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践逻辑浅析

2017-05-15丁倩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7年5期
关键词:两新党群驿站

丁倩

[摘 要]

金领驿站是上海浦东“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探索和新实践,它的实践特点在于运用一系列“党建+”的模式,不断拓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金领驿站的创新探索也揭示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逻辑。

金领驿站;“两新”党建;实践逻辑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7)05-0050-03

金领驿站,“金”是指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城,“金领”是指金融城员工,“驿站”指员工的家园,它是为满足“两新”企业和员工多元化需求,在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有机整合各类资源和力量,打造的集线上与线下、实体和虚拟相结合的党群服务阵地。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综合党委在2014年8月创建了金领驿站,开创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模式,目前金领驿站已经形成了22+1的组织规模,22是指22家建立在商务楼宇中的实体驿站,1是指一个线上的虚拟驿站(微信公众号),除此之外还建立了12个沙龙支部,是将党支部建立在活动团队上的一种有益尝试。金领驿站围绕“交流、服务、凝聚、引领”形成其四大功能,通过四大功能的发挥,着力将驿站打造成为“核心价值引领的平台、党群需求服务的平台、员工成长成才的平台、合法权益维护的平台、休闲交流联谊的平台”。金领驿站的实践特点可以用四个“党建+”来概括:

(一)党建+互联网:充分适应信息化、网络化党建工作趋势,开发“线上线下、开放多元”的工作平台。金领驿站敏锐地发掘了互联网在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互联网与党建工作进行深度融合。比如:金领驿站的微信公众号,驿站的每个活动项目和安排都会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白领们可以通过微信回复直接报名参加,非常省时、便捷,除了发布活动公告之外,通过微信公众号还可以进行党群工作的宣传和时事热点的解读,为白领员工提供学习素材和学习阵地。再如:金领驿站活动室门口设置“心愿墙”,主动接入了浦东党建微信“微心愿”平台,在这里白领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只需要“点一点”和“扫一扫”两个步骤就能够成为“圆梦人”和“助梦者”。

(二)党建+市场(社会):充分调动市场和社会主体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打造“实体化、常态化”的活动阵地。与其他区域的党群服务阵地相比,金领驿站的显著特点表现在其运行基本没有行政力量的插手,完全是一种社会化的运作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场地兼用,金领驿站的活动场地都是把企业的职工活动室改造成为综合性服务平台,和企业实行兼用,为了避免和企业的会议活动发生冲突,驿站的活动时间基本都在午间或晚上下班后,这样就解决了没有政府投入情况下党群服务阵地的来源问题。二是人员兼职,各金领驿站站长都是由企业或者楼宇党组书记兼任,同时还组建了党工团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志愿服务、工作力量“众筹”等办法克服了服务人员短缺的困难。三是资金众筹,驿站举办各类活动所需资金,主要采用党委、工会筹措一点,区内“金领驿站”企业资助一点的办法,多方筹集。正是通过这种社会化的运作方式,使金领驿站实现了各类资源“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效果,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实体化的活动阵地。

(三)党建+区域:充分整合区域内外各类资源,构建“条块结合、共建共享”的区域化党建格局。金领驿站与各驻区单位积极进行联动,联动对象不仅包括街道、机关等职能部门,还包括各类企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甚至把区域内的图书馆、博物馆、医院、网络平台等公共服务体系全部纳入共建网络,资源整合的外延得到了极大的拓展。金领驿站与这些共建单位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建立驿站与各合作主体间的契约共建制度,通过签订共建共享协议,明确共建责任、共建项目及工作措施,为区域“两新”组织和党员群众提供内涵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的服务。一方面共建单位提供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另一方面金领驿站所有的服务内容和活动项目都充分向区域内共建单位开放,这样就使金领驿站真正变成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

(四)党建+群建:充分发挥党建带群建、带团建的政治优势,搭建“有趣、有益、有活力”的活动载体。党群共建是金领驿站运作模式的又一大特色。陆家嘴综合党委坚持党、工、团联动,以党建带群建、以群建促党建,建立了10个党群工作站,并形成了党群组织“七联动”工作机制。党群共建促使金领驿站的服务外延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其服务对象除了包括金融城的200多个非公企业党组织、8000多名党员之外,还覆盖了203个工会组织、3.3万名工会会员,66个团组织、7500名共青团员,甚至金融城的20万白领都是金领驿站的服务对象。金领驿站在服务对象、服务功能上的突破,大大促进了党群建设的“融合共生”,把原有单纯的“党建工作站”转变为以需求为导向的“金融城员工的温馨家园”,把原本只有党员能够参与的活动,变为金融城全体白领都能参与其中,并且很多活动都是同工会、团委一起组织、策划、实施,通过“组织架构联搭、活动项目联动、组建工作联建、特色工作联合、人才培养联推”等形式,实现党组织、工会组织、团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在驿站集聚,大大提升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金领驿站的实践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党组织为核心,依托线上平台,以各企业平台运作为点,以企业员工各类需求为线,以整合各方资源提供的各类“有趣、有益、有活力”的活动为面,来吸引企业和员工参与其中,通过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从而在服务中实现党的政治引领。它的实践逻辑可以总结为:从党组织与“两新”组织的利益契合点出发,以服务为核心,依托“线上线下”平台,满足企业和员工的各类需求,在提供服务和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实现党的政治引领。这种实践模式给我们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带来以下启示:

