传统地域性建筑流派的限定,并通过上海世博会的世界影响力将岭南建筑学派建筑创作向广阔的国际舞台传播.在建筑创作理论方面,何镜堂总结了老一辈岭南建筑师的创作特点并结合当代需要,提出了指导建筑创作的“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何镜堂的“两观三性”建筑创作理论已从原来的岭南建筑创作的特征性上升到了哲学和方法论的层面.然而,何镜堂提出的“两观三性”是指导建筑创作的“普适性”纲领.然而在这个普适纲领的指导下,岭南建筑设计师如何通过创新找到新的岭南建筑学派的实践路径,使该学派在普适性的基础上仍有识别性,同时继续发展壮大岭南建筑学派,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模式对岭南建筑学派理论创作过程及理论传播过程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传播生态学的传播模式的导入对比传统传播模式与传播生态学的传播模式的传播路径的差异,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岭南建筑学派的创作理论及创作实践进行分析,为岭南建筑学派在国际上更广泛的传播做好理论上的准备.

2 传播生态学的传播模式

1995年,美国学者大卫·阿什德在《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一书中提出了传播生态学(Ecology of Communication)的概念并对传播生态进行了如下解释:“在广义上讲,传播生态指的是信息技术、各种论坛、媒体以及信息渠道的结构、组织和可得性[5].”但是,大卫·阿什德在该书中并未对传播生态学下定义.在这一前提下,我们首先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传播学的研究之中,提出传播生态学的定义和相关概念,为岭南建筑学派建筑创作理论在国际上的传播构建一个独具视野的研究方向.

2.1 经典传播模式及其缺陷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流动过程.鉴于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传播模式的研究——描述和解释传播结构以及传播过程的规律成为传播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几十年来,各国学者先后提出了几百个传播模式,英国著名学者丹尼斯·麦奎尔教授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传播模式分为五大类型二十八个模式,构建了经典传播模式较为完整的分类体系[6].传播模式的五大类型分别是:(1)基本模式;(2)个人扩散影响和大众传播对个体的影响模式;(3)大众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模式;(4)受众中心模式;(5)大众媒介的全方位流动模式.通过对上述各种传播模式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各类传播模式大体上都源于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图1).

图1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作者自绘)

虽然不同的研究领域针对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修正、补充与发展做了很多的尝试,但这些尝试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它们与拉斯韦尔模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拉斯韦尔模式及其修正模式我们统称为经典传播模式,这类传播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线性传播加反馈”.从传播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经典传播模式的缺陷在于,首先,经典传播模式过分强调传播过程中部分决定整体的观念,影响了人们对传播过程整体性的把握;其次,经典传播模式过分重视信息传播本身的静态结构分析,忽视了信息传播过程与传播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2.2 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的概念

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rnst Hacekel)最早在其1866出版的著作《有机体的普通形态学原理》中对生态学下了如下定义:“我们可以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相互关系的一般科学,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条件”[7].20世纪50年代之后,生态学超出生物学的领域,成为一门与多学科进行交叉的一门学科,其研究范围因为不同学科的加入而变得越来越广.之后,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E.P.Odum)于1971年在其著作《生态学基础》一书中又进一步简化了生态学的定义,称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之后奥德姆又在其1997年出版的新书——《生态学:科学与社会的桥梁》——中对生态学提出了新的定义:“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8],并将人类社会纳入生态学考虑的范畴.

当代生态学的发展对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态学概念的建立改变了长期约束人们的孤立的思维方法,认识到一切生物体都是某个整体的一部分,而世界是由普遍联系的复杂网络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理论以及生态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为传播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3 传播生态学与传播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的基本要素之间以及基本要素与传播环境之间的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的共生关系为信息流动提供一个空间与关系的基础.传播过程具有动态的和不断进化的特征,传播要素所构成的系统不是一种稳定不变的物理结构,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流动结构.由此可见,传播过程具有类似生态学的特征.

传播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传播要素之间以及传播要素与传播环境之间通过信息流动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信息流动功能单位[9].传播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互联结的方式构成传播生态系统的结构.

3 建筑创作理论的传播生态学分析

3.1 建筑创作理论传播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传播生态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在时空中彼此作用的方式构成传播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传播生态系统的内在结构决定了外部信息的传递模式,我们类比的看建筑创作理论的传播过程同样由建筑创作理论传播生态系统的结构所决定.根据前面提出的传播生态学以及传播生态系统的概念,我们提出了建筑创作理论的传播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见图2).

图2中的结构模型为我们研究建筑创作理论的传播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架构.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建筑创作理论传播生态系统中,建筑创作理论在传播过程中的五要素之间是随着传播的进行而不断地进行信息流的交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突破了“线性传播加反馈”的经典传播模式的局限,“如同是在破裂的部分之中创造出了一个整体”,有利于我们对建筑创作理论传播过程的整体性把握.通过建筑创作理论的传播生态学研究,我们发现建筑创作理论传播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相关建筑创作理论的诸多概念才逐渐形成与明确[10].

