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成语的传播学语境分析

2017-05-13王媛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

【摘要】中国传播文化孕育在深厚的历史传统之中,汉语成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包含有关传播活动的丰富内容。本文从汉语成语的传播学语境视角,拟从传播方式和传播形态的维度,剖析我国古代的传播学史和传播文化,并简要论述传播本土化的问题。

【关键词】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官方传播;传播本土化

传播学自20世纪5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历经了吸收、借鉴、融合的历史过程。然而反观数十年中国的诸多传播学理论研究,无不是建立在西方传播学理论基础之上。中国作为历史悠久、文化浑厚的文明古国,传播文化自有氏族社会以来,即展开了它的发轫历程。从传播学理论本土化的角度看,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在有限度的借鉴西方的基础上,更应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中,挖掘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传播文化和理论。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的文化结晶,内容包罗万象,意蕴博大精深。而成语可谓汉语的精华所在,语意凝练,言简意赅,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与此同时,成语多出自我国古代的历史典故、名人文集、社会事件等代表时代特征的社会现象,是对社会事实的真实反映。笔者拟从传播方式和传播形态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传播方式: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

口语传播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众所周知,口语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一直是传播活动的重要载体。汉语成语中包含有很多关于口语表达的成语,如“津津乐道”(清·颐琐《黄绣球》)、“口若悬河”(《世说新语·赏誉》)、“侃侃而谈”(《论语·乡党》)、“出口成章”(《诗经·小雅》)、“滔滔不绝”(《开元天宝遗事》)等。

尽管口语在传播活动中扮演了无可比拟的角色,但其本身也伴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成语“三人成虎”(《战国策·魏策二》),原意说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了。《呂氏春秋·察传》对此也有深刻的认识:“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这段话充分论证了口语传播的一大特点,即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性,对于喜好的部分会有意无意地加以过滤、更改,以满足自身的信息传递需求,因而常常导致原有内容的扭曲、失真甚至大相径庭,产生错误的传播效果。其实,在传播过程中始终无法清除传播者的“意识先结构”,即使是今日的电子媒介,也无法保证绝对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与口语传播比肩的文字传播,虽出现较晚,却后来居上。自“仓颉造字”始,我国古代先民逐渐摒弃了“结绳记事”、“契木为文”这些早期简单的记事方法。秦汉时期文字传播的载体以竹、木制造的简和绢帛为主。成语“罄竹难书”(《吕氏春秋》),极言一个人的罪行之大,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犹不能书也”。竹简在最开始的文字传播活动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官方的公文记述、史官的历史记载、思想文本的保存等大多借助于竹简。

至汉代,由于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造纸术适应社会潮流,应运而生。造纸术的发明,不仅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更在人类传播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语典故“洛阳纸贵”(《晋书》)讲述的是,由于西晋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文字优美,令人拍手称赞,人们竞相购买纸张,手抄传诵。可见当时诗文的传抄和纸张已经密不可分了。

二、传播形态:官方传播和民间传播

中国历史上,不同年代,信息传播的主体也不尽相同。从个体到群体,从政治家到军事统帅,从歌妓到说书人,传播主体和内容丰富多样,包罗万象。但是若从传播形态的角度区分,则大致可划分为官方传播和民间传播。

1、官方传播形态

在古代,政令、法典、谕旨的传达多依靠邮驿制度。殷周时期,邮驿制度产生并开始发展。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通过书同文,车同轨,修驰道等行政手段促进了邮驿制度的完善,并制订了中国第一部邮驿法——《秦邮律》。及至盛唐,“天下驿凡一千六白三十九”,其中水驿二百六十,陆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水陆兼驿八十六。由此可见唐代的驿站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在汉语成语中,“骆驿不绝”(《后汉书·郭伋传》)则描述了驿陆上,人马众多的情景,“驿”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代名词。

在军事信息传播中,除了牌符制度,还有创制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烽燧系统。烽燧系统是古代君臣之间、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具政治军事作用的接力式组织传播。在古代,我国国土广袤,幅员辽阔,来自边疆的外敌入侵不仅频繁,而且分散在几千公里的边界地带上,要想施行有效的戒备和预警,必须建立迅速的信息传播渠道。西周时,烽燧报警机制初步建立。

2、民间传播形态

迥异于官方传播的专有渠道,民间传播无论在传播媒介,还是在传播时效与范围上,都无法与官方传播分庭抗礼。但是民间传播领域却不容忽视,因为正是底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构成了社会存续和发展的根基。在民间,社会舆论不仅扩大了信息传播范围,而且构成了政治道德的制衡力量。

歌谣是古代社会中,百姓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成语“村歌社鼓”(《粉蝶儿·牛诉冤》),指的即是民间的歌谣、鼓乐。歌谣的创作可以追至先秦时期,传统上歌谣多是孩童自编自唱,并且简短押韵,但是传世的诸多歌谣也有成人创作的成分。歌谣按内容可以划分为劳动歌谣,爱情歌谣,风俗歌谣,时政歌谣等,从民众角度,真实反映了对应时期的社会图景。

三、结语

中国社会的传播文化历经千年的时间洗礼,依旧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考察中国古代的传播文化,亦可以从历史、文学、诗歌、军事等角度进行探索。本文无意从宏大视野做出对于中国古代传播文化的高度概括,仅是从丰富多彩的成语故事和成语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事件中窥视其一隅。中国古代社会的传播文化涵盖范围极广,“横向则广袤无边,纵向则世代不绝;可以近在咫尺,口语相传,也可以通过文字、绘画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传递的信息,极其丰富,或传事,或传言;或为显性的具体客观事物,或为隐性的意气、精神。”这一切都根植于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当中,是社会文化领域中当之无愧的瑰宝。在此基础上,开展富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研究,必将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赵 昆. 浅析成语中的中国文化[J]. 大众文艺, 2010(12).

[2] 闻 娱, 张 翅. 先秦时期传播活动略论[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2(1).

[3] 苏全有, 陈自豪. 中国邮驿史的回顾与反思[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12(5):58-66.

[4] 方汉奇. 中国新闻传播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5] 黄金贵. 古代传播词辩释[J]. 河北大学学报, 1996,02.

[6] 孙旭培. 华夏传播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7.

【作者简介】

王媛(1992—),女,汉族,江苏句容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2014级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