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师TPACK能力的结构与培养

2017-05-15李雅颖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英语教师信息时代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渗透,教师的教学和学习生活方式也在隨之改变。因此,如何培养英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如何使得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这种融合能力成为TPACK能力),成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议题。本研究在提出“英语教师TPACK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养新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TPACK能力结构、英语教师的价值,并提出在实践中培养英语教师TPACK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英语教师 信息时代 TPACK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育信息技术基础设备的投入在不断加大,并逐步实现每个班级都能展开多媒体教学。然而,要使信息技术真正地改变我们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转变观念,使教师真正在观念上接受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生活;掌握技术,使教师在实践中运用新技术;等等。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学校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日益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并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不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融合,造成“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严重隔离,将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1]。因此,须要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从而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融为一体,真正实现技术改变生活、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目标。

在国家教育资源配置和学生信息水平提升的双重要求下,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将英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共同促进教学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英语教师的新要求。在学术界,这种能力称为英语教师的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能力,其中包括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个部分。下面,我们将从英语教师TPACK能力的结构和培养两个方面来做讨论。

一、英语教师TPACK能力的结构

不难知道,学术界尚未对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结构形成统一的看法。但在信息时代,TPACK能力的提出为我们理解教师专业素养结构带来了启发。这种结构并非是相互割裂的三个部分,而是一种全新整合后的整体,正如密歇根州立大学凯勒教授所言,“之所以把TPCK更名为TPACK,一是为了读音和识记得方便,二是突出教师知识的‘整体含义”[2]。当然,应用教师的TPACK能力并非简单的三个部分的结合,其内在结构必然是复杂且相互联系的。我们将重点分析英语教师TPACK能力结构及这种能力对英语教师的价值。

TPACK能力理论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正如《TPACK手册》中所介绍的“在具体学科领域内整合TPACK中,作者们分别对K-6读写教育、英语、社会科学等做了分析”[3]。在英语学科方面,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哈杰斯提出了E-TPACK概念,指英语教师所独有的TPACK知识类型。具体来说,这种独有的知识类型包括三个核心部分、七个关键要素(见下图)。

1.三大核心部分

如前文所分析,存在的三个核心部分,也就是技术知识(TK)、教学知识(PK)和内容知识(CK)。技术知识是指教师应该掌握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对新技术的掌握。但我们知道,英语属于人文学科,教师对新技术的敏感度、掌握和接受的程度比较弱,这对英语教师发起了新的挑战,需要有一种“随时准备着”的精神方能迎接新技术给英语教师带来的挑战。教学知识是指普通教学法知识,这属于教育学成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法知识包括对教学目标的掌握、教学策略的运用、课堂管理的技艺等方面。当然,这并不是说这里的教学知识不具备学科针对性,特别是对于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而言,普通教学法知识必须与英语学科特性相结合方能发挥效力。例如:写作和阅读的教学与口语和听力教学采用的教学法知识必然会有所区别。最后,内容知识是指英语教师应掌握学科内容。这里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掌握具体的学科知识,这是内容知识的基础部分。二是具备文化通融的境界。与语文或数学不同,对于非母语国家来说,英语属于异质文化。只有具备文化通融的境界,方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英语世界,从而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水平。

2.七个关键要素

除以上三个部分,还存在四个相互依存的复合要素,这样七个部分构成一幅完整的英语教师TPACK能力图谱。四个复合部分主要包括:第一,整合技术的英语学科内容知识,是指技术与英语学科知识之间双向影响的理解能力。从传统的纸笔到英语学习的电子资源的推广,技术对英语学科内容知识的影响与技术的进程几乎同步。例如:电子词典的发明、电子书包的推广等均是技术对英语学科内容影响的表征。第二,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或技术教学知识),是指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虽然英语教学界仍缺乏新技术对教学方式影响的研究,但信息技术为教学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可能是有目共睹的。第三,整合技术的英语教学知识。与前面两种不同,这类知识是技术、教学与学科内容三方面的整合。传统观点认为,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互为影响的关系,尤其是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式。但在信息化时代,技术元素的加入改变了这一观点。譬如,自媒体时代以来,微信不仅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而且还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量基于微信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出现就是有力的证明。第四,英语教学知识,是指教师必须掌握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适的教学方法的知识。尤其是在技术的影响下,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必然会发生变化,英语教师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方能适应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

二、英语教师TPACK能力的培养

TPACK能力之于英语教师、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学校整体转型都有重要的意义,提升英语教师TPACK能力刻不容缓。根据知识建构理论的观点,知识的获取或能力的发展需要结合具体学科进行培养和训练,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获取。因此,英语教师TPACK能力的获取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积极引导教师发展TPACK能力,应对复杂教育环境的需要