(一)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以“利益”为纽带。由于新经济组织在所有制性质、投资主体、领导成员、员工组织等方面与国有经济组织根本不同,党组织不在新经济组织的权力框架之中,因而党组织不可能拥有生产经营的决策权、管理权和指挥权,也不可能像国有企业党组织那样,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在人事任免问题上拥有参与决策权。[1]在这种缺乏明确组织定位、无行政权力依托的情况下,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如何发展、党建工作如何开展、如何获得两新組织业主和员工的接纳与认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一个关键词:利益。在缺少行政权力支撑的情况下,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的发展与渗透不能依靠权力机关自上而下的命令来实现,只能凭借自身的活动和影响来获取“两新”组织的认可,而促进“两新”组织的利益是获得认可最为有效的方式。[2]

具体来说,也就是“两新”组织党组织要善于在企业利益、职工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契合点,一方面要能够增进所在企业和组织的利益,通过推动“两新”组织的发展和效益的增加来实现“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发展,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这种方式从本质来说也就是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来获取党组织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职工利益、企业利益、国家利益之间存在矛盾时,要善于扮演协调和处理各类矛盾与冲突的调和者的社会角色,这种方式从本质来说也就是通过调节生产关系来获取党组织自身的发展。而在以上两种方式中,第二种相对更加重要。在促进“两新”组织发展过程中,党组织要避免出现为了获取企业认同而过度地、无条件地从事大量经济工作的情况,否则容易出现角色错位,丧失其存在的政治价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应该注重从政治的角度做好人的工作,围绕价值共识和政治认同做文章,比如金领驿站的五大平台定位中,其中一个平台就是“合法权益维护”,这也是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因此,“两新”组织党建的工作重点是要关注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要善于通过协调各方利益(也就是协调生产关系)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获得党组织自身的发展。

(二)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以“服务”为核心。由于“两新”组织党组织缺少行政权力依托,在“两新”组织中并不天然具备领导权和决策权,所以其党组织影响力的产生不是“权力型”或“权威型”,“两新”组织党组织的特殊性,决定了党组织要在这一领域实现领导,只能以服务的姿态实施领导活动,以服务的行为获得领导资格。因此,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要善于考虑社会生活中大量的活动发生在哪里,在人群密集点上、在活动密集点上有没有我们党的工作,有没有把党组织的活动与工作延伸到兴趣集中、利益集中、诉求集中的群体当中去等问题。抓住了这些问题,就抓住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关键。

具体来说,应该如何更好的服务党员、服务职工、服务企业?可以把服务的重点放在四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生产效益的促进。比如:可以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在党员工作地点摆出党员的个人承诺牌,在企业中将党员的业绩进行公示,既加强了对党员的要求,又通过党员的实际工作表现让企业员工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党员的先进性,进而增强企业对党组织的认同,同时这种良性竞争的氛围也有助于提升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二是对企业公众形象的促进。企业业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其知名度和公共形象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对企业公众形象的促进来获得企业的认同。比如: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公益活动和慈善活动,在党支部开展公益活动和宣传活动时,会冠以某某公司党支部的名称,无形中宣传了企业,提升了企业的公众形象。三是对企业员工利益的促进。对企业员工利益的促进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职工福利保障方面,比如成立爱心医疗基金,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等,另外一个是综合素质提升方面,比如金领驿站的五大平台之一就是助力“员工成长成才”,通过开办各类学习讲座,建立各类兴趣沙龙,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四是对楼宇社会资本的促进。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往往缺乏交流,人际关系比较淡漠,因此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新颖的社会活动,来扩展楼宇成员之间的社交网络,加强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往纽带,满足企业员工的社会交往需求,促进楼宇社会资本的增加。

(三)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以“线上线下”平台为载体。一方面,就线下平台而言,要以区域化党建为主导,充分整合区域内外的各类资源,加强与区域内有关职能部门、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的联动,以互利共赢为出发点,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阵地真正变为各种资源集聚的大平台。另一方面,就线上平台而言,要把互联网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机融合起来,积极利用“党建+互联网”的工作模式。另外,“党建+互联网”不仅仅是把互联网当作一种工具和平台,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借鉴互联网“以用户为中心”以及“开放、共享、共赢”的理念,把这些理念运用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去。互联网“用户至上”的思维和党建工作“服务”的理念在工作方向和落脚点上是一致的,都是从需求出发,通过满足人的多元化的需求来达到服务党员、服务职工、服务“两新”组织的目的。

(四)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以“引领”为目标。从“利益”出发,以“线上线下”平台为载体,针对多元需求,提供各类服务,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党组织对“两新”组织的政治引领,因此政治引领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目标和落脚点。如果党建工作仅仅是举行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服务、满足各类需求,那么党组织的最本质的属性——政治属性势必会被逐渐弱化,在功能上将会与一般的社会组织并无差别。因此,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要避免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基层党组织越来越紧密地与“两新”组织的利益目标相联系,惟业主是从,甚至异化成“为企业跑关系、跑项目、跑审批”,以此赢得在企业中所谓的“话语权”,转变为“两新”组织的辅助机构;二是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出现过度娱乐化和生活化倾向,“两新”党组织出现“身份迷失”,其组织形态、组织功能越来越像经济活动中的服务部门和生活中的文化娱乐组织。[3]如何使“两新”党组织既能获得职工和企业的认同,同时又能保持自己的“政治属性”,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祝全永.“两新”组织党组织作用发挥存在难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08):41.

[2]唐睿.“两新”組织党建“构筑利益推动点中获取认同”机制分析[J].社会科学,2011(07):36.

[3]赵钢印.“两新”组织党建的战略新思维[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01):50.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党校党建中心

猜你喜欢

两新党群驿站
拱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家门口的“红色家园”
电力企业党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对策
新形势下企业党群工作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论党群工作在电力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两新”党建工作要解决关键问题
灵活推进县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点燃“两新”组织红色引擎
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囫囵吞枣
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