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的定题与选材

2017-05-13宋起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行文选材原材料

宋起

定题包括定主题和标题。主题又来自审题,审准了题,才会有恰当的标题,行文才会有的放矢。必须强调的是,审准题只算是第一步,行文材料选择不当,依然是一篇偏题作文。所以说,审题和选材是考场作文最重要的两个环节。

很多材料作文的材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叙述性的文字,另一部分是议论性的文字。叙述是基础,议论是提炼。议论是入题的方向,是大的方面;叙述是入题的样式,是小的方面,如下面这则材料:

人生有很多回忆、留恋和选择。刘墉说:“我不愿见到世贸中心的画面,因为回头一次,就是又一次伤害。”张晓风说:“青春太好,好到回頭一看都要生悔。”毕淑敏说:“有些事情忘记它的最好方法是绝不回头。”辛弃疾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面对人生难以取舍的难题时,选择回头还是不回头,折射出当事人的种种心境。

这则材料中,人物语言属于叙述语言,最后两句属于议论语言。议论语言是总结,告诉你写作的方向,是对一个事物的两种态度。叙述语言是写作样式,也就是告诉你从哪些方面写,与结论是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拟定标题,选择材料,组织成文,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通过这个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原材料很重要,重要到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它,我说的这个意思大家不要误解,不要误认为是原材料文字层面的定义,我在中间加了一个“逻辑关系”,强调的就是原材料的指向性。

很多同学也是按这个流程来做的,在审题之后得出主题,然后精心定一标题,可有一部分同学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把这个逻辑关系忘得一干二净,腾云驾雾,不知其然。

还是就上述材料,有位同学的标题是《选择》,还有一位学生的标题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从标题本身看,没有什么不对的,但写起来就有点变味了:前一位同学写的是选择读文科和理科的纠结过程,后一位同学写回忆过去发生的几件有趣的事——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在材料上,没注意行文材料与原材料的逻辑关系,让这个主题变得抽象模糊,侧重点改变了,就算标题不错,也是越走越远了。

因此,定题与选材相辅相成,某个主题的侧重点在哪里,关键是看你所选用的材料将它导向哪里了。

为了更好地理解定题与选材的密切关系,我们不妨再举一例加以说明。

材料一:一个木桶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板,这就是短板原理。如果我们将同一个桶倾斜,那么我们会发现装多少水取决于长板,这就是新提出的长板理论。木桶的装水量取决于长板还是短板,是方法的区别,换一种方法,结果截取不同。

材料二:奶奶带着两个小姑娘游公园,一个小姑娘说,奶奶,这些玫瑰花不好,花上有刺。另一位小姑娘则说,奶奶,这些玫瑰很好,刺上有花——同一种事物两种不同的评价,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呢?

有两位同学就第一则材料写作文,标题都是“转换思维”,其中一位是这样选材的:

如果家里遭贼了,我们一般都会感到愤懑不堪,然而美国总统罗斯福对家里遭贼一事是这样表示自己看法的:一是只偷走了钱不是全部家当,二是只偷走了财产不是人身伤害,三是做贼的是他不是我。同样是家里遭贼这一件事,罗斯福总统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一样的想法,并未像我们一样愤懑。所以,对待同一事物,如果我们转化自己的思维,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另一位是这样选材的:

他是一个农民,但他从小就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可是,多年努力,他从没有片言只语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29岁那年,他总算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信中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显得相当苍白。但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他的名字叫张文举,现在是有名的硬笔书法家。

一个人能否成功,理想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懂得转弯。换一种思维,回避短处,发扬长处,人生将会更加精彩。

很明显,通过原材料一得出“转换思维”这样的主题是可以的,同样用这两位同学选用的材料来论述“转换思维”也是可以的。但是,结合原材料来看就不一样了,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主题是大的,材料是小的,前一位同学忽略了行文材料和原材料的逻辑关系,将主题指引到了另一个方向。后一位同学行文材料和原材料的逻辑关系高度一致,指向明确,符合题目要求。

我们再认真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也都可以使用“转换思维”这样的主题,只是原材料不同,所要论述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一是谈扬长避短的问题,材料二是看待事物的角度问题。因此,如果从原材料中提炼出一处抽象的意义“转换思维”之后,便有意无意地把这个抽象的意义当作行文的本源,选用材料完全不顾及与原材料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导致多则材料一篇文章,这肯定是不行的。

站得高得依平地,开得艳不离根本。主题和材料再好,如果脱离了与原材料的逻辑关系,也必定是一篇不着边际的文章。所以说定题和选材是密切联系的,这种联系源于对原材料的理解上。因此说,正确掌握行文材料与原材料的逻辑关系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行文选材原材料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观点
知识无穷尽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肥皂及相关原材料分析