图2 建筑创作理论传播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作者自绘)

不同领域内的流派在形成过程与发展阶段均会对相应领域范围内理论的广泛传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建筑学领域,不同时期的建筑流派历来都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现代建筑史中西方影响世界的很多建筑流派如:新陈代谢流派、粗野主义流派、风格流派、白色流派、高技流派等等,以各自不同的创作方式、表现风格和精神理念,在各个领域都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成为众多研究者的研究对象.其中有些流派产生于建筑学教学过程中,如:包豪斯学派、古典主义学派等,我们统称为建筑学派.不同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传播过程主要由传播形式(Communication form)、媒介技术(Media technology)和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三个要素控制.

图3 建筑创作理论有效传播的三角模型(作者自绘)

三要素构成了一个三角互动的关系(图3),社会环境处于三角形上面的顶点,传播形式和媒介技术构成下面两个顶点,建筑创作理论的有效传播处于三角形之内,根据三个顶点的相对份量而处于不同的位置.当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播受阻时,传播过程将在有效传播范围以外发生,此时传播将不能有效进行.

3.2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传播过程的三个重要阶段

岭南建筑学派是一支正在发展中的建筑流派,其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历史悠久的办学传统以及典型的地域环境特点,培养了大批活跃在当今建筑界舞台的著名设计师,这些设计师们带有各自的特点,同时又共同传承了该流派的一些共性特征,这些共性特征源至他们所秉持的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典范.下面我们翻开岭南建筑学派的建筑历史,运用传播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历史上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经典案例来分析传播形式、媒介技术和社会环境是如何影响建筑创作理论的传播过程.

3.2.1 第一阶段:《新建筑》杂志与岭南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创作理论的传播

岭南地区历史上曾经属于蛮荒之地,气候湿热,山林中多瘴气,因此,早先朝廷将其作为官员发配流放的地区.在汉唐时期岭南地区已开始成为沟通内外的门户,但由于中国在明朝之前不注重航海,该地区发展一直不如长江沿岸城市群.到明清时期,尤其是晚清以后,岭南地区开始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此地区的文化也多元交融,也因此岭南地区形成了“得风气之先”、“开风气之先”的良好社会风气.

岭南地区的近现代建筑风格也受到西洋文化、南洋文化等不同文化的影响.1932年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的前身)成立之时,正是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形成并快速传播的历史时期.岭南人很早就认识到现代主义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经济、适用”的特点,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以林克明为代表的留洋回国的建筑师带来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并且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在岭南地区的探索性实践中(见图5,6,7).现在看来,这一时期的岭南建筑实践实际已经初具学派的特点,因为他们在建筑实践的过程中有其鲜明的学术主张、教学模式和发表建筑理论观点的途径—《新建筑》杂志.但是,对这一时期的岭南建筑实践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该时期这一批岭南建筑实践者们很好的将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想传播到岭南地区并在岭南地区有一定量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实践,并没有根据岭南地区特有的气候特点形成自己在建筑创作思想方面独特的学术主张,因此,这一阶段我们将其称作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阶段,但是我们依然要看到,这一时期的建筑师们倡导的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实际为岭南建筑学派日后的发展打好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图4 林克明(1900-1999)(图片来源:http://news.timedg.com/)

图5 林克明规划设计的勷勤大学平面图(图片来源:《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克明》)

图6 林克明设计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门楼(图片来源:黄花岗公园网站)

图7 林克明设计的广州市第一中学正立面与首层平面图(图片来源:《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克明》)

3.2.2 第二阶段:“夏氏遮阳”“酒家园林”与岭南风格现代主义建筑创作理论的传播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岭南建筑走向了现代主义与岭南特色融合发展的阶段,在夏昌世(见图8)、莫伯治(见图10)等建筑师的领导和影响下,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建筑创作特点.

1958年夏昌世发表题为《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遮阳、隔热、通风》的学术论文.该文章主要论述的是夏昌世主持设计的岭南地区的建筑在遮阳、隔热与通风问题方面的新主张.这篇文章开始真正考虑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与岭南地区气候特点的融合,在学理层面上,这篇论文开启了岭南地区建筑理论研究的先河.此外,夏昌世认为“遮阳板的设置,它不会遮盖了建筑的立面,反而产生明显的阴影对比,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立体感”[11].“夏氏遮阳”(见图9)在当时非常盛行并成为岭南地区建筑降温和防热的基本设计手法,这一基于气候特征的设计考虑对当时岭南建筑的外部形态特征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8 夏昌世(1903-1996)(图片来源:https://baike.baidu.com)

图9 夏昌世设计的中山医学院生化楼(图片来源:http://www.diyitui.com/content-1423017977.29096602.html)