英语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活动,不仅受制于技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还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英语的学习无论是学生的学习基础、社会基础还是学习氛围均与母语有所不同,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环境的变化速度和复杂程度都空前增加,英语教师必须掌握应对复杂教育环境的技能。综上所述,我们知道TPACK能力的掌握可以有助于教师自如地应对技术带来的教学变化。因此,英语教师掌握TPACK能力是应对复杂教育环境的需要。

英语教师能否主动接受新技术和TPACK能力理念,关系到其是否顺利发展TPACK能力。换言之,培养TPACK能力的前提就是要转变英语教师的技术观念,主动接受并探寻能力发展策略。然而,在实践中“教师们在英语教学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如何使用信息技术通常是由个人决定的,且常常缺乏外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促动”[5]。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两方面的措施来转变教师技术观念。第一,学校在制度上重视英语教师TPACK能力培养,要求教师加大学习力度,并适当将技术观念考评与绩效结合。第二,引导英语教师建立TPACK能力发展共同体,并邀请教育技术教师、教学理论专家及TPACK能力出众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的、良好的专业素养发展氛围。两种措施保障实现英语教师技术观念的转变。

2.采用多种培训方式,提升TPACK能力

在信息时代,技术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是必然的。然而,实践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一方面,一部分英语教师拒绝接受信息技术进课堂,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最有效的,也是最适合的。另一方面,在运用技术促进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不懂技术或是无法进行有效运用等问题。究其根本,一是英语教师在观念上排斥新技术,主要体现在对新技术融入教学所带来质量提升的不信任。二是新技术融入英语教学的研究不充分,导致实践中的英语教师无法得到理论指导。因此,研究TPACK能力,将有助于改变英语教师的传统观念,获得理论支持,从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师培训或“国培计划”均是教师传授为主,这并不利于英语教师TPACK能力的养成。英语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教学情境的要求非常高。故而,在英语教师TPACK能力培训中,应该充分调动积极性,提出案例或主题,要求教师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出或者强化“主动案例教学”中的问题或优点。这样,不仅锻炼了英语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掌握能力,还锻炼了英语教师根据情境、教学目标和内容来选择技术手段的能力,从而实现TPACK能力的整体发展。这个过程中,初任教师和专家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发展速度并不一样,需要培训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别化设计。

3.重建TPACK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在英语教师TPACK能力培养过程中,课程是媒介,也是重要的途径。不难知道,现有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并不能适应英语教师TPACK能力培训的需求。一方面,缺乏相关课程设置;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师培训课程关注类型知识的获取,而TPACK能力中特别强调知识之间的融合互动,故而课程设置格局不能适应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现存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以满足英语教师TPACK能力形成的需要。具体来说,一方面,增加信息素养课程和融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和一般教学法的策略性课程,从而弥补英语教师TPACK能力发展课程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课程体系重构并非只是单纯的课程的增减,课程实施模式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旨在发展英语教师TPACK能力的课程体系中,需要融合“微格教学”、“案例教学”和“活动教学”等方式,让教师在“仿真”的情境中学习相关知识、获取整合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发展TPACK能力。

4.建立资源保障机制,促进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发展

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英语教师之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英语教师的素养决定英语教学的质量,甚至,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关系课程改革的成败。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影响生活和学习方式,以及国家对信息化投资的不断加大等都在提醒我们要加强对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研究。特别是TPACK知识與教师信念有着密切关系[4],掌握TPACK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中的关键一环。因此,研究和发展英语教师的TPACK能力,不仅是学术发展的自然结果,还是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果说前面是从专业的角度去探讨英语教师TPACK能力的形成,那最后有必要涉及到英语教师TPACK能力培养所需要的资源保障。这里的资源保障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加大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包括加大普及多媒体设备,建立英语教学技术中心、未来英语教师空间站等。二是加大技术层面的投入。包括加强英语教师与教育技术部门的合作、举办教育技术交流和学习活动等[5]。制度化的资源保障及相应的配套措施是确保英语教师TPACK能力养成的重要外部条件。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异,这严重影响了乡村英语教师TPACK能力的发展,在资源保障加大投入的同时,也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扶贫”,从而促进城乡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步发展。

至此,我们对英语教师TPACK能力的结构、价值和发展策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能力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学校层面的重视、英语教师的主管努力,还需要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方能真正实现英语教师TPACK能力的养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钢.新技术与教学方式的转变[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1).

[2] 张宝辉,张静.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新观点——访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马修凯勒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3(4).

[3] 詹艺.培养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 于勇,等.TPACK理论研究面临的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14(5).

[5] 张凤娟,等.大学英语教师TPACK特点及其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5).

[作者:李雅颖(1981-),女,湖北黄石人,湖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英语教师信息时代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浅议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