1991年12月,时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的陈开庆在广州组织召开了“莫伯治建筑创作与思想讨论会”旨在当时学界掀起关于对莫伯治建筑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的大讨论.当时参加会议的东南大学齐康院士建议将莫伯治设计的园林式酒家改称为“酒家园林”(见图11).“‘酒家园林’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岭南地方特色的建筑创作成果,进入到建筑学者们的学术视野当中”[12].曾昭奋认为:“中国园林有三‘家’:北方的皇家园林,江南的私家园林和岭南的酒家园林,而唯独只有岭南酒家园林在上世纪末的几十年间有了新的突破”[13].莫伯治从岭南园林中寻找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灵感,在创作出了新型的现代岭南建筑空间艺术的同时,赋予了岭南酒家园林新的活力.

图10 莫伯治(1914-2003)(图片来源:http://home.chinaso.com/)

图11 莫伯治设计的酒家园林的代表-泮溪酒家(图片来源:莫伯治等《广州泮溪酒家》)

综观这个阶段的岭南建筑,在各个方面均达到了一个学派的标准.与上一个“萌芽”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岭南建筑学派已经具备自己独有的岭南特色,从而具有较强的外部识别性.

3.2.3 第三阶段: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与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创作理论的传播

21世纪初至今17年间,岭南建筑学派的思想理论体系走向了成熟阶段,其培养出来的建筑人才成为现阶段国内建筑设计的中坚力量,为国人呈现了很多精彩的建筑设计作品.在建筑创作方面,何镜堂(见图12)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见图13)通过对多元的中国文化内涵的表达,使岭南建筑学派突破了传统地域性建筑流派的限定并通过上海世博会的世界影响力将岭南建筑学派建筑创作向广阔的国际舞台传播.在建筑创作理论研究方面,何镜堂归纳总结了前面两个阶段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特点并结合当今激烈变革的中国社会,提出了“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在两观三性创作理论的指引下,何镜堂及其团队创作了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见图14)为代表的一系列伟大的文化建筑作品以及浙江大学新校区、澳门大学横琴校区(见图15)为代表的一系列著名的校园建筑作品等.镜堂在两观三性理论体系下还重视建筑教育与建筑师团队的锻造,强调以产学研为目标的建筑师素质教育及组建以两观三性理论为指导的创新和谐团队,并指出其建筑思想体系的落脚点是出人才、出成果.

图12 何镜堂(1938-)(图片来源:http://www.archcy.com/point/gdbl/03ea2f49a37456fd)

图13 何镜堂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图片来源:http://www.chinadaily.com.cn/)

图14 何镜堂设计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图片来源:http://www.chinaasc.org/m/view.php?aid=109544)

图15 何镜堂设计的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图片来源:http://www.sohu.com/a/151401038_99898785)

通过对岭南建筑学派三个历史阶段代表建筑设计师及其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形式(学术杂志、学术会议、论文、建筑教育、展览会等)影响岭南建筑学派建筑创作理论的产生、变化以及意义变化的时空变量.在建筑创作理论的传播过程中,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信息被传播形式选择、组织和展现,建筑创作理论的特征在传播过程在被界定、归纳和定义,最终形成了明确的概念与意义,即形成目前较为成熟的岭南建筑学派.

4 研究结论

本次研究首次在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传播中系统运用传播生态学的观点,在构建传播生态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跨学科交叉的系统研究,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研究岭南建筑学派建筑创作理论的三个重要传播过程,并探究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媒介技术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提出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传播的新模式与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何镜堂.基于“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12-19.

[2]唐孝祥,李孟.早期岭南建筑学派的思想渊源[J].南方建筑,2016(1):65-73.

[3]郦伟.岭南建筑学派的文化研究转向——2012“岭南建筑学派与岭南建筑创新”学术研讨会述评[J].学术研究,2013(1):157-158.

[4]艾伦·科洪.建筑评论:现代建筑与历史嬗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5]大卫·阿什德,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周正楠.媒介·建筑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D].北京:清华大学,2001.

[7]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尤金.P.奥德姆.生态学-科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9]蔡仕谦,郦伟.传播生态学视野中的当代建筑批评[J].学术研究,2012(8):154-156.

[10]沈福煦.论建筑评论──“建筑理论的理论”之二[J].时代建筑,1997(1):22-24.

[11]夏昌世.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遮阳·隔热·通风[J].建筑学报,1958(10):38-41.

[12]曾昭奋. 莫伯治与酒家园林(上)[J]. 华中建筑,2009,27(5):23-27.

[13]曾昭奋. 莫伯治与酒家园林(下)[J]. 华中建筑,2009,27(6):17-20.

猜你喜欢

建筑创作学派岭南
忆岭南
雨岭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设计手稿在建筑设计创作中的运用探讨
浅论建筑创作思维的培养
浅析阿里巴巴总部办公楼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应用
废旧材料在建筑创作中的再利用研